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以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生态规划有哪些类型,如何划分?①按地理空间尺度: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生物圈保护区规划;②按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海洋生态规划、淡水生态规划、草原生态规划、森林生态规划、土壤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农村生态规划等③按社会科学门类:经济生态规划、人类生态规划、民族生态规划等④按环境性质:生态建设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等⑤按空间目标布置:生态城市规划,生态示范区规划或生态区域规划等现代生态规划特点?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3、我国生态规划方向?以生态城市规划为重点,以生态建设、功能恢复、重点保护、系统管理和单元调控为手段,围绕生态示范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开展系统的规划研究工作。4、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功能高效原则4趋势开拓原则5)保护多样性原则6)区域分异原则7)可持续发展原则5、生态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编制规划大纲2)进行生态调查3)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4)生态功能区划5)规划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建立6)规划方案的分析与决策7)规划方案的审批与实施6、生态规划内容包括哪些?1)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2)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5)环境保护规划6)人口适宜容量分析7)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8)园林绿地系统规划9)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7、生态功能区: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划分不同类型的单元。8、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9、生态规划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生态规划的萌芽阶段、形成与发展阶段、现代生态规划阶段10、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建设由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三部分组成,生态规划是其核心,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则是生态建设实施的保证。生态建设是在生态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施生态规划内容的建设性行为,生态规划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依据,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要通过生态建设来逐步实现。11、生态规划与国土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关系?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开发的战略布局,它包括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但对重大项目的建设方案选址定点和计划安排等还不可能做出具体规定。它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从此方面说,它给国民经济长远计划和生态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生态规划也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环境资源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和评价,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1、生态规划理论基础有哪些?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2、应用于生态规划中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有哪些?1)地域分异原理2)最小限制因子定律3)耐性定理4)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理论5)生物间相互作用理论6)生态位及竞争排斥原理7)群落演替原理8)干扰理论9)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原理10)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11)生态平衡理论12)生物多样性理论3、复合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和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活和生产活动)三部分组成的,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4、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什么?1)社会性:即受人类社会的强烈干预和影响。2)易变性:或称不稳定性。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差。3)开放性:系统本身不能自给自足,依赖于外系统,并受外部的调控4)目的性: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存在哪些生态控制论原理?1)开拓适应原理2)竞争共生原理3)乘补自生原理4)循环再生原理5)连锁反馈原理6)多样性主导性原理7)生态发育原理8)最小风险原理5、复合生态系统功能?1)生产加工(生产功能)2)生活消费(消费功能)3资源供给功能4)环境接纳功能5)人工控制功能6)自然缓冲功能(生态功能)6、生态规划中应用了哪些系统科学的理论?系统科学基本原理是什么?基本理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与协同学。基本原理:①整体性原理;②关联性原理;③结构性原理;④开放性原理;⑤系统的动态性原理7、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1)强调发展性2)强调持续性3)强调公平性4)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5)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6)强调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观念转变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表现在哪几方面?整体性,区域性,持续性1、生态规划内涵是什么?1)规划对象为复合生态系统,以人为本:从人的生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追求总体关系的和谐。2)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了解系统内部的资源特征与环境容量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非简单的系统组分数量,注重系统的可持续性。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传统规划基于数学方法及物理系统,即系统组分与发展状态的关系,得到“最优规划”,但因许多假设得出的最优规划结果在实践中难以实现。生态规划是基于生态思维方式、强调系统思想、共生及演替思想,注重系统过程,引导实现可持续化的进化过程。2、生态规划目的、任务?目的:1)保护人类健康,提供人类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2)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3)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任务:1)充分了解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性能,以及自然生态过程特点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2)使系统的发展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潜力,形成系统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突出系统优势3)追求系统总体关系的协调,强调系统发展的高效和持续性,改善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能力3、生态规划主要方法论?1)模式识别的方法2)关键因素辨识法3)局部行为的模拟法4)面向过程交互式优化法5)公众参与的综合规划法4、生态规划主要模式?景观规划模式、景观生态学模式、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系统分析与模拟模式、乡村规划模式、环境影响评价模式5、McHarg生态规划方法的五个步骤是什么?①确立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②广泛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料③根据规划目标综合分析④进行适宜性分析⑤综合适宜性图的建立6、生态规划规划的三个阶段、七步骤?阶段:规划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实施与管理步骤:编制规划大纲--进行生态调查--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生态功能区划--规划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建立--规划方案的分析与决策--规划方案的审批与实施7、生态调查主要内容?1)一般调查:内容主要有动、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及迁移行为等情况。2)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及功能调查:特别注意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查、城市绿化系统结构的调查、生态流及生态功能的调查。3)社会系统调查:内容有人口的结构、流动及健康状况,科技的结构、转化及应用,科技示范区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精神文明及环境管理的建设与现状。4)经济系统的调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与环境保护情况。5)区域特殊保护目标调查,属于地方性敏感生态目标的有自然景观与风景名胜、水源地,水源林与集水区等、脆弱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区、重要生境。6)自然灾害调查。8、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的利导因子、制约因素、发展潜力及优势。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反馈关系、调节机制、政策对系统局部的影响机制。确定规划需要调节的主要环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模式。9、什么是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规划区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10、生态规划成果有哪些?规划文本、规划文件、说明书、附录、专题报告11、生态规划文本编制的内容有哪些?①规划总论②规划区基本情况③现状分析与评价④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⑤规划目标⑥生态经济功能分区⑦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⑧重点建设工程⑨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⑩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12、生态规划中常见的基本图件形式有哪些?①地理区位分析图②生态环境现状图③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位置图④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图⑤生态产业发展专题规划图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⑦人居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方案图⑧实地景观与建设成效图13、生态规划过程管理分哪几个阶段?规划前期管理(基础管理、生态规划前的准备)规划中期管理(规划的监督机构、双方的职责和权利、规划评审)规划后期管理(生态规划审批、规划保障、规划实施、生态规划修订)1、生态评价:是应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组成、结构、生态功能与主要生态过程、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与稳定性、系统发展演化趋势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认识系统发展的潜力与制约因素,评价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生态评价有何特点?①主观性:评价过程受评价者个人偏好影响,也受其识别能力和环境状况的局限,具有明显的主观性。②不确定性:评价对象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粗糙的、模糊的及随机变化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③生态评价比较的是一个多属性的目标系统,生态因子空间不是全序,而是偏序的。2、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评价?进行生态评价是协调复合生态系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需要,也是制定生态规划的基础。生态评价始终贯穿于整个生态规划过程中,它既要对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差异原因,也要对规划结果评价,预测未来,进行对比。综合分析方案的目标、效益,选择适宜、可行的方案。3、生态评价内容?系统辨识、行为模拟、趋势性预测、对策性预测4、生态评价程序?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分析生态评价因子筛选评价因子建立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选择评价方法单项评价、民意测验、综合评价不合理、论证评价结果正确、提出评价报告5、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1)相对完备性,评价指标体系能在生产、生活、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方面反映大系统整体性。2)反映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各指标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稳定性。3)反映系统层次性,根据评价的需要和详尽程度对指标进行分层分级,满足系统预测、结构、功能分析要求。4)在计量范围、统计口径、含义解释、计算方法上协调一致。5)合理性,即可测、可操作、可比较、可推广,在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内都能适用。6、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那些指标?①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②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指标体系;③生态系统发展指标体系。7、生态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因子综合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8、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反应、敏感程度,即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的难易程度的可能性大小。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一是通过生态因子评分法对生态敏感度进行分析评价。另一种方法是ArcInfo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平台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1、生态适宜性:是指区域土地的生态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或是指在规划区内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生态要素对给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状况、程度)。2、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应用范围有哪些?目的: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特点,根据发展和资源利用要求,划分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生态规划方案提供基础。范围: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
本文标题:生态规划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6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