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测试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堂精练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赵忠波课时11.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A.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B.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C.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D.汤姆逊发现电子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3.(2005年高考上海卷)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水变成汽油D.干冰气化4.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爱因斯坦C.玻尔D.普朗克5.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铅笔不含铅B.水银不含银C.白金不是金D.火碱不是碱8.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B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D在1000℃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9.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10.在原子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核电荷数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C质子数≠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许多科学家在化学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其中,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结论的科学家是,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12.在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法轮功”魔头李洪志在某次“带功”报告会上吹嘘,“一次我拿一根纯铝棒经意念发功后,经高能物理研究所测试,铝棒的成分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铁,还有铜和金的成分……”试用化学的观点从能量和核变化的角度分析其荒谬之处。14.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15.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二十世纪奥地利和德国物理学家泡利、洪特分别提出了核外电子排布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十九世纪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首先研究了分子间作用力。从此化学从“实验经验型”上升到对物质结构的理论探究。这对科学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课时21.H、D、T、H+可以用来表示()A.同一种原子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C.氢元素D.氢的四种核素2.(2005年高考辽宁文理综合)在下列分子中,电子总数最少的是AH2SBO2CCODNO3.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N2O4和NO2B.CH4和NH4+C.Al3+和OH-D.NO和CO4.已知元素R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该氯化物中R微粒核内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A.ZYRB.ZYZRC.XZYZRD.XZXYZR5.(2005年高考辽宁文理综合)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小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半径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大6.(2005年高考上海卷)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A.D3O+B.Li+C.OD—D.OH—7.在恒定温度下,向100克饱和Ba(OH)2溶液中加入1.55克由18O组成的氧化钡粉未,充分反应后静置,在溶液下部有白色固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与白色固体的质量均保持不变B.溶液浓度和PH值均保持不变,溶液下部是1.73克氢氧化钡固体C.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大于1.73克D.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小于1.73克8.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Ti4622、Ti4722、Ti4822、Ti4922、Ti5022中,中子数不可能为()A30B28C26D249.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荷兰科学家,他们研究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为粒子物理理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数学基础,根据他们的理论可以精确计算夸克的质量,并在欧洲和美国的加速器上得到实验的证实。涉及该项研究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原子粒子泛指比原子更小的粒子B.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C.量子结构是一种连续的固定结构D.原子核内的核子之间只存在核力作用10.据测,哈雷彗星上碳的两种同位素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65∶1,而地球上12C和13C的原子个数比为89∶1。地球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1,那么哈雷彗星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是()A.12.000B.12.009C.12.015D.12.98011.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为bkg,若以12C16O2中的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bab32-B.abb32-C.ab6b1-D.abb8-12.填表。微粒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最外层电子数1737Cl818O1327Al1634S2-13.用符号填空: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原子种类由_______________决定,(2)元素种类由_______________决定,(3)核电荷数由_______________决定,(4)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_______决定,(5)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决定,ABCD(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决定。14.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填编号)(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15.由钾和氧组成的物质含钾的质量分数是12678,其阴离子只有过氧根离子(O22—)和超氧根离子(O2—)两种。求在此物质中,过氧根离子和超氧根离子的个数比参考答案课时11.C2.A3.C4.C5.D6.D7.D8.D9.C10.A11.拉瓦锡、阿伏加德罗、道尔顿、汤姆逊12.(1)Au原子结构并非实心球体(2)Au原子核很小(3)Au原子核带正电13.铝原子要变成铁原子须通过核聚变,发生核聚变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人体不可能提供那么巨大的能量使铝变为铁,因而李洪志的说法是荒谬的。14.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虽然分子改变,但原子没有变。因此,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中物质是不灭的。15.略课时21.C2.C3.BC4.D5.A6.D7.D8.A9.A10.C11.B12.微粒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最外层电子数1737Cl171720377818O88101861327Al1313142731634S2-18161834813.(1)a、b(2)a(3)a(4)a、b(5)d(6)a、d14.(1)B(2)D(3)A、C15.1∶2
本文标题:高一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7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