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单元训练重点单元训练内容:明朝的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内容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材分析(简要)本课学习内容为三个部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农业生产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把握清朝前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清朝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安定,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兴盛局面。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教具准备PPT课件、《乔家大院》介绍视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在其中发现问题呢?新版《水浒传》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人在庄稼地里窥视太尉押送生辰纲,地里竟然种着玉米!随后,黄灿灿的玉米更是在各种情节中频繁出现,颇为抢镜。历史剧中的常识错误屡见不鲜,植物穿越似乎已成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惯例”。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玉米是在明代才引进中国的,所以基本的历史常识我们要掌握好,在清朝,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得到了进一步推广,而且有较大的影响,下面一起和老师了解一下吧。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与学生进行会话热身,引入情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将话题导向本课农业知识点的学习,为后面教学的实施找准起点。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与分析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概括主要知识点,提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新课学习: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2.课堂探究:(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表现: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导学生观察《明朝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教师讲述引入和推广的过程,说明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引种推广的意义。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合作学习,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观察《明朝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了解明朝主要经济作物引入和推广的过程。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因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掌握基本的史学方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1.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材料二《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2.观察《清代纺织图》,概况手工工场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二)商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引导学生从店铺、船、人等角度观察图片,从而认识到乾隆时代苏州高度繁荣的盛况。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播放《乔家大院》介绍视频材料分析。观察图片,总结手工工场的特点。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观看视频。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演绎历史,通过《清代纺织图》引导学生总结手工工场的特点,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在纺织业中产生。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人口的增长1.课堂探究:图表分析,以及讨论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图一:明清总人口部分数据:图二:清朝人口与人均土地图表提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2.(多媒体出示问题:人口增长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学生分组讨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触类旁通,引导学生联系到巴西人口问题的事实,理性的看待人口问题。)分组讨论,思考,回答。培养学生读图、史学分析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现实问题,并联系巴西,让历史与现实对话,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四、课堂总结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但是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师生总结,分享成果。总结课堂内容,理解本课三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史学分析能力和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五、当堂巩固见课件。思考,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分层布置作业基础题:拓展题:板书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各级商业市场的繁荣、晋商、徽商等的兴起三、人口的增长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表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影响:推动经济发展,导致人口问题
本文标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1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