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端午,我们的节日”主题队会方案活动思路:端午在即。本活动设计意在让孩子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在这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体会“节日”所蕴含的意义,体验到快乐;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孩子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自愿传承、保护,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方法与过程:一、活动前期工作准备:1、中队委员会议,以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2、分工合作,布置任务:a、资料搜集组:搜集整理关于“端午”的起源传说故事,习俗特色等资料。b、物品准备组:在学校后勤部门的帮助下,准备一些在活动中要用到的物品,比如,粽子,和裹粽子的原料;菖蒲、雄黄酒等;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仿屈原等古人的道具服装。c、组织实施组: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和各环节承担人员等共同落实活动。(正式活动前,部分环节的彩排由辅导员指导审核把关。)二、具体活动开展过程:队仪式程序(略)(一)情思浓浓识“端午”(低沉厚重的古乐,起。)1、主持人:(深情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队员们,再过几天,6月9日就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对于“端午节”的认识,你知道哪些?2、主持人:有请徐媛等几位队员为我们讲演“端午”的相关知识吧!(1)名称由来:端午,即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又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2)起源和发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古越民族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也有部分人赞同“龙的节日说”;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3)故事传说:a、纪念屈原说(有条件的,可让一队员扮作屈原,“伫立江边,凝思仰望”。)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b、纪念伍子胥说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c、纪念孝女曹娥说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3、主持人:队员们,听了这些故事,你现在又觉得,“端午”于你来说,是什么?是——一种纪念!的确,关于端午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影响最为广泛,那就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在这一天里,人们通常是怎样纪念屈原的?队员1:划龙船:一人擂鼓高歌,十几人齐心协力摇桨,龙舟竞渡。队员2:吃粽子:和赛龙舟一样,本意是当时楚国百姓不愿汨罗江里的鱼虾蛟龙去咬食屈原的遗体,就用艾叶等裹了很多米食,并绑以五色彩绳投入江里。4、出示赛龙舟、包粽子的视频资料,以及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种类的粽子,那油亮诱人的“色”,让人馋涎欲滴,仿佛已能让人闻其“香”,尝其“味”。(见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家是如何过端午的。意在让孩子的认识感受和生活实际切实联系起来,并进行对比,让孩子发现,现在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淡了,以备激发孩子内心的深切感受,唤起孩子对传统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惋惜之情。(二)笑意融融享“端午”1、包粽子比赛主持人:看了刚才的视频,你想不想自己亲手包一包粽子?然后请食堂阿姨帮我们煮一下,我们一起品尝自己裹的粽子,那该多有滋味!(边播放包粽子的视频,辅导员边示范裹粽子。每小组挑2到3人,进行包粽子比赛。如条件允许,可多比几组,尽量每人包上一个。其余队员一边观摩学习,一边作评判。包好后,可采访几位队员谈谈诀窍或感受,真切地感受“端午”。)2、颂/赏诗词,品粽子(事先备好)(热气腾腾的粽子从食堂新鲜出炉,清香阵阵,飘入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口水直流。)主持人:吃粽子咯!接下来,让我们一边品尝喷香的粽子,一边欣赏由xx等队员为我们带来的,关于端午这个“诗人节”的纪念古人的诗词佳作(爱国的现代诗词也可)。预选诗词:端午(唐·文秀)、竞渡诗(唐·卢肇)、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竞渡曲(唐·刘禹锡)、《乙卯重五诗》(宋·陆游)、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主持人:看来,“端午”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呢!3、端午的其他特色习俗主持人:端午节里,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外,你还知道哪些特色习俗?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a、看一看(文字资料介绍):女儿回娘家,挂艾虎,挂钟馗像,跳钟馗,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采药草,悬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游百病,佩香囊、长命缕,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画额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朱砂酒,吃煎堆、打糕,吃五毒饼避五毒、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b、辨一辨,认一认(实物或图片资料):菖蒲、蒿草、艾叶,雄黄酒、菖蒲酒、朱砂酒,“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等。总结:看来,“端午”还是一种美好的祈福祝愿呢!屏幕出示:“端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是一种纪念。“端午”,是一种爱国精神。“端午”,是一种美好的祈福祝愿。“端午”,更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三)感慨深深思端午1、主持人:队员们,经过这次活动,我想大家对于“端午”这个节日,一定有更深的认识了吧!这个节日起源于我国,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意义特别,而且重大。可是——大家请看(出示一则“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消息):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韩国江陵最终胜出2005年11月25日16:07北京晚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据韩国联合通讯今天报道,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2、主持人:除此之外,某国还在“申遗”暖炕、太极拳、活字印刷、中医、汉字书法……而这些事物都起源于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看到听到这些消息,你又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谈一谈看法。3、主持人:看来,大家都很愤慨,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啊!队员们,某国这样做,固然可恨,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在我们自身找问题啊!这个问题的根本成因之一,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越来越不重视,甚至还达到了“漠视、抛弃”的地步!你看,像“过年”这样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人都感觉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是我们自己没把这些传统文化保护好啊!大家认为呢?(四)献计献策护传统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五)活动总结辅导员: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端午”,感受到了这类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收获了快乐。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应担负起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重任!因为,这些节日和文化,都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瑰宝,对吗?呼号,退旗,敬礼。中队长宣布活动结束。
本文标题:端午节主题队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0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