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20182019学年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运作,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故A项不符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越来越细,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等地方性质制度、三省六部制。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陈旭麓曾评价某场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世纪的武器,政府和社会主要是指封建时代,应该是鸦片战争,中国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B.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已经开始出现近代化特征。C.八国联军侵华之前,中国已经开启了政治和经济的近代化。D.日军全面侵华时期,中国现代化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取得了一些成就。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的现实特征来分析材料。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特点有: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3.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A.上海B.重庆C.北京D.武汉【答案】A【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故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上海。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由此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让予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完整遭到破坏,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南京条约》的原件之一由英国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现寄存位于台北市的国立故宫博物院。4.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B.发动北伐和西征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颁行《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处于近代社会,近代化是当时中国发展的潮流,太平天国建立政权,与清朝进行对峙,没有体现这一特点。B.北伐和西征是军事行为,没有体现出近代化特征。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仍然是农民阶级思想和要求,没有体现出近代化的特点。D.颁行《资政新篇》要求学习资本主义,体现了近代化特征。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特征和当时的时代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5.洪秀全的表现更是一个“邪教”教主的本色。荒淫凶残无耻,……从长江上游大运奇石异木,拆毁民房万余间,自己亲自督造豪华宫殿“天王府“,住的是“穷极巧工,骋心悦目“,穿的是“雕镂龙凤,珠宝璎珞”。生活中有一千六百人供其驱使…….该材料可以看出()A.洪秀全不是农民阶级的代表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提出人人平等的纲领C.农民阶级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D.该材料是人为捏造的,不可信【答案】C【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领导人骄奢的社会生活,但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洪秀全当时还是农民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他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B.选项表述不符合事实,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要求。C.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的个别领导人反映出骄奢淫逸的生活体现。反映出了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D.看不出材料是人为捏造的。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和影响,以及局限性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6.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A.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D【解析】A.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排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是《马关条约》点基本内容,没有涉及到太平天国运动。B.这是八国联军侵华产生的影响。C.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产生的影响。D.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选项表述是正确的。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7.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A.寻求救国之路B.反抗外来侵略C.进行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可知,图示中的事件均体现的是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故B项正确。图示只是体现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史实,不能体现寻求救国之路、民主革命以及推翻清政府统治,故ACD三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需要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事件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的能力。8.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A.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代议制的特点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因此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美国无关,排除。题干涉及的是政治领域,与经济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中华民国。需要掌握中华民国政体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美国代议制的特点和中华民国政体特点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中华民国政体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9.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C【解析】材料“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C符合题意;A是辛亥革命;B是国民革命;D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故选:C。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切入,结合五四运动进行思考。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意义要掌握。10.图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它最早流行于()A.1924~1927年B.1927-1937年C.1937~1945年D.1945-1949年【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歌词“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歌曲,国民大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故A项正确。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7~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均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排除。故选:A。本题歌曲为内容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国民大革命的革命目标、参与的阶层等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1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与国民党总决战”、“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就可以判断中共存在“左”倾激进主义错误,是城市中心论的表现,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也没有认识到国民党势力的强大。故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了中共革命道路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以及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本题考查了中共革命道路的选择,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相关知识点。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分歧,一条道路是城市中心论,另一条道路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中国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2.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此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A.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B.保卫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C.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答案】D【解析】A.从材料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淞沪会战,结果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并不是侧重对上海的破坏。B.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是南京,后来转移到重庆,淞沪会战不是为了保护南京。C.材料反映的应该是上海的淞沪会战,不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表现。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等过程来进行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淞沪会战的时间特征,还
本文标题:福建省20182019学年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4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