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201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1-福建省泉州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1.下列哪种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只消耗氧,不产生氧;只产生CO2,不消耗CO2……A.硝化细菌B.蓝藻C.小麦D.蘑菇2.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有无作表如下(+:存在;-:不存在)。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3.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③人的一生中,细胞分化的高峰期在青春期④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细胞三者并不都具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地更新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A.藓类叶片B.黄杨叶横切片C.菠菜叶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D.种子植物的叶片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是同一物质6.海洋中的鮟鱇鱼有发光现象,其光能是由A.电能转变而来B.ATP转化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C.热能转变而来D.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机械能转变而来7.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8.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细胞结构abcde试样甲-----试样乙+++-+试样丙++-++─→①─→②─→③─→④-2-9.右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C、H、O、NB.由②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C.a物质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D.若I侧为肠道,那么II侧则是毛细血管腔10.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B.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由能11.下图表示真核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B.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完成图中③和④的细胞器分别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完成图中①、②、⑤的细胞器均具有双层膜结构1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要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B.丙酮酸的生成C.mRNA的合成D.ATP的生成13.有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它们的水势关系为甲>乙>丙(渗透压甲<乙<丙)。图4-1-5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流方向的是()ABCD图4-1-514.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C.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15.通过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以鉴定的是:①细胞的死活②原生质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③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④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⑤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⑥细胞膜是单层膜A、①②③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②16.U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及S,并为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下图)。与S相比,R为低渗溶液(即浓度较低)。图a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当图a中的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溶液表面是一样高还是不一样高?渗透压是相等还是不相等?(参看图b)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3-17.下图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4个实验装置。请判断实验开始后,玻璃管内的水是否流动及流动方向(无流动以×表示。流动方向以↑、↓、→、←表示)。下面四个选项中的符号依次表示4个装置中用符号标示的玻璃管内的水分流动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18.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种子呼吸不产生乳酸),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若装置l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装置l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0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02和消耗02的体积之差C.若装置l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19.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1、3、4过程中的[H]产生的场所依次是A.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20.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B.释放的能量相等C.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D.消耗的氧相等21.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4-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22.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其他因素相同,则a为紫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一定比b温度高23.右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a、b、c时期B.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注入该细胞,e期细胞核放射性最强C.c期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脱氧核苷酸链D.分裂期mRNA减少的原因是RNA聚合酶活性降低2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25.用3H标记某植物(假设体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的花粉粒细胞和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细胞分裂后期,结果会出现A.花粉粒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含3HB.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C.花粉粒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D.根尖细胞中有48个DNA分子含3H26.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27.右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存在问题....的是A.该细胞的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细胞板B.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染色体上有8个DNA分子C.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二糖是蔗糖或麦芽糖D.用龙胆紫染色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丝,不可观察到赤道板-5-28.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CD12的基因,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B.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29.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的是A.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B.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C.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D.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30.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31.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32.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33.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34.细胞分化的主要机制是A.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B.由于基因的重组C.转录水平的控制D.翻译水平的控制35.下列叙述中与右图表示的含义不相符...的是A.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脂肪(甲)和糖类(乙)的含量变化,若在萌发过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B.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甲)与O2(乙)的含量变化C.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的含量变化D.光照后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ATP(甲)与ADP(乙)的含量变化36.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时间相对含量甲乙-6-B.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C.细胞凋亡是主动性的,细胞坏死是被动性的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37.一般情况下,下列的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①卵细胞②受精卵③胚胎干细胞④造血干细胞⑤神经细胞A.⑤①②③④B.⑤③①②④C.⑤①④②③D.⑤①④③②38.下列各图的含义表示不正确的是()A.杂合体豌豆连续B.酵母菌产生的C.卵裂时每个细胞D.有丝分裂自交,其纯合体CO2的浓度变体积的变化细胞核DNA含量比例的变化化的变化39.对图中I、II、ⅡI、Ⅳ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NAB.图II中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C.图III中a、b、c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目D.图Iv中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40.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调查。下面分析正确的是家系成员父亲母亲弟弟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患病√√√正常√√√√A.该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小芳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C.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3/4D.小芳的弟弟和表弟(舅舅和舅母所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本文标题:福建省泉州市一中201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4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