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知识点经典试题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2、主要地形:三山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3、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5、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例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气温的空间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东段向低纬(南)弯,气温低,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高;西段向高纬(北)弯,气温较高,地处松嫩平原,地势较低。(2)图中A、B、C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分别是:A:畜牧业B:种植业C:林业。(3)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4)B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例题:读“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冬小麦,乙基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甜菜、大豆等。(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3)简述东北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自然条件: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市场需求大。(3)简述甲基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问题:水土流失;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4)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乙,商品粮基地,判断理由是: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而甲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目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例题:下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2)地形区的名称是:A:内蒙古高原,B:大兴安岭。(3)写出下列地形区所属的干湿地区:C:半湿润,D湿润。(4)C地区适于建成全国性商品粮基的条件是:土壤肥沃人均耕地面积大。(5)在A、B、C三地中,以畜牧业为主的是A地,C区域应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米。(6)图中C地形区的名称是:松嫩平原,从降水量看C比B少,其原因主要是:B位于迎风坡,C位于长白山背风坡(雨影区),从积温看C比两侧地区略高的原因是:海拔较低。(7)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哈尔滨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海拉尔市比哈尔滨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且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所以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哈尔滨市相当。(8)图中的B山脉是:大兴安岭,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写出它可以作为哪些事物的分界:①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③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第二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区位因素:w.w.w.k.s.5.u.c.o.m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③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④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3、问题与对策: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4、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例题: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读图1,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地区,有优惠政治;临近港澳,就近接受港澳产业转移;工业化迅速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快(2)读图2,分析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原因。(内部条件)劳动力价格低廉,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丰富;政策优惠等。(外部条件:)珠江三角洲因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3)简要说明珠三角部分乡镇修建农民公寓的地理原因。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张;修建农村公寓可以节约土地资源(4)珠江三角洲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由于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出来。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污染,城市居民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读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图回答问题:(6)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湖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7)简述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8)泛珠三角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试分析这种区域合作所带来的好处:①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发挥中西部资源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承接);④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9)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珠三角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东北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云南德宏模式模式:门为轻纺工业。(10)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高新技术部门最为突出。(1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例题: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图中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①交通便利;②有丰富的劳动力;③工业企业协作条件好;④国家政策的支持;⑤上海特大城市的辐射作用;⑥劳动者素质较高等。(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实施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3)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4)B图所示地区正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5)分析B图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陆交海通便利(6)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7)在B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8)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南岭阻隔,国内经济腹地小;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均处于劣势。(9)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知识点经典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2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