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荀子选读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美字体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赏美文荀子的伟大人格刘志轩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是赵国都城邯郸人。战国末期,诸侯征战不断,人民期盼天下一统。荀子作为一个社会大转变时期的思想家,他遵循中国儒家既重视社会责任又注重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一生为谋取中华民族的和谐、幸福而艰难奋争,表现出伟大的圣人品格。荀子说:“学者,故学为圣人也。”荀子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大的热忱,按照人民的意愿,寻求中国结束分裂、走向大一统的道路。并且以超人的智慧,主动担当起为未来大一统国家建设理论基础的历史重任。荀子出身贫苦,但他立志于学。少年时代,恰逢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文化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意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十五岁离开家乡,徒步到千里之外的齐国稷下学宫求学。在那里,成为稷下学宫最有学问的学者,三次担任学宫的祭酒。齐襄王称他“最为老师”。荀子属于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新兴阶层。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人生追求也不同,鱼目混珠,形色各异。在这些人中,有卑鄙污秽的人,恣肆放荡的人,贪财图利的人,触犯刑律的人,不讲礼义只热衷于权势的人。还有没有知识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荀子决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荀子到处游说,为社会谋幸福,推行治世的正道。荀子一生追求真理,提出了许多针对现实的崭新观点,开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许多第一。他是中国系统确立朴素唯物主义天道观的第一人,是创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人,是创建中国社会学的第一人,是将儒家思想应用到军事理论的第一人,是拯救儒学并且使儒学产生质的飞跃的第一人,是制定中华大一统封建国家理论的第一人,又是开创议论散文、赋体、说唱体文学样式的第一人。在秦、汉到唐代的一千多年间,荀子和孔子、孟子一同被尊为圣人。从宋代开始,荀子的思想遭受歪曲,理学家说荀子只一句“性恶”就“大本已失”,背离了儒家。荀子的学说被批判,人格被贬低,不能再和孔子、孟子相提并论。荀子被排斥在儒家门外,打入另册,一直到清代,蒙冤八百年。但是,历史证明了荀子的伟大。历史文化学者梁启超说:“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毛泽东称:“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八百年的冤案,大白天下。不仅还荀子以公平;而且发现,荀子的思想比孔子、孟子的思想更切近实际,荀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大浪淘沙,金子终归是金子。【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内涵丰富的荀子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从哲学上说,荀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有“天职”,人有“人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既说明规律的不可抗御性,也强调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继承孔子思想的地方,还在于他对于礼和师法的重视,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主张“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又由于主张“性恶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荀子是后来出现的法家的开启者。另外,荀子在经济上主张“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无夺农时”等主张,为以后历朝历代所遵守,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运用角度【课外应用】荀子不畏权贵,“敢为异说”。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批评了墨翟、慎到、田骈、子思、孟轲等十二个当时著名的学术权威。荀子公然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之性恶”。他以“人性恶”为哲学基础,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荀子遭到儒学门人的激烈反对、君王的轻视冷漠和小人的谗言诽谤。他到处游说,到处碰壁,晚年被罢黜兰陵县令,流落在民间,依靠教书为生。可是,世间的冷漠、小人的诽谤、悲怆的命运,并没有让荀子气馁、丧志。荀子说:“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为之德操。”他依然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回。一、基础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祆是生于.乱生于.今而志乎古B.上明而.政平因物而.多之C.风雨之.不时物之.已至者D.则是其.在我者也而不慕其.在天者解析:B项,均表递进。A项,介词,从/介词,在。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助词,无实义/指示代词,那些。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怪.之,可也万物之怪.,书不说B.日.月食而救之是以日.进也C.治.乱天邪禹以治.D.本事不理.孰而理.物而勿失之也解析: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用作名词,奇怪的现象。B项,名词,太阳/名词作状语,一天天。C项,安定、太平/使动用法,使……安定。D项,均为“治理”。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彼作.矣,文王康之作:起义、叛乱B.若夫志意修.修:美好C.万物之怪.,书不说怪:奇怪的现象D.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文:修饰、文饰解析:A项,作:建筑房屋。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均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①君子有常.体矣②是无世而不常.有之B.①三者错.,无安国②小人错.其在己者C.①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②德行厚,知.虑明D.①其说.甚尔,其灾甚惨②万物之怪,书不说.解析:C项,均通“智”,智慧、聪明。A项,①无通假;②通“尝”,曾经。B项,①无通假;②通“措”,放弃。D项,均无通假。答案: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①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②,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曰:文③久而息,节族④久而绝。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⑤;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节选自《荀子..·非相篇》)注:①偝(bèi):背向。②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③文:礼仪制度。④族(zò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⑤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B.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C.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D.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解析:根据句意及“曰”“焉”“者”“者也”等标志性词语即可断句。答案:A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桀,夏后氏,名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汤,即商汤,亦称成汤,商朝开国君主,是古代有名的贤君。B.上古称君主为“后”,根据古汉语同义词连用的表达特点可知,“后王”指的就是君主、天子。C.荀子,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名况,字卿,赵国人。古书中多作孙卿,《史记》作荀卿。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和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D.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他们都是远古时期的帝王。解析: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帝王,而是原始社会中后期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答案:D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的之意。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的能力。C.对事物的区别没有确定名分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解析: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要法后王,因为先王的很多东西会因为时代久远而湮没。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翻译这两句话,重点是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县”,悬殊;“推”,推崇;“明”,尊重;“穷”,困厄;“略”,大体情况;“文”,礼仪制度;“节族”,音乐的节奏。答案:(1)知识浅薄,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能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能尊重,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三种情况。(2)愚蠢的人听到了事情的大概就不再去了解那详尽的情况,听到了事情的细节就不再去了解它的大概。因此礼仪制度便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便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参考译文:人有三种不吉利的事:年幼却不肯侍奉年长,卑贱却不肯侍奉尊贵,没有德才却不肯侍奉贤能,这是人的三种祸害啊。人有三种必然会陷于困厄的事:做了君主却不能爱护臣民,做了臣民却喜欢非议君主,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一种情况;当面不顺从(比不上),背后又毁谤(他),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二种情况;知识浅薄,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能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能尊重,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三种情况。——人有了这“三不祥”“三必穷”的行为,如果当君主就必然危险,做臣民就必然灭亡。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什么呢?我要说: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有辨别。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
本文标题: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荀子选读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5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