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绵阳外语学校高二第四册语文试题
绵阳外语学校高二语文试题命题:周昌学中学语文资源网辑一、(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朱拓.(tà)租赁.(lìn)靓.妆(liàng)惴.惴不安(zhuì)B.讥诮.(qiào)迂讷.(nè)偏裨.(pí)少不更.事(gēng)C.狡黠.(xiá)债券.(juàn)咀嚼.(jué)喁.喁私语(yóng)D.吮.吸(shǔn)投奔.(bèn)唾.弃(tuò)敛声屏.气(pí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打烊鼓噪毫厘不爽B.妍媸伶俐鬼秘没精打采C.怂恿乖张亵渎哀声叹气D.愁怅陶冶辖制向隅而泣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央“三个代表”宣读团的报告,见解深刻,发人深思,语言也很__________。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了“三个代表”的精髓。②学习李杜的诗歌,要在反复__________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他们的作品,领会他们的艺术风格。③人的体质需要锻炼,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__________不管是在野外,__________在厂房里劳动,都是对脑力劳动的一种调剂。A.精当吟诵因为╱还是B.精辟吟颂因为╱还是C.精辟吟诵可是╱或者D.精当吟颂可是╱或者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总需要宣泄,而萍水相逢....、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或许才是最值得信任的。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只好拭目..以待..。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实现素质教育休戚相关....的。D.一些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C.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同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科技新体制。D.我们要充分认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7、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儿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A、①a②aB、①a②bC、①b②aD、①b②b答案:1、B2、A3、B(A“精当”指言论、文章等精确恰当,“精辟”多见解或理论;“吟诵”指有节奏地诵读,“吟颂”指有节奏地颂扬;③句的关系是前因后果,所以要选“因为”,“是”与“还是”呼应)4、C5、D(A项,句式揉杂,应改为“从……出发”或“以……作为出发点”,B项,罗嗦赘余,应删去“的危险”或在“会”后加上“有”;C项,压缩出主干为“我们要改革和完善新体制”,“新体制”是才制定的,既然是“新”的,怎么要“改革”呢?所以应去掉“改革和”)6、C7、D二、现代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在我们看来,小说总得有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话、寓言不用说了,即便是历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刹那的闪光,只有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学意味,因而只能说是孕育着小说的因素,不能把它们径直地称为小说。同样,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极少数有稍许细致的艺术描写之外,大都是简单粗略的“残丛小语”。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即便其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艺性,也只能算小说的雏形,也很难径直地称为小说。我们顶多可以把其中极少数故事称为“小说”,顶多只能说魏晋南北朝出现有极少数“粗陈梗概”的小说,不能把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说”。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称为“故事”是可以的,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恰当的。严格说来,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能算小说的萌芽阶段。唐代的传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它由过去那样的随笔、杂记式的记录或简短零星的“残丛小语”,变成了篇幅较长的细致描绘、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相当完整的艺术结构。在人物刻画上,它由过去那样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刹那闪光,变成了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灵的描写。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记叙怪异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句话,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明代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谓“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造,不拘泥于事实的记录。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的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由萌芽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说因素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8.作者说“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恰当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A.因为这些志怪、志人故事只能称作小说的雏形。B.因为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C.因为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还缺乏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写的人物也缺乏鲜明的性格。D.因为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大都是粗略的“残丛小语”,只有部分人物的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从故事情节来看,除某些片段外,总体上还缺乏文艺性。9.标有横线的“孕育着小说的因素”在文中是指哪几类?A.神话、寓言、志怪小说B.神话、寓言、历史散文C.神话、寓言、志人故事D.神话、寓言、历史散文、志怪小说、志人故事10.按作者的观点进行推断,下列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的一项是A.《柳毅传书》《三国演义》《夸父追日》《子夜》B.《柳毅传书》《红楼梦》《阿Q正传》《老残游记》C.《西游记》《周处》《李自成》《百合花》D.《儒林外史》《守株待兔》《荆轲刺秦王》《家》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说“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的形式。”这“完备”的形式,作者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三方面来说明的。B.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关于这个“变迁”,鲁迅和胡应麟都论及了,这个“变迁”应是指有意识地写小说。C.文中的“假小说以寄笔端”是说他们借小说这种形式来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寄寓于文字之中。D.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萌芽而成长为大树的标志就是唐代的传奇。答案:8.D(注意信息的准确性)9.B(注意前文中有“只能说是孕育着小说的因素”和“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两句,清楚地表明了这一概念的内涵)10.B(A项的《夸父追日》是神话;C项的《周处》是志人故事;D项的《守株待兔》是寓言)11.A(应是“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作品内容”三个方面)三、(8分,每小题2分)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③乎?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土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选自柳宗元《宋清传》,有删改)〔注〕①雠:出售②蚩:傻,无知③翦翦:小气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善药居:储存B.冀速已.冀:希望C.未尝诣取直.直:通“值”D.其馈遗.清者遗:遗失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清之.取利远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清其.有道者欤其.山无高岩邃壑C.清逐利以.活妻子耳思试之斗以.觇之D.炎而.附,寒而弃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宋清“取利远”的一组是①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②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③虽不立报……不害清之为富也④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⑤清之取利远,远故大A.①②B.②④C.③⑤D.①④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清是个很高明的医生,山区水乡的百姓都来找他治病,他开的药方都能使患者很快康复,因而深受人们赞誉。B.宋清对不能当即付钱者也给好药,还烧掉估计无法偿还者的欠条,这引起人们的议论。宋清认为自己既非有道者,也不是呆傻胡来的人。C.有不少被烧掉欠条的人,后来纷纷厚报宋清,尽管至死也未能还债的人很多,也并没有影响宋清发家致富。D.作者认为宋清能从长远打算,不斤斤计较眼前之利,他的作为是那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所不及的。答案:12、D13、C14、B15、A(文言文阅读题重在考查课文的阅读迁移能力,所以从课外选取了与《促织》联系紧密的文段作语料,文中许多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都可以从课内找到答案,如依据“昂其直,居为奇货”和“冀有万一之得”不难推断第11题ABC三项是正确的。)《宋清传》译文戴文和译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头痛、皮肤痛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市场上的一般人因为宋清的奇特,大家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白痴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白痴的人也错了。我买卖药材四十年了,所烧掉的债券、欠条有数十到数百人,他们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管理好几州大的地方,他们的俸禄好多好多,他们要送礼物给我的人真是不绝于户。我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甚至)即使赊欠到死的人成千上百,也不妨碍我宋清成为富有的人啊!我赚钱取利是看得长远,因为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那里像一般的小商人呢?偶尔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大为愤怒,接着就相互詈骂而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绵阳外语学校高二第四册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5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