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MK-05.物质载体缺失下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规划——以武汉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为例
物质载体缺失下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规划——以武汉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为例袁诺亚摘要:本文从历史文化物质载体缺失的现实问题和原因探析出发,研究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关系,结合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实践,提出整合思维下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思路,思考在物质载体缺失情况下最大化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区域保护框架和方案、融入城市更新发展、推进实施操作、创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引起各方对物质载体缺失下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保护力度,使得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文化坐标,彰显城市特色,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整合规划1.引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主题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竞争。文化之于城市特色塑造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已成为社会共识。尤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近年来,社会各界的观念意识不断更新,实践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随着新常态下城市的发展变革,这项工作也面临较大挑战。物质空间是城市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是城市文化的最直观展现。相对于非物质形态,物质载体对历史文化传承发挥着更稳固的支撑作用,这也是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工作的主体内容。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及利益驱使,很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面临着历史文化物质载体逐渐被侵蚀甚至缺失的困境,得不到文化载体的支撑,城市特色得不到全面彰显,城市综合竞争力无法实现。如何抢救保护仅存的历史文化载体,挖掘、整合更多有价值的文化形态,将文化信息最大化的传承发扬,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急需探索和研究的课题。2.历史文化物质载体缺失的原因探析2.1城市更新影响不断扩大城市犹如一个生命体,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周期性的新陈代谢,这是一种有机的更新,不可能抛弃城市原有的基础和生长环境。也就是说,城市的发展既要保护、传承并延续历史,又要按照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更新完善,保护与更新应取得有机统一。从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现状来看,由于城市内生需求的作用,城市更新速度、规模不可阻挡,形成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强大对立,保护的速度和效果不敌更新,城市则不得不做出被动牺牲。另一方面,相对简单粗放、低水平的城市更新方式既侵蚀了历史文化物质载体,又割裂了社会文化网络,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主动背离。城市更新方式方法的选择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可控的领域,应采取主动的应对措施,对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负责。2.2实施运作较难推进在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统一的价值观确立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是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普遍难题。目前,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项目主要涉及政府、开发者、居民等利益主体,政府是主导者和发起方,对项目全过程发挥总体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但土地财政压力往往导致政府决策者的两难,开发者此时成了决定项目实施方案、进度和品质的主角,而居民更是无能为力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瓶颈之下,就武汉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往往表现为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项目实施推进迟缓甚至停摆,历史文化物质空间得不到及时修复和维护,跟不上周边功能片区更新变化的步伐;另一种是实施建设完成,传统物质空间得以保存,但实施效果流于表面化、商业化,比如武汉天地项目由开发商主导实施,建成后获得了传统空间风貌保护的良好口碑,但由于商业业态过于现代化,其业主正在探寻文化内涵的回归策略。2.3保护技术方法急需创新在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技术领域,规划工作者们目前使用的是一套相对完整、自成体系的技术方法。从现状调研、历史建(构)筑物和空间格局保护方案,到环境要素、高度、视线等控制要求,技术工作重点仍旧在物质空间,编制成果的相对理想化、技术化、表面化,使得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局限。首先是划定片段相对孤立,目前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主要以建筑单体形式加以公布,历史街区主要针对历史建筑集中密集的区域加以划定,对于划定范围外有价值的建、构筑物和整体环境风貌欠缺整合,历史建筑之间、历史街区之间与城市功能区之间未形成互动联系,达不到最大化的保护效果;其次是保护方式方法过于静态,保护规划往往形成的是一步到位的方案,没有实现动态维护和灵活应变,具体项目的制定相对空泛,既不能作为法定内容控制,又不能适应市场实际需求;再次是保护内容比较单一,偏重物质空间,缺乏社会、人文、经济等相关专业支撑,规划信息量急需扩大。3.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的探索3.1文化底蕴深厚但物质载体缺失3.1.1区域覆盖范围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看,汉正街的雏形为古汉口的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连成的街市。现在普遍认知的汉正街主要集中于中山大道以南,集家咀、友谊路与武胜路所夹的片区。从规划定位的角度看,在宏观层面,汉正街为《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全市4片旧城风貌区之一,约1.5平方公里,与武昌古城、汉口旧城、汉阳旧城的地位并列。在中观层面,汉正街为《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划定的全市16片街区之一,约8.8公顷,相对于八七片、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等街区规模较小,级别也被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之后的传统特色街区这一较低的层次,与该地区宏观层面较高的定位不呼应,反映了其现实的尴尬处境(图1)。图1汉正街区域范围示意图3.1.2文化底蕴特色汉口为明末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由于清代国家漕粮与淮盐政策的推动,汉正街因其交通便利,商贸基础优秀,成为长江中游,乃至全国的重要港埠。汉口开埠之后各租界区也以汉正街为起点依次沿江设立,形成了近代汉口商业的基础。汉正街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商贸文化,功能业态丰富齐全,传统八大行皆汇于此,繁盛时期东段集中票号、典当、金银店、药材、参燕等商铺,中段多经营百货,西段多经营粮、油、棉等生活物资;二是码头文化,各地商会聚集经营,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和豪爽义气的文化性格,商会会馆是各商会的总部基地;三是居住文化,街巷空间格局基础上,为最大限度沿街布置店铺,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在这里逐渐演化成为“前店后宅”“下铺上居”的形式,经营、休闲、居住的人群在此聚集交往,形成了汉正街市井文化的基调;四是市政文化,历史上既济电厂、普爱医院等设施率先在此设立,与当时的城市其他片区相比,社会公益和市政基础设施完备;五是建筑文化,宅院式的会馆建筑、混合式的商住建筑及木质雕花过街楼、青石板路等特色构筑物,都吸收了中外、南北建筑精华,体现了风格多样、开放包容的建筑特色(图2)。图2汉正街历史图片3.1.3空间格局演变“鱼骨形”街巷系统是汉正街空间格局的灵魂,是联系该地区商贸经营、居住生活的血管和纽带,这一特有的空间格局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洗礼。成型期(明末至辛亥年间),在清朝道光年间,已形成32条街和64条巷;发展期(辛亥年间至解放时期),汉口城市区开始沿长江向下游及城市腹地延伸,形成了四条平行于长江、汉江的大街,即河街、正街、夹街、堤街(今沿河大道、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这个阶段“鱼骨形”街巷系统日趋复杂和细化;停滞期(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后期),随着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个体经营被取缔,汉正街的空间躯壳保存下来,但是传统自由商贸活动的丰富内涵、差异性和活力被消减;恢复期(80至9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汉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恢复建设小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成了改革开放时期发展市场经济的全国标杆,在城市空间形态上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大型厂房被拆除或外迁,小尺度空间格局回归,“鱼骨形“的空间肌理得以重现;变革期(90年代至今),90年代汉正街经历了第一轮旧城改造的洗礼,大拆大建、拓宽道路等危改模式被大规模应用在自然形成的肌理上,抵抗了百年政治、经济及自然灾害冲刷的“鱼骨形”空间结构被肢解(图3)。图31965年、2011年汉正街地区空间影像示意图3.1.4现存历史遗迹由于历史沿革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汉正街地区历史文化物质载体缺失,现存历史街巷和历史遗迹的规模、质量情况堪忧。选取中山大道以南、集家咀、友谊路与武胜路所夹的约1.5平方公里的片区范围进行调查,目前已公布全市历史文化街区2片(约8.8公顷),名录公布及名录之外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仅14处,现存有价值的历史街巷约24条(表1、2)。表1汉正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一览表表2汉正街地区历史街巷一览表3.2区域更新改造带来契机与挑战经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汉正街地区实现了城市发展建设的两次辉煌,一是作为明清时期的重要商贸港埠,二是作为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的实践标杆。与此同时,汉正街地区也经历了两轮城市更新的挑战。一是90年代基于危改背景的旧城改造,其影响延续至今的后果是:人口稠密,用地局促,建筑密集;城市形象破旧,火灾安全隐患巨大;市场密集,业态落后,经营户众多,从业人数巨大;利益链条冗长,牵一发而动全身,拆迁成本高,改造难度巨大;对外交通不畅,路网密度不足,交通设施缺乏,交通方式低效,秩序混乱等。二是当前新一轮转型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为改变汉正街目前的落后面貌,实现其历史地位的复兴,决策者以较高的目标愿景为汉正街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更新计划(图4),包括:商贸、金融、旅游、文化的中央服务区功能定位;传统城市中轴线的空间格局回归重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导入升级;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模式的探索等。在这样高大上、大换血式的彻底更新改造之下,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工作是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切忌重蹈前一轮旧城改造的覆辙,不能为了“新”的改造而使“旧”无处可存。图4汉正街中央服务区规划方案3.3整合思维下的保护规划思路3.3.1基于区域整合的目标与原则规划目标旨在从功能业态、空间风貌、文化内涵等方面全面复兴汉正街的传统地位,并站在全市角度,将汉正街区别于汉口租界、武昌古城、汉阳旧城进行文化主题定位。规划提出紧抓汉正街地区实施更新改造的重要契机,保护并延续传统文化与空间风貌,提升环境品质,促进功能业态转型升级,彰显汉正街五百年商贸文化底蕴,将汉正街传统特色风貌区打造成为大武汉文化复兴战略实践区、老汉口本土文化体验区、汉正街商贸旅游服务区。在规划原则上,强调真实性、整体性、历史信息最大化、可操作性这四项要点。保护真实历史原物,这是历史信息的最直观载体和保护规划的基础;强调历史文化片区的整体保护及与周边城市功能区的整体协调,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外,对构成历史风貌的道路骨架、空间肌理、建筑群等各类要素都应予研究并保护,并且将历史文化片区融入城市功能片区;对于部分已经破败,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承载了重要历史信息的地段,以及一些年代较近但具有鲜明时代代表性和风貌特色的历史地段,包括生活方式、经营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都应同样予以重视并最大化保护;保护规划应与城市区域范围的系统性规划、相关实施性规划和政策规定对接一致,建立以实施为导向的保护规划新思路,加强与规划管理程序的衔接。3.3.2文化特色与空间格局的整合方案规划首先开展了历史信息与空间格局的叠加复原研究,以复原的历史空间格局作为制定保护框架和整合方案的依据和基础。经研究,由汉江到玉带河(今中山大道),依次形成了物流区、居住区、商贸区、商会区、办公区的功能布局和“埠、宅、街、院、桥”的空间意向(图5),当前规划方案提出的功能布局应与之吻合,特色空间意向也应有所体现。图5汉正街历史信息与空间格局叠加分析图在区域整体保护上,规划划分了三个层次的区片进行空间格局保护,注重传统与现代空间的协调。一是传统风貌保护区,指历史遗迹最集中密集的区域,保护历史遗迹原真性和安全性,突出细腻、小尺度的建筑空间意向;二是传统风貌协调区,指汉正街两侧一至两个街坊范围内的区域,传承延续鱼骨状街巷肌理,是传统风貌保护区与现代城市风貌区的过渡区;三是现代城市风貌区,指中山大道南侧至大夹街、沿河大道北侧至汉水街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有选择的进行城市功能、风貌的更新建设,在中山大道沿线形成连续的商业商贸街道界面,沿江一带形成标志性的城市滨江景观(图6)。图6汉正街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规划方案在汉正街核心地段保护上,以汉正街老街为主轴,将其两侧一至两个街坊的带状用地划分为东、中、西三段,自西
本文标题:MK-05.物质载体缺失下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规划——以武汉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2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