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焦作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地理
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上)必修模块(Ⅰ)学科水平测试试卷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共2张8页。第Ⅰ卷为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用2B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如无答题卡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栏;第Ⅱ卷为综合题,请将答案直接填在试卷上。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Ⅰ卷选择题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图示为嫦娥一号在轨运行期间系统图。读图1回答第1题。1.图中共有________级天体系统A.1B.2C.3D.4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3.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B.太阳辐射以核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出能量C.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紫外光区D.太阳辐射是物质循环的主要能源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层B.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地面无线长波通信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读图回答第5题。5.甲图中M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A.30°1月B.60°7月C.60°1月D.30°7月6.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读图4(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据此回答7~8题。7.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70°EB.90°EC.70°WD.110°W8.此日在A.4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5),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9~10题。9.甲地的经度为A.0°B.180°C.45°ED.45°W10.北京时间为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11.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发源于地核B.地幔物质为液态,其余均为固态C.只有地壳是固态的,其它均为液态D.地壳的厚度不一,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12.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C.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D.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13.读“某地区板块构造剖面图”(图6),三幅图中,形成时间的顺序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图7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为背斜成岭B.图示地区地质基础很不稳定C.②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15.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A.甲—ⅢB.乙—ⅡC.丙—ⅣD.丁—Ⅰ读图9,完成16~17题。16.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17.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18.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其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图11表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第19题。19.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半球和气压状况分别为A.北半球、低压系统B.北半球、高压系统C.南半球、低压系统D.南半球、高压系统2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冷性气流B.乙点位于30°NC.甲点位于30°N附近D.②盛行西南风图13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已知X>Y),读图回答21~22题。21.图示季节是当地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2.图示季节A.甲地区盛行东北季风B.乙地盛行西北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图14为两种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23~24题。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图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A图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C.B图所示往往和锋面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D.A图往往和锋面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B.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就是受A影响形成的C.南亚盛行东北风时,南亚受B控制D.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就是受A的影响25.图15中,表示暖锋降水天气的是图16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26~27题。26.反映“副热带环流且顺时针方向流动”分布规律的洋流有A.④⑤B.③⑥C.⑤⑥D.③④27.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洋流⑤、⑥对沿岸都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读18图,回答28~29题。28.该山南坡的自然带谱复杂,而北坡较简单,原因主要是A.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C.南坡相对高度大,垂直温差大D.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充足29.该山雪线分布规律与其它自然带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B.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C.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图18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30~31题。30.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3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32.关于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单向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其他环境要素构成影响B.地区间的资源联系不密切,资源的开发不会影响其他地区C.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D.采伐森林资源是局部的,不可能给周围资源带来影响33.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34.关于我国地势分布和交通线路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山地较多,交通线路稀疏B.东部地势较低,交通线路稠密C.西部高原广布,交通线路稠密D.北方地形开阔,交通线路稀疏在图19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到B城的公路。回答35~36题。35.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A.①B.②C.③D.④36.图中显示,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因素B.水文因素C.气候因素D.植被因素图20为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37~38题。37.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38.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酸雨增多B.海平面上升C.地下水位下降D.降水增多39.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和泥石流B.台风和寒潮C.洪涝和干旱D.沙尘暴和滑坡40.关于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叙述错误的是A.春夏之交,锋面雨带主要位于华南地区B.6、7月份,雨带主要位于江淮地区C.7、8月份,雨带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D.8、9月份,雨带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上)必修模块(Ⅰ)学科水平测试试卷地理试卷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4142434445分数60106969100分第Ⅰ卷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第Ⅱ卷综合题本卷为综合题,共40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到试卷上。41.(10分)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_______时。42.(6分)图22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补绘35.0℃、35.5℃的两条等温线。(2分)(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2分)(3)P点夏季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___。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P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2分)43.(9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2)图中虚线(甲、乙、丙)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______________,丙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B.西北地区出现阴雨天气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D.华北平原近日天气良好(5)目前图中a、b、c、d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为____________,可能出现降雨的为________。44.(6分)读图24,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城市所处纬度差不多,两城市中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2)图中所示渔场名称为_______________。(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甲、乙两条不同的路线,用时较短的是线路__________,并分析其用时较短的原因。(4分)45.(9分)图25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面图中代号表示的自然带: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图中由A→B→C→D自然带更替,体现出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3)图中E→F→G这种自然带的更替,体现出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自然带的地带分异在________________(纬度带)体现明显。高高
本文标题:河南省焦作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2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