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清照名句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5、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风鬟霜鬓预习检查:(guàn)(niǎn)(cù)(jǐ)(huán)二、据你对词的了解,试着给本词加一题目《永遇乐·元宵》三、据你对词的了解,试分析此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背景介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词人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全词是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上片下片翻译: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与绚丽的暮云珠联璧合。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绿柳如烟,笛声幽怨,春天的气息有了多少?但又怎能知道,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转眼之间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婉言谢绝。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时光,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精心打扮,与人争艳。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花白散乱,懒得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写如今元宵的情景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情景永遇乐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对突显词人心情有何作用?上阕开篇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的细柳被淡烟笼罩的情景。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元宵晚景图。在此,词人是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绚丽的元宵晚景与下面谢绝那些驾着香车宝马来相召的酒朋诗侣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好的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伤感,突现了词人家亡国破夫死的无限伤感。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试着从词的上阕把表现词人心理的句子找出来,说说是怎样一种心境?•“人在何处”一问,点出词人的处境:飘泊异乡,这与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诗人颠沛流离的悲哀。“春意知几许”一问,初春时节听着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再加上词人飘泊异乡,所以虽有“染柳烟浓”的春色,却只觉春意味少。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次第岂无风雨”一问: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以及历尽灾难,觉得世事无常、战战兢兢、凄凄惶惶、多疑多虑的心境。答:开头六句,写出了在汴京繁华兴旺的时代,元宵时,妇女们头上戴着装饰珠翠的帽子,插戴着以金丝为饰的雪柳,竟相打扮,看谁整齐漂亮的兴高采烈的场面。描绘出昔日北宋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及当时人们的欢快心情。下阕前六句写出了一番什么样的景象?答:“争”在此是争相之意,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以此表现昔日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此句写出了词人历尽灾难,容颜憔悴,早已没有了装扮,游玩的心情。体现了词人对现实浓浓的感伤和未来命运深深的忧虑。这反映了词人一方面心境悲苦,没有了游玩的心情;另一方面又对过去美好的生活怀有怀念和向往,希望在别人的笑语中重温旧梦。体现了词人对现实的感伤和对往事的追念。既然作者不愿外出,却又要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态?对比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反衬“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用当年汴京繁华来反衬的手法归纳今昔盛衰之感,又有用当前游人笑语来对比的人我苦乐之别,而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1.朗读并思考: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前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运用了拟人、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喜爱、赞美桂花的思想感情。
本文标题:永遇乐-李清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2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