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新余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学年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C、H、O、N、P是ATP、RNA、DNA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叶绿体、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C.载体、抗体、唾液淀粉酶、胰岛素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D.蓝藻、衣藻、酵母菌、根尖分生区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2008年8月底,在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液态奶中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这是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提高奶粉及液态奶中的含氮量而添加的。一般说来,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为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A.—CO—NH—B.游离的氨基C.游离的羧基D.R基3.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D.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个染色体②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凹陷,将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③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短而粗的染色体④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着丝点两侧附着有星射线⑤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D.⑤③④①②7.下面四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比例为1:2C.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D.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已分化的细胞若离开植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为一个新个体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C.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发生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癌变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D.从分裂次数与遗传物质方面考虑,癌细胞能无限分裂但遗传物质不改变9.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不考虑个别特殊细胞的情况下,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共同具有的特性的描述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③具有蛋白质合成的“装配机器”一核糖体④遗传物质均储存在核糖核酸分子中⑤新陈代谢都建立在酶催化的基础上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0.右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11.下面有关蛙的受精卵和蛙的红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蛙的红细胞是由蛙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成的B.蛙的受精卵和蛙的红细胞进行分裂时都在分裂期的前期,中心体活跃C.进行分裂时蛙的受精卵有星射线和染色体的出现而蛙的红细胞没有D.进行分裂时蛙的红细胞一般是核先延长,从核中部向内凹进,然后缢裂为两个核1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13.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14.下列关于实验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验证蔗糖是还原糖,要加入斐林试剂,且要水浴加热B.观察细胞质流动由于要活细胞,所以叶片不能破损C.分生区细胞和愈伤组织一样有分裂能力,细胞有相同特点D.细胞质环流方向在显微镜下和实物标本一致15.以下关于细胞器一些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一定能消耗水B.能消耗氧气的细胞器一定能产生氧气C.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细胞器一定能产生二氧化碳D.能产生ATP并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一定是线粒体16.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17.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18.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四分体的数目都减少了一半D.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分子数目是四分体数目的4倍19.生物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描述:①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③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⑤真核细胞一定具有线粒体;⑥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绿色植物;⑦异氧型生物一定是动物。你认为正确的有A.都不正确B.①②④⑤⑦正确C.①②③⑥⑦正确D.②③④⑥正确20.下列关于大豆和青蛙的胚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胚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B.胚的发育过程中胚体各部分细胞的分裂速度都是相同的C.大豆的胚发育是在胚珠内完成的,蛙的胚发育是在羊膜内完成的D.胚的发育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发生了细胞分化21.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C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且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进行C.A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D.在叶绿体中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22.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阶段a~c(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D.此期的染色体数目是DNA分子数目的2倍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的条件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24.蛋白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与含量。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与膜蛋白无关A.小肠绒毛吸收甘油B.突触的信息传递C.根毛区细胞吸收Mg2+D.细胞的相互识别25.图中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第Ⅱ卷选择题(共50分)26.(9分)下列是细胞膜的结构图解,请分析回答:(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功能特性是。(2)如果该图表示肝细胞的细胞膜,在a~d四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表示CO2的运输的是____________,表示K+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回答)(3)甘油、胆固醇等之所以能优先通过细胞,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4)如果该细胞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较,则膜结构中[]____________含量下降,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给狗注射适量的Na131I,可见该细胞中131I先上升后下降,原因是什么?(2分)27.(共6分)取正常生长、状态相同的甲、乙两组番茄幼苗,分别置于下表A、B两种培养液中,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液中的P元素参与合成叶绿体中的_______等物质。(最少写2种)(2)培养甲、乙两组番茄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培养液是_____组。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在番茄出现病症后,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3)培养一周后测定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结果Ca2+浓度升高了35%,K+浓度降低了83%。这与细胞膜上的有关。(4)该培养液中其它微量元素至少还应有种。28.(9分)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或能量转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完成①和④的场所是______;完成⑨的场所是,具有这两种细胞器的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一般是。(2)在反应⑴~⑿中,在人体细胞中无法进行的有___(填序号);能促进⑺过程的激素是生物体内唯一能的激素,能促进⑹过程的激素是,在这两种激素的关系是。(3)在反应⑻~⑿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是___。(填序号)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29.(共8分)下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是。(2)乙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突触前膜内有许多小泡,这些小泡的形――――――――――――――――密――――――
本文标题:江西省新余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2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