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试卷扬州市20052006第一学期入学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入学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21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庇.护bì粗糙.cāo挣.脱zhèng白头偕.老xiéB.狭隘.ài脑髓.suǐ纤.绳qiàn天梯石栈.jiànC.濒.临bīng绯.红fēi咆哮.xiào渚.清沙白zhǔD.桎梏.gù沉湎.miǎn牛虻.méng丰草绿缛.r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谛造抽搐义愤填膺饿殍遍野B.枷锁诀窍食不裹腹荒诞不经C.愧怍精湛命运多舛冲耳不闻D.厮打搭讪坚苦卓绝人事沧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B.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中外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C.这里的瀑布有着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D.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3分)A.“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和《楚辞》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B.中国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C.《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视记者采访“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实录。从电视采访类型上看,这次采访属于“人物专访”,这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雷雨》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来看,是一部悲剧;从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来看,是一部现代剧;从作品的容量、剧情繁简和结构看,是一部多幕剧。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A.②①⑤③⑥④⑦B.①⑤②③④⑦⑥C.⑦④②①③⑥⑤D.①⑤③⑥②④⑦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任选6句)(1)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伶官传〉序》)(3),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5)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6)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7)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8)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二.(56分)(一)(8分)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宋·王安石宋·方惟深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答: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二)(23分)(甲)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乙)蔺相如之完壁,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欺骗,欺诈)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通“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即白起,秦国大将)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王世贞)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王必欲急.臣逼迫B.召有司案.图通“按”,审查,察看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谢,感激D.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理亏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3分)A.璧有瑕,请指示..王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D.所.以.能完赵者10.下列中各组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B.蔺相如之.完壁吾属今为之.虏矣C.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军惊而.坏都舍D.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1)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2)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2)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13.对于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司马迁和王世贞各持什么态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他们的观点分别加以概括。(4分)答:(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14.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15.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B.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C.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D.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1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分别从起源、功能、构成等角度对文化进行了阐述。B.“人化”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二者体现了人与文化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试卷扬州市20052006第一学期入学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6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