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20182019学年盐城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可以看出,早期中国社会统治者注重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故A正确。BCD和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你要搞清楚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依据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东汉水排B.曹魏翻车C.唐代筒车D.风力水车【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水排是冶铁工具,翻车、筒车以及风力水车均是灌溉工具,因此A项不同于其他三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需要掌握古代灌溉工具。解题的关键是对选项工具的功能的理解。本题考查对灌溉工具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3.“唐朝那是个火热的年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途径是()A.世袭爵位B.察举征召C.科举考试D.高官举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拓宽了平民子弟通向社会上层的通道,故C项正确。A项,世袭制度为先秦官吏选拔制度,排除。B项,察举制度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排除。D项,高官举荐不是唐代主要官吏选拔形式,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关键信息“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本题考查科举制,学生须掌握科举制的作用影响即可解答。4.清代龚轼在《陶歌》中说“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这里所赞颂的瓷器是()A.白瓷B.青瓷C.青花瓷D.珐琅彩【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白釉青花一火成,明显可以看出这是只青花瓷。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现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代制瓷技术发展的表现,特别要搞清楚青花瓷的特点。5.当明朝的学校风靡“四书五经”之时,李贽却让学生猜谜:“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表明李贽()A.提倡经世致用思想B.主张“理”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C.敢于挑战正统权威D.认为学校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机构【答案】C【解析】“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君不君,臣不臣”表明李贽敢于挑战正统权威,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君不君,臣不臣”。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6.近年来,基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之美”的精神主旨,京剧逐步走进中小学校园。京剧的产生()A.源于元杂剧的直接发展B.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C.满足市民阶层文化需求D.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C【解析】A说法错误,排除。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B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排除。C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的历程。本题考查了京剧的形成,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太平军后来所实行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办法--‘照旧完粮纳税’。”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A.未反映农民阶级现实愿望B.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C.顺应了近代化的发展要求D.揭示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产品平均分配,依据材料“照旧完粮纳税”说明该纲领没有真正实行,具有空想,故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愿望,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的是小农经济,不适应近代化的潮流,故C项错误。近代民主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8.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壮大()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实现了中外企业的平等竞争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D.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于轮船招商局开办后,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果导致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说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对西方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故C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外国企业在华是以经济侵略的方式出现的,在华享有特权,因此根本不存在平等竞争,故B排除;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进行学习西方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9.“(鱼)雷艇既逃,军心更乱,纷纷直向丁统领(丁汝昌)求生路。统领恐军心有变,只得温言慰之,但告各军粮草已绝,退无以守。”该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鱼)雷艇”、“丁汝昌”等信息可知,该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战役,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丁汝昌无关,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需要掌握黄海战役的概况。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鱼)雷艇”、“丁汝昌”等信息。本题考查对黄海战役的概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为避免中国出现类似问题,孙中山先生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孙中山看到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悬殊过大,为此他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属于民生主义,故C项正确。A项涉及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B项涉及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掌握民生主义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民生主义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材料中“新知识分子”倡导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利用革命手段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场改革是新文化运动。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2.《申报》评论道:“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是注定要失望的。”这种“失望”直接带来了()A.五四运动的发生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C.国共合作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会没有照顾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中国来讲,直接刺激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的背景特征。还要搞清楚巴黎和会的内容和影响。13.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同期也有作家描写: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近代上海民众时间意识增强B.上海与内地生活观念差异大C.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平衡D.新式通信工具已普及到内地【答案】C【解析】ABD与题意不符,排除。由20世纪30年代报纸的报道可知,上海人与内地人生活差异很大:上海人白天忙碌,午后享乐;内地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城市与内地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故C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上海与内地人们生活的巨大差异,关键信息是“本质上反映”。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4.“自青岛登陆的日军精锐板垣师团,想不到临沂一战,竟被我庞炳勋等所统率第三军团打得倒退九十里,使板垣首占徐州的美梦落空。”该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的一场战役,在选项中只有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符合,故C正确;ABD项都与徐州无关,故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根据材料中“日军精锐板垣师团”“临沂一战”“板垣首占徐州的美梦落空”联系抗日战争过程史实进行辨析。本题考查对抗战时期过程史实的准确记忆能力,主要对重要战役的地区范围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15.七十年前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解放了南京,更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篇章。毛泽东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让这场战役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可以看出,这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6.在某次会议中,黎巴嫩代表团团长马立克拜会周恩来时赞誉说:“虽然我们在好些问题上,有些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有分歧,我们却同你建立起了一种亲
本文标题:江苏省20182019学年盐城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1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