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讲学计划”是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进去”和自信、正确、个性地“讲出来”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观察指标,以当堂三维目标达成为课堂教学追求,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会、会学以及学生人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有效教学对教师劳动价值和专业发展的意义,从而推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它要求以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来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讲出来”和“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来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二、主要内容1.观念要点:一是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学习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实践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都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教师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激发兴趣,唤醒主动性,调动内驱力才能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是个渐近的过程,自主学习的程度也需要由浅入深地发展。二是要充分地认识学生的学习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是不一样的,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异步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自主感知、理解、实践。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习基础,提供阶段性分级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指导。三是要充分地认识学情分析的重要意义。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学生的新知识是建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态度、价值观都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教学设计、决策的前提和依据。四是要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最好。在班级授课制、大班额条件下授课,通过组内讨论、互助、质疑、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对一”教学的可能。小组合作学习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情,把握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五是要充分认识“讲出来”、“教别人”和“生-生质疑”对深化学习的意义。“讲出来”、“教别人”是自主主动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够正确、清晰、条理地讲给别人听。“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力。“讲出来”、“教别人”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要大力提倡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六是要充分认识“记忆规律”等学习认知规律运用对学习的意义。学习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记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及时的复习巩固,有节奏的弹性学习时间安排,相近学科的间隔排列等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七是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学习、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教师要自觉学习运用信息技术,主动开发并充分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改善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要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的、泛在的学习,提高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八是要充分认识落实教学民主,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要着力引导教师关心、关注、关切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志状态、生活品质、学习进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热爱学校、认同教育、理解老师、团结同学、合作学习。2.原则要点:(1)掌握学情原则。着力创新学情调研方式,通过课堂观察、访谈、问卷、检测、作业、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方法,学习兴趣、爱好等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加强课堂师生活动的策划和设计。(2)自主学习原则。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微课、学案等“学习资源包”,为学生提供泛在的学习空间、资源和导学支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自我阅读学习资料和生生互助为主要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进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预)习,实行先学后教,实现课外(课堂前期)学习、课内研讨交流的“反转教学”模式。(3)合作学习原则。着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研究和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分组方式、组内分工、研讨程序和方式、研讨成果汇报展示,组内激励和组间竞赛等问题上开展深度研究,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4)学生“教学”原则。着力学习实践“学习金字塔”理论,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堂上、小组内、黑板前“讲出来”、“教别人”,实现“学会”、“会学”、“教会”的学习程度的“三级跳”,引发“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5)当堂巩固原则。着力认识领会“记忆规律”,在课堂上加强“编码”、“组块”等记忆方法的运用和训练,强调学习节奏、学习反复、学习检测,落脚在当堂检测的学习效果上。(6)指导学法原则。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习兴趣激发,启迪发现兴趣,形成爱好;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在学习计划、读书、做笔记、做作业、复习、预习、课堂讨论等学习环节、学习程序方面,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学习风格。3.操作要点:(1)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一般按照“课前(或课堂前期)预习(导学)—课内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个教学环节实施。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变通、组合部分环节。“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生交互可以解决的问题。“交流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质疑拓展”: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组间学生“竞赛性”、“教别人”的讨论,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小结反思”: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引导学生概括、小结课堂上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2)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要求,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摸清学情是教学设计、决策和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是课前、课中的过程性工作体现。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水平的学习任务,要提供有难度、梯度的学习资料,要对学习内容、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及学习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学习程度,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习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度、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3)教学行为:①学生行为:学生要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变要求学会为要求会学,真正能够“学进去”。对应“课前预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个教学环节,学生全程自主学习体现在“五学”学习要求上,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自学:以学习任务书、学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互学:以“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为学习形式,通过生生互助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和共性问题。问学:以提问、质疑的方式,探讨学习问题,拓展学习内容,达成举一反三。“教”学:在“小组讨论”和“质疑拓展”环节,以“教别人”的方式,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悟学:总结学习结论,感悟学习成果。②教师行为: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和对教学的设计上,即对学习内容、学习程序、学习进度、学习形式的安排上和组织上;体现在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上。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步在学生的课桌旁。要更多地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体现在“五步”的要求上。在指导学习预习时,不要“嚼烂再喂”,要“让一步”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缓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在交流展示、质疑拓展中,不要变成“教师秀”,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要“踱一步”,给学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4.评价要点:(1)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指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准备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否根据学情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适当的难度、梯度、程序。(2)学生学习情绪状态。指学生能否感兴趣地、兴奋地、愉悦地投入学习,是否表现出学习成就感。(3)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指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目的、有序、有成效地开展,每个学生是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困难是否都得到了解决。(4)教学目标达成度。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否关注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是否关注学习情感体验和态度形成。三、主要要求1.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学情调研和课堂教学现状调研分析,进一步认清学生被动学习造成的学习效果低下的后果和给学生发展造成的伤害;进一步认清灌输式教学给教师造成的工作价值缺失和职业倦怠的影响;要进一步认清改变学与教的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师提高工作成就感,让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重要作用。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凝聚改革的共识,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2.制订落实方案。各地(校)制订自己的“讲学计划”落实方案,进一步明确课改目标,细化内容,落实措施,有统筹、有计划地推进落实。切实加强“讲学计划”实施的顶层设计、理论指导、操作技能、案例研究、队伍建设和资源建设。要着力发现教师中、学校中课改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各级各类名优学校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先行推进改革。3.加强培训辅导。以校本培训为主,以校本研究为培训的重要载体,创新培训方式,将教师培训与教科研、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培训,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发挥专家引领、骨干示范的作用。组织校长培训,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4.健全交流平台。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教研、网络备课、远程教研会议平台,提高交流、研讨的质量。要围绕“讲学计划”实施,举办课改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微课、直播课等网络教研平台,推进课改研讨交流。凡是不符合“讲学计划”内容要求的,各级教研部门不得批准作为市县级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5.更新评课标准。研究制订“讲学计划”的评课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和评课标准,增强评课的针对性、导向性,不能达到“讲学计划”要求的课,一般不得评为良好及以上等级。6.加强视导督查。通过调研性视导、达标性督查活动,推进各地各校“讲学计划”实施尽快行动,尽快到位,尽快达标。7.深化课题研究。要针对“讲学计划”实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各地(校)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形成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市、县(市)、区要立项一批课题,形成一批成果。四、保障措施1.加强课改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讲学计划”实施的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课改领导小组,一把手局长要担任组长,基教、教研、科
本文标题:学讲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1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