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精练221新纪元Word版含解析
03课后课时精练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发轫.(rèn)鬼祟.(suì)爪.牙(zhuǎ)炙.手可热(zhì)B.谄.媚(chǎn)传衍.(yǎn)侮辱.(rǔ)销声匿.迹(nì)C.契.约(qiè)蹂躏.(lìn)觊觎.(yú)纵横捭.阖(bǎi)D.欺凌.(línɡ)泥淖.(nào)证券.(juàn)瞠.目结舌(chēnɡ)解析:A项,“爪”应读zhǎo;C项,“契”应读qì;D项,“券”应读quàn。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罪愆保障倦怠掠夺B.装钉柔韧棱角治裁C.曙光虐待诡计悲残D.仰赖竟争标杆仲裁解析:B项,钉-订,治-制;C项,残-惨;D项,竟-竞。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________,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________,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________的心灵。________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呢?A.村庄滋养秀色可餐即使B.乡村润泽兰质蕙心然而C.村落滋润冰清玉洁假如D.乡井滋补秀外慧中尽管解析:“村庄”侧重房屋连片;“乡村”与“城镇”相对;“村落”侧重人口聚居的地方;“乡井”泛指家乡,书面语色彩较浓。“滋养”指供给养分,多与身体等搭配;“润泽”,滋润,常与植物搭配;“滋润”,指增添水分,常与皮肤等搭配;“滋补”,指供给身体需要的养分。“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兰质蕙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秀外慧中”形容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语境中有“心灵”,只能用“冰清玉洁”。“即使”表让步假设,“然而”“尽管”表转折,语境则是假设句,故选“假如”。答案:C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们围绕以究竟出不出兵为主题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B.百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莘莘学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从这里出发,去扬帆远航。C.8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D.中国功夫能否勇立世界搏击术的潮头,打遍天下无敌手?多年来,人们一直渴盼得到肯定的答案。在无数影视作品和武林传说提供了足够多的佐证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但近年来中泰拳手的较量却提醒着我们中国功夫正逐渐走下神坛。解析:A.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主题”删去一个;B.不合逻辑,“翅膀”与“扬帆远航”不合逻辑;C.成分残缺,“恐慌性心理”缺乏谓语动词,可以在“对”后添加“缓解”。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7题。5.如何理解“喜欢那灯光照旧明,爆竹照旧响,鱼肉照旧吃,春联照旧贴,恭喜的套话照旧说,新衣新裳照旧穿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多个角度以整齐有力的句式表现出中国人习惯过的“新年”的陈旧乏味,缺乏创新,和“新纪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作者意欲除旧布新,希望中国人在“新纪元”到来时,不再因袭旧的传统,而要接受新文化的洗礼。6.作者为什么热切地呼唤新纪元的到来?什么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2)不是毫无意义、陈陈相因的生活,而是时刻尽最大努力,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别开一种新局面。7.第六段:“在这曙光中,多少个性的屈枉、人生的悲惨、人类的罪恶,都可望像春冰遇着烈日一般,消灭渐净。多少历史上遗留的偶像,如那皇帝、军阀、贵族、资本主义、军国主义,也都像枯叶经了秋风一样,飞落在地。”语言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前文提到的“这些消息”比喻成“曙光”;把“个性的屈枉、人生的悲惨、人类的罪恶”被消灭比喻成“春冰遇着烈日”;把皇帝、军阀等历史上遗留的偶像比喻成“枯叶”,遇到革命的秋风就飞落在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纪元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五峰游记李大钊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镇,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挟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参谋长白亚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一个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由横山往北,四十里可达卢龙。山路崎岖,水路两岸万山重叠,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由横山往南,滦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陆路计,约有百数十里。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南,两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是茂盛,但已觉受旱。禾苗的种类,以高粱为多,因为滦河一带,主要的食粮,就是高粱。谷黍豆类也有。滦河每年泛滥,河身移徒无定,居民都以为苦。其实滦河经过的地方,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却很富厚,因为它的破坏中,却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子、原料。房屋老了,经它一番破坏,新的便可产生。土质乏了,经它一回滩淤,肥的就会出现。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它的破坏,看不见它的建设,却很冤枉了它。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天到黄昏,我们还未上岸。从舟人摇橹的声中,隐约透出了远村的犬吠,知道要到我们上岸的村落了。到了家乡,才知道境内很不安静。正有“绑票”的土匪,在各村骚扰。过了两三日,我便带了一个小孩,来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陆路来的,约有八十里。从前昌黎的铁路警察,因在车站干涉日本驻屯军的无礼的行动,曾有五警士为日兵惨杀。这也算是一个纪念地。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离车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们清早雇骡车运行李到山下。车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径崎岖,曲折得很,两傍松林密布。间或有一两人家很清妙的几间屋,筑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园。泉水从石上流着,潺潺作响,当日恰遇着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鲜。走了约四里许,才到五峰的韩公祠。五峰有个胜境,就在山腹。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五个山峰环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韩文公祠。下临深涧,涧中树木茂密。在南可望渤海,碧波万顷,一览无尽。我们就在此借居了。看守祠宇的人,是一双老夫妇,年事都在六十岁以上,却很健康。此外一狗、一猫、两只母鸡,构成他们那山居的生活。我们在此,找夫妇替我们操作。祠内有两个山泉可饮。煮饭烹茶,都从那里取水。用松枝作柴,颇有一种趣味。山中松树最多,果树有苹果、桃、杏、梨、葡萄、黑枣、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来游的人却也常有。但是来到山中,不是吃喝,便是赌博,真是大杀风景。山中没有野兽,没有盗贼,我们可以夜不闭户,高枕而眠。久旱,乡间多求雨的,都很热闹,这是中国人的群众运动。昨日山中落雨,云气把全山包围。树里风声雨声,有波涛澎湃的样子。水自山间流下,却成了瀑布。雨后大有秋意。(原载于1919年《新生活》第2期,略有删改)8.文章以“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开篇,有哪些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此番游五峰山有一个交代,进而表明自己本性喜过“山中不知年”的闲散生活;反扣下文旅途见闻,现实是风光美好和社会忧患并存,暗示了理想中的闲散生活难求;也为文中五峰之游所留下的深刻印象点睛。9.文章为什么要写到两处“纪念地”?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两处“纪念地”叙写,赋予了文章更多的社会内容和时代气息,赞美了革命先行者对旧有的、外来的恶势力的英勇反抗,也曲折表达了自己对于艰难时局的关切和忧虑。10.据文意,谈谈你对“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这句话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滦河泛滥,破坏房屋、庄稼,同时又带来肥土,人们得以建起新屋、开出新地,所以说滦河是“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并借此喻示革命的目的就在于将旧有的、落后的生活打破,进而创造民主、进步的新生活。11.分析鉴赏作者借观察“山居的生活”所表达出来的深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借居”于五峰,观察到“山居的生活”的双重性。守祠夫妇过着简单、健康的生活,亲近自然,不记时日,却也有“果收不佳”的忧患;山民游人只知吃喝、赌博,或有久旱求雨的群众运动,但不会做盗贼。作者对山居生活的自然、简朴是赞许的,但对山民风习的低俗、愚昧也有所批评。作者的深意在于,引起志士关注社会民生,进而有所改变,去破坏旧生活,创造新生活。四、语言运用12.请根据所学课文,把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李大钊有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照片上的________,和文章里的________。在纪念馆和教科书上,总能看到他,戴圆眼镜,着布长衫,厚而黑的八字胡压住嘴角,不苟言笑。而他所写的《Bolshevism的胜利》,则感染了陈独秀、毛泽东等无数热血青年。那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写道:“人道的钟声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答案:示例:沉稳内敛'汹涌澎湃13.看下面的漫画,先简要说明漫画内容,再揭示漫画的寓意。(1)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75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15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1)要注意解构所有的画面元素,采用说明性的文字进行表述。(2)要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定位解读。答案:(1)漫画的标题为“小祖宗在军训”。图中烈日下有两个孩子身穿军装正在齐步走(军训),一个孩子挥汗如雨;另一个孩子脚下却有阴凉,原来,他的母亲(奶奶)正隔着篱笆为他撑伞。(2)讽刺了家长溺爱子女的现象。
本文标题: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精练221新纪元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