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生物暑期练习分子与细胞试卷Ⅳ第一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2、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A、大量吸收绿光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4.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5.观察在0.3g/min.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6.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7、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8、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高等动物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9.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A.生长激素B.甲状腺素C.胰岛素D.维生素D10、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11、关于动物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12.某学生午餐吃了芹菜炒肉丝、番茄炒蛋和米饭,2小时后,不可能被吸收进入血液的是A.维生素B.纤维素C.氨基酸D.葡萄糖13.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14.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人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15.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B.2m/5nC.n/5mD.m/5n16.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7.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做DNA粗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新鲜羊血代替鸡血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C.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D.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用甘蔗代替苹果18.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在不同的细胞膜中,蛋白质与磷脂的比例是一定的B.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极有规则的重复结构C.磷脂形成双分子层,以其极性端朝内D.蛋白质可以在磷脂的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的移动19.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有的亚型感染人,引起流感,有的亚型感染鸡、鸭等禽类,引起禽流感。2005年“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的甲、乙、丙三种类型是基因重组产生的B.甲型流感病毒必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一定含有P元素C.只能通过高温杀灭甲型流感病毒D.甲型流感病毒与鸭、鹅、鸽子等动物的关系属于寄生关系20.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1.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假设大豆高茎基因编码区其中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GGACCACAGTC……AGGAACTTCGAT(其中“……”表示省略了214个碱基),若以此链为模板转录,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个数和种类最多是A.无法记数、无法记数B.79、20C.75、20D.79、7922.据专家论证,单纯性肥胖与饮食、遗传、运动、环境因素有关。在防治中,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大于摄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单纯性肥胖正确的认识是A.父母肥胖,子女一定肥胖,子女的肥胖是父母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B.父母正常,子女也有可能患肥胖,患肥胖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C.肥胖能代代延续,由父母—儿子—孙子。D.肥胖症完全是由营养物质过剩引起的,该性状能够遗传给下一代。23.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A.1/3B.2/3C.1/2D.3/424.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能够充当“信使”,传递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遗传信息,将其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合成。研究显示,向生物体内注入微小RNA片段,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上述材料最能体现RNA的哪项功能?A.RNA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B.RNA的某些反应的催化剂C.RNA是基因表达的媒介D.RNA在细胞中能自我复制25.200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以表彰他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下列过程与转录所用原料相同的是.DNA的复制B.RNA的复制C.逆转录D.翻译26.2003年全国部分省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大的区别是:A.无成形的细胞核B.无细胞结构C.无细胞壁D.无遗传物质27.炭疽杆菌之所以能引起美国人的恐慌,主要原因之一是能产生两种成分的蛋白质内毒素。有的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内毒素。请分析推断,应该再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A.核糖体B.细胞核C.质粒D.内质网28.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索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由76个基本单位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泛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泛素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泛素经高温处理后仍有一定活性C.控制泛素合成的mRNA上最多有决定氯基酸的密码子61种D.泛素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29.200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PaulClauterbur和英国的PeterMansfield,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技术(MRI),MRI可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因为许多疾病会导致组织和器官内水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象中反映出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是不一样的B.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及功能是不会改变的C.组织发生病变,会影响组织内的化学变化D.发生病变的器官,新陈代谢速率往往会发生改变30.细胞生长A.要受到细表面积/体积的比例、细胞核/质的比例等因素的限制B.不受细表面积/体积的比例的限制,仅受细胞核/质的比例等因素的限制C.不受细胞核/质的比例等因素的限制,仅受细表面积/体积的比例的限制D.是否受细胞核/质的比例等因素的限制,要看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31、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RNA限制酶可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作用于离体、剪碎的动物组织,使其分解成单个细胞32.绿色植物在暗室中可以消耗A.ADPB.CO2C.O2D.(CH2O)33.长时间的无氧呼吸,陆生植物就会受伤死亡的原因是.产物酒精使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B.释放能量少,进而加速有机物的消耗C.无氧呼吸放出的大量热量导致酶变性失活D.缺少某些中间产物,阻碍某些物质的合成34.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B.存在大量游离核糖体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3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采光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C.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第二次加蒸馏水是为了稀释NaCl溶液,以便DNA析出D.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CaCO3,是为了研磨充分第二卷一、非选择题:(共30分)36.(8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c是,d是。(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等。(4)细胞器膜、和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37、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5分)(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需能量来自____________。(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38.(9分)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上,其中光能向电能的转换由分子完成。光照下该分子转变成,夺取水分子中的。(2)在②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3)③过程表示呼吸,它发生在中。(4)④过程
本文标题:高一生物暑期练习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0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