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1章第1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练习试题1
1高中生物选修2同步练习1.对青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为特效药,可杀死一切病原菌B.青霉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可口服C.青霉素毒性反应很少,过敏反应严重D.青霉素可与其他抗生素配合使用解析:选C。青霉素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特别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及氧化剂易破坏,应避免混合使用,杀菌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立克次氏体、真菌、病毒完全无效。毒性反应很少,过敏反应严重,且抗生素中发生率最高,发生迅猛,常因抢救不及时死于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死亡率可达10%。2.(2011年太原高二检测)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纪元。下列哪些科学家在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多选)()A.弗莱明B.钱恩C.弗洛里D.孟德尔解析:选ABC。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弗洛里和钱恩完成了青霉素的提取和研究出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他们均为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其突出贡献是发现了遗传定律。3.下列有关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霉素能抑制DNA的合成B.抗生素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C.青霉素、头孢菌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D.多黏菌素可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解析:选A。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不同的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可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喹诺酮类、利福平等能抑制核酸合成;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应注意()①明确病原诊断②熟悉所用药物特性③因人而异选用药物④局部用药⑤预防用药⑥联合用药⑦制订适宜用药方案⑧使用广谱抗生素⑨采用综合治疗措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⑦⑨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⑦⑧解析:选B。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下列事项:①尽早明确病原诊断;②熟悉所用药物特性;③因人而异选用药物;④避免局部用药;⑤严格控制预防用药;⑥联合用药需要明确指征;⑦制订适宜用药方案;⑧注意感染菌群改变;⑨采用综合治疗措施。5.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A.变异B.选择C.适应D.隔离解析:选B。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是由于多次使用抗生素后,选择出具较强耐药性的细菌,经增殖而使细菌整体耐药性增强。6.下列为细菌产生抗药性图解。2应用抗生素―→被杀灭细菌――→增殖产生具有较强耐药性的细菌再次使用抗生素被杀灭细菌存活的细菌――→增殖(1)填写图解空中所缺的内容。(2)细菌抗药性基因主要位于____________上,产生抗药性基因的来源是____________。(3)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因此,人类______________加快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进程。解析:细菌中原本就有少数个体因发生基因突变,使其质粒携带有抗药基因。由于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选择出较强抗药性的细菌,经增殖,使细菌整体的抗药性增强。答案:(1)存活的细菌整体抗药性(2)质粒基因突变(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1.下列对抗生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只从微生物中获得B.从单一的抗细菌发展到抗病毒、抗寄生虫C.从动物、植物中甚至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均可获得D.抗生素种类很多解析:选A。随着制药业的发展,抗生素在来源上不再局限于微生物,从动物、植物中甚至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都可以获得;从功能上看,从单一的抗细菌发展到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是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2.每次注射青霉素前,病人都要做“皮试”,其目的是()A.观察病人体内的病毒是否具有抗药性B.观察病人体质以决定用药量C.观察青霉素的杀菌效果D.观察病人是否会产生过敏反应解析:选D。此题重点考查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过敏反应的区别。3.下列哪种抗生素通过影响RNA的合成来妨碍细菌细胞繁殖生长()A.头孢菌素B.利福平C.红霉素D.多黏菌素解析:选B。利福平等抗生素能通过抑制菌体核酸的合成来影响细菌细胞的繁殖生长。4.四环素的作用机制是()A.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B.抑制果胶的合成C.影响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脂肪的合成解析:选C。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作用于病原菌的核糖体,有效地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而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5.医药和农业中使用的抗生素大多由下列哪种微生物产生()A.丝状真菌B.细菌C.酵母菌D.放线菌3解析:选D。放线菌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医药和农业中作用的抗生素大多是放线菌产生的,如链霉素、土霉素、丝裂霉素、博莱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6.细菌携带的耐药性基因主要位于()A.质粒分子上B.拟核DNA分子C.线粒体内D.染色体上解析:选A。细菌耐药性的遗传物质可位于拟核DNA分子上,但产生率很低。质粒是携有耐药基因的主要结构,可通过结合、转化及传导等方式在细菌细胞间传递。7.理想的抗菌药物应是()A.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B.抑制或杀灭人体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药物C.对致病菌有高度选择性、对机体无毒或低毒,并促进机体防御功能的药物D.对微生物的病原菌只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解析:选C。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注意机体、药物和病原体三者的关系。首先,应调动机体的防御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其次,要警惕人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用药不当可能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理想的抗菌药应对致病菌有高度的选择性,对机体无毒或低毒,并能促进机体的防御功能。8.下列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根据自己对病情的了解购买和使用抗生素B.相同的病症可选用相同的抗生素进行消炎C.严格控制预防用药D.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应采用对敏感菌最有选择性的药物,疗程应适宜解析:选CD。选用药物要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生理、病理及免疫功能等不同情况制订用药方案;生病时应经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用药要具有明确指征;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易选择出多重耐药病原菌,因此治疗时应采用对敏感菌最有选择性的药物,疗程应适宜。9.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多选)()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解析:选CD。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病菌中少量个体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本身就存在着能够抵抗某种抗菌素的可遗传变异,当人们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对病菌起到一个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不能称为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的),绝大多数没有抗药性的个体死亡,少数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使后代亦具有了抗药性这一特性。经过多次用药后,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就是一种抗生素最初效果很好,用一段时间后疗效降低的原因所在。当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后,人们为了杀死病菌,不得不采取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几种抗生素混用的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10.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四个培养皿内都含有相同适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其中可用来检测抗生素P和抗生素Q杀菌效果的是()4解析:选B。检测抗生素P、Q的杀菌效果应该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即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B项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11.回答下列有关抗生素的问题:(1)青霉素是青霉菌代谢的产物,该产物属于________代谢产物;在其生长过程中,________期青霉素产生最多。(2)倘若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该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________类的微生物。(3)在下列4种物质中,可以用来作为青霉菌培养的主要能源物质的是________。A.脂肪B.葡萄糖C.蛋白质D.生长因子解析:青霉素为青霉菌在一定阶段产生的自身生长繁殖非必需的物质,因此为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在稳定期合成。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因此,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不能培养细菌。青霉菌为异养型生物,含碳有机物均可作为其能源,但以碳源为主。答案:(1)次级稳定(2)细菌(3)B12.下图为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请完善图中的内容: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熟悉细菌等微生物的结构(属于原核生物);二是注意看清图中箭头指向什么结构,箭头的指向结构,即为抗生素的作用部位。答案:(1)影响细胞膜通透性(2)抑制细胞壁合成(3)抑制DNA合成(4)影响蛋白质合成13.下面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5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在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4)最初使用较少的青霉素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现在青霉素使用量达到800万单位,说明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了,这种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的结果。解析:(1)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抗生素,可杀菌。(2)在同一培养基中青霉菌和细菌为了争夺营养和空间将发生竞争。(3)在设计实验时为了使结果真实可靠必须只设置一个变量,同时应设置对照组。(4)考查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答案:(1)D(2)B(3)对照用没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培养细菌,观察对细菌的影响细菌正常生长(4)自然选择
本文标题:第1章第1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练习试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4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