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学习理论时间代表人物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行为主义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华生、巴普洛夫、斯金纳、桑代克程序教学法教学的控制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人本主义20世纪50、60年代马斯洛、罗杰斯自由学习学习的服务者学习的主导者认知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布鲁纳创始)布鲁纳、皮亚杰、奥苏泊尔、加涅先行组织者教学的组织者,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知识的接受者(被动或者主动)构建主义20世纪80年代末(让.皮亚杰、杜威)皮亚杰、科恩伯格、斯腾伯格、卡次、维果斯基、乔纳森支架式教学抛描式教学学习的引导着和帮助者知识的探索者和发想者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1)积极反应原则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小步子原则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3)及时强化原则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4)自定步调原则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5)低调误率原则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程序教学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及高级心理活动,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其理论研究重点是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以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它强调学习者个人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批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的学习理论1、自我实现的人格观。马斯洛还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作用的使然。这个是有些片面的。2、内在学习论。把学习分为内在学习和外在学习。(1)外在学习:单纯依靠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着眼点在于灌输而不是理解,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学生学习的知识缺少个人意义。比如说对大猩猩的训练,或者是像现在有些同学为了奖赏和文凭去读书,很多人不懂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只是把它看作一种手段或方式。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也不利于提升自己。(2)内在学习:依靠学生的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它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罗杰斯的学习理论1、教学目标观2、介绍奥苏贝尔与罗杰斯有意义学习观点的区别3、有意义学习四要素:a、情感、认知均参与学习活动。如思想品德课(价值观、是非观);b、动机自发性(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c、渗透性的(学习、态度发展);d、由学生自我评价(需要、喜欢、应学什么)4、罗杰斯有意义学习观重点:IQEQ同步增长。四、详解学生中心的教学观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应做到:(1)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动机(2)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3)学生自己评价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这是一个远比“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意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认知注意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一、苛勒的顿悟说1、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2、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总之,顿悟说重视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认为这种组织表现为知觉经验中旧的组织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顿悟。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3、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作用,它对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1、信息加工模式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生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2、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1)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2)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3)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4)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四、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在以下几方面对学习是有启迪的:1、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Scheme)。2、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一个。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注意系统、编码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分析,是建立在实验推测的基础上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目前的发展,还无法使“认知过程就像构成行为的肌肉反应一样实在”。正因为这样,在信息加工理论中涌现了众多模式,有些甚至是相对立的,但与其说是信息加工理论不成熟,还不如说是信息加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要穷尽对内部心理过程的探究是永远不可能的,我们所期望的,是涌现出更有说服力的模式。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因而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1、随即通达教学2、抛锚式教学3、支架式教学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1)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进程2)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2、情景化教学3、重视社会性互助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比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的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做得不好,会造成现在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人本主义学习的实质是促进学习者的个人发展与成长。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个人自主发起的活动。在教学上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认知主义理论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以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习。他认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主动学习,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认知主义不同的是,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来的。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建构完整的意义,并进行主动的学习。(情景的构建)
本文标题: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6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