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研究
太原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研究姓名:李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诉讼法学指导教师:郝爱军20090701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研究作者:李玲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谈江萍.饶兰兰我国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08,(9)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回避制度既有其自身的价值,又为实现实体公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现状,思考刑事回避制度的完善,并提出明确回避理由、扩大回避对象、合理化回避程序等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回避制度应有的作用.2.期刊论文汪振林.余同斌我国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立法异议——对《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一项的质疑-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5)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包括了其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场合.而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时,缺乏适用回避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可操作性,并且在该场合,国外刑事诉讼法也无适用回避制度的立法例.因此,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一项的规定有欠妥当.3.期刊论文洪浩.刘加良.HONGHao.LIUJia-liang刑事诉讼回避制度若干问题探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5)在司法改革和刑事诉讼法典再修改的历史语境中,我国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值得关注和探析.整体回避问题须通过管辖变更制度的完善来解决;申请回避实施程序中的举证责任问题须通过借鉴无因回避制度的有关内容来解决;违反回避制度的程序性规制问题的解决须坚持区别对待的做法.4.学位论文林良集论刑事诉讼中建立无因回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9回避是刑事诉讼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权利,其主要功能是:赋予诉讼当事人一定的程序选择权和控制权,保障其诉讼主体地位,实现司法人员的利益规避,确保诉讼程序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却处于被虚置的窘境,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回避制度只规定单一的有因回避制度且相关实施细则不完善。无因回避制度在域外的实施情况表明:该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诉讼程序的公正性。笔者认为要改变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处于虚置状态的可行途径是在刑事诉讼中建立无因回避制度。本文旨在介绍无因回避制度的基本概况,考察其与我国具体国情、司法现状、法治理念等的契合度,论证合理引进无因回避制度精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主体包括四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无因回避制度的基本概念,该制度在一些国家的实施情况和域外对于该制度的存废之争等内容。第二章简要评述我国现行回避制度的实施概况,具体分析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在制度设置、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论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无因回避制度的必要性,阐述建立该制度对于完善现行刑事回避制度的意义及可能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第四章着重论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无因回避制度面临的障碍、破解障碍的对策和无因回避制度中国化的具体制度设置。本文从应然的角度阐述移植无因回避制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又从实然的视角对建立无因回避制度进行可行性论证。笔者认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无因回避制度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无因回避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确立有助于赋予被告人更广泛的诉讼权利,体现其诉讼主体地位,也有利于确保诉讼程序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5.期刊论文杨春华刑事诉讼回避制度评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本文从回避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途径入手,首先对回避制度作了价值分析,它对于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保持中立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进行评析,重点针对回避对象和回避理由两个方面,指出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6.学位论文杨影论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2005本文拟从回避制度的意义、对象、理由和程序等四个方面对回避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刑事回避制度的解决能起到作用。本文讲述了回避制度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历史;讲述了回避制度的对象问题;讲述了回避的理由问题,研究认为,在审判者存在偏见的情况下应该予以回避;讲述了刑事诉讼回避程序问题。本文通过对外国及我国刑事回避对象的考察、比较,指出我国事回避对象的不足及完善的途径。认为我国回避对象应该包括法院的整体回避制度,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侦诉人员作为回避对象的原因、缺陷,指出我国应该逐步取消侦诉人员的回避规定。7.期刊论文李慧英浅谈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2)回避制度源于司法公正,目的是保证司法人员中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诉讼上的角色冲突以及先入为主.我国历史上有诸多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并有可借鉴之处.我国目前的回避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应当完善立法、更新观念.8.期刊论文刘本燕完善刑事诉讼法官回避制度之思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3)实现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永恒话题.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法官回避制度在刑事诉讼中意义重大,但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从完善刑事诉讼法官回避制度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立法建议,以期达到为实现司法公正的终极目标做出微薄贡献.9.学位论文李丽娜刑事回避制度研究2006随着诉讼文明和人权理念的发展,现代诉讼程序已日益强调“看得见的正义”,即对案件的审判不仅要判决得正确、公正,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对于刑事正义的追求,仅要求刑事案件最终判决结果的公正是不够的,还必须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保证裁判者在公众心目中的中立与公正。唯有这样才能使刑事审判具有权威性,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刑事回避制度的设立,正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刑事回避制度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的与案件或者案件的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它特殊关系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相关人员不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制度。其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诉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刑事回避制度的设立,一方面,排除了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裁判者及有关人员参与诉讼,从形象上和形式上保证了裁判者及其他办案人员的中立性,维护了刑事诉讼程序的正义;另一方面,它消除了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裁判者及有关人员徇私枉法的可能性,从实质上保障了刑事审判结果的公正。因此,刑事回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刑事司法正义的全面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中,对回避制度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对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十分粗糙和原则化,不利于实际操作。虽然,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实践中,大多数人对回避制度也是持漠然置之的态度。这对于刑事司法正义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全面分析了刑事回避制度的基本价值,在回顾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历史与考察外国刑事回避制度的基础之上,剖析了我国现行刑事回避制度实施困境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以期能抛砖引玉,让刑事回避制度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其得到完善与发展,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意义。10.期刊论文舒涛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完善-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2)以刑事诉讼法为代表的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对回避的理由和种类、适用人员和相应程序有相关规定,对实际境遇有相应解释,但回避制度很少被用于实践;对什么是利害关系也没有明确解释;回避的范围窄等.以上现象有违程序公正理念.改革现有回避制度,应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学习他国经验,建立无因回避制度.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fc34780-caab-4284-8417-9dd101224f97下载时间:2010年8月13日
本文标题: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