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衡阳市祁东县第二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文试题
祁东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文)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罗连喜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予计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2.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过,盖大房子,雕琢美玉且要找专门工匠来做,更何况是治理国家这种大事,君王不应要求贤能者“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孟子的这番言论主要是为了A.宣传儒家的“仁政”思想B.激励齐宣王选贤能者来治国C.希望齐国能统一天下D.帮助齐国早日实现富国强兵3.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反映出荀子主张A.“以德服人”B.“性本恶”C.“施仁政于民”D.“性本善”4.西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目的是劝说汉代皇帝要行仁政[来源:Zxxk.Com]③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④儒家思想维护着君主统治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格,作为“世家”来记载。与之相关的背景是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D.汉武帝最崇拜孔子6.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7.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8.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A.社会动荡人心败坏B.书院教育非常发达C.商业发达影响农业D.儒家伦理的普及化9.李贽称赞汉朝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鼓励发展工商实业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10.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11.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气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A.哲学源于民主政治B.理性精神开始萌发C.地理环境影响巨大D.古代科学荒诞不经12.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在喝毒酒前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A.他反对民主政治B.他认为法律至上C.他遵守社会道德D.他对民主政治存有疑惑13.1454年,意大利学者曼内蒂在批驳教皇英诺森三世所著的《人的灾难》时写道:“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这反映了作者A.认为人与神是平等的B.主张放弃基督教信仰C.倡导进行宗教改革D.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14.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A.关注神多于关注人B.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C.认为依靠宗教信仰即可获得解脱D.仍然有自己的宗教信仰15.“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必然地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16.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来源:学|科|网]A.三权分立B.社会契约论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17.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城内人民的生活、生产、商业面貌。其中在画卷最左端有一家称作“赵太丞家”的药铺的柜台上放着一架算盘。这能够说明A.当时珠算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B.当时珠算已由国外传入中国[来源:Zxxk.Com]C.商业发展推动了计算工具的使用D.宋朝人最早使用算盘18.下面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姓名生卒年份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7-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约1666《天工开物》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④当时中国科技大量吸取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作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A.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B.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D.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20.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下图所示)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21.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22.古代欧洲人一直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成真理,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后,也一度被看作是绝对权威的理论,相对论出现后,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难题。这说明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会否定更多的真理B.社会不断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断进步C.人类永远无法找到真理D.经典力学体系已经过时,为社会所抛弃23.“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无力供养它们;因此每一代都有许多个在达到生殖年龄以前就死掉了。由什么来决定哪个将生存呢?当然,有几分是纯运气,但是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物种能否A.参加竞争B.适应环境C.取悦人类D.具有生命力24.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25.据统计,2016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1207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三1663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70年顾炎武《日知录》1690年洛克《政府论》1691年王夫之《宋论》1734年伏尔泰《哲学通信》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8分)[来源:Z。xx。k.Com](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这是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富裕的拜占廷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为什么一百三十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已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英)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四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
本文标题:湖南衡阳市祁东县第二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3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