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0304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中学语文资源网辑一、按要求填空(18分)(一)按原文填写诗句(每句1分)1、世间行乐亦如此,。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如私语。,。3、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共收诗305篇,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分为、、三大类,其表现手法主要是、、。《诗经》是我国诗歌创作的源头。5、陶渊明是我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因为他的诗中为人传诵的大多是描写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作品,因此被称为。6、词到宋代已经发展成熟,其风格主要有和。《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全诗共114字,应属于。以下所有选择题答案都填入后面的表格中二、诗词鉴赏(每题2分,共22分)7、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两篇诗歌中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梦》诗第一节的前两句中先后用“信难求”和“可睹”两词,目的在于以“难求”的虚无缥缈的瀛洲来衬托“或可睹”的天姥山的可求性。B、《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都写了月光和浩瀚的江水,月明江阔,明月如盘,江水无言,静谧、空寂、船上的人更觉孤独凄凉。C、《梦》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用一“失”字写出诗人对“梦境”的无限留恋、向往,大有“痛失”之感。D、《琵琶行》中处处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诗人“青衫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者共同的遭遇,引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感伤。8、比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克风流人物”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都有追思千古、仰慕前贤的情感。在表达上都是气势磅礴,有豪迈之气。B、“浪淘尽”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忧患意识。C、“遥想公瑾当年”和“想当年,金戈铁马”都含有对“建功业”的赞扬和向往,也有诗人内心的失意。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苏词中的“人生如梦”的辛词中的“凭谁问:廉顾老矣,尚能饭否”都含有报国无门的悲哀和愤慨。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9、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一项是()A.第一联中“暄妍”原指天气和暖,景物明媚,这里指梅花开得特别妍丽;“风情”既指百花的风采神韵,又指出园里美丽的风光。B.第二联中“疏影横斜”,指斜出的花枝疏疏落落的影子;“暗香浮动”指飘动着的缕缕清幽的香气。C.第三联中“霜禽”即冬禽,“霜”还形容鸟羽洁白:“断魂”是形容哀伤极深。D.第四联中“微吟”指低吟诗句的诗人:“狎”是亲近的意思:“檀板”和“金尊”分别代指歌舞和酒宴。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在百花凋谢之时,梅花独自开放,似乎要占尽山园里的美丽风光,一个“独”字,极言梅花的品格不同于凡花,寄托诗人孤高的品格。B.次联抓住梅的摇曳多姿、幽香沁人的特征,用“山”和“月”为背景加以烘托,着力表现梅花的神清风骨,淡雅娴静的精神品格。C.第三联又以“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烘托梅花品貌兼美,寄托诗人怜香惜玉之情。D.末联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梅花以高人雅士的形象,写得亦梅亦人,成为诗人品格的自我写照。破阵子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行。因作此词以勉之。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克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禅(近侍贵臣冠饰)元出兜鍪(战盔)。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1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掷地刘郎玉斗”,用的是鸿门宴上范增把刘邦的玉斗掷地破之的典故。B.“持帆西子扁舟”用的是范蠡的典故:范蠡向吴王献西施,吴灭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而去。C.“燕雀岂知鸿鹄”用的是项羽的典故,项羽少时,与人佣耕,曾慨叹“燕雀岂知鸿鹄之志哉”。D.“肯把牛刀试手不”,用的是《论语》中的典故:孔子至武城,闻弦歌之声,以为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不着这样的教化,就说“割鸡焉用牛刀?”1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范增、范蠡与南伯同姓,又都是才智出众,有胆有谋,作者以此相比,是希望南伯像他们一样,竭诚尽智为国君作出贡献。B.对范南的“迟迟未行”,作者一方面表示理解,一方面又劝他要在实际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积小功才能成大功。C.这首诗以议论为主。用语委婉,口气亲切,既有中肯的事理分析,又有真诚的情感激励。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用典是辛词的一大艺术特色,这首词也不例外。这里大量用典,可以显示自己的渊博,从而加强说服力量。13、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14、阅读闻一多的《口供》,完成下题。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①着夕阳,黄昏里②满了蝙蝠的翅膀。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荼!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诗中①②处各空了一个词,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①A.靠B.映C.遮D.驮②A.拥B.飞C.织D.装15、对《死水》中诗句“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水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A.以动衬静,这死水中的蛙鸣更让人感觉到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B.几声哇鸣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让人感到了几许活力、几许希望。C.此处的青蛙可以和鲁迅笔下被关在“铁屋子”里的少数清醒者相类比。D.此处的歌声是丑恶者的喧器,它们在为就要到来的死亡唱挽歌。16、对《再别康桥》诗句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A.第三节写康桥河中的水草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他对康桥永久的恋情。B.第四节中“那榆荫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阴蔽日,非常清凉。此时的诗人浮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的美好情景。C.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D.第五、六节诗人面对美景又勾起了美好的回忆:当年自己曾“撑一支长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的愉快!三、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7—21题(每题2分)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赤壁之战》)17、古代对人的称谓方式很多。下列四项中,用人物的任职地点称呼的一项是()A.刘表B.刘豫州C.司马光D.苏东坡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A确实必须B的确一定C果真一定D实在必须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B.故兵法忌之.C.荆州之.民附操者D.鼎足之.形成矣20、对“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手下的众人,从远处来,既疲劳,消息又蔽塞B.曹操的部下,来自远方,既疲劳,消息又不灵C.从远方来的曹操的部队,当然疲劳,衣衫破烂D.曹操的军队从远方来,疲劳不堪21、诸葛亮列出了曹军的几个不利因素,下列说法不属于...曹军不利因素的一项是()A.(曹军)远来疲敝B.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C.操军破,必北还D.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谈贾岛《访隐者不遇》访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间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是我国唐代以“推敲”面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仅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就可想见当时来访者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这句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来访者的问题: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这三番问答,至少需要六句才能表达,可是贾岛却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里的“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了。这首诗的成功,一方面是构思精巧,另一方面是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不能相遇,自然也应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来访者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断之以二问三问,愈发显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问答,表达感情逐层深入,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希望落空:“只在此山中”,使世人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的色调。从表面看,贾岛在选取景物入诗时,好像是信笔而书,所虑不远;在色彩的选用上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其实,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正是诗人精心摄取入诗的。这松与云,这青与白,其形象与色调恰和大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是相符的。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苍松赞其风骨,白云显其高洁,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倾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22、第一段说“此诗就是一个例证”,文章用这首诗证明了什么?(不超过20个字)(2分)23、作者认为《访隐者不遇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北方交大附中0304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5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