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毛泽思想成熟时期是: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2.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在:A.2000年5月B.2001年7月C.2001年5月D.2000年2月3.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如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怎样发展社会生产力4.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A.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C.为人民服务D.独立自主5.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A.认清革命对象B.认清革命动力C.认清国情D.认清革命阶段6.完整地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的文章是: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论新阶段》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7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D.近代中国是—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A.发展生产力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9.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10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的讲话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1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A.建设创新型国家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D.建构和谐社会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的特点是:A.对抗性的矛盾B.无法调和的矛盾C.无法解决的矛盾D.又相适应又相矛盾14.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陈云15.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方针的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四大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党的十五大16.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A.公有制B.所有制C.分配制D.占有制17.邓小平提出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大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实现共同富裕C.先富的带动后富的D.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18.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1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C.人民当家作主D.坚持公有制20.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A.一纲四目B.武力解放台湾C.和平解放台湾D.和平统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答案题号678910答案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B.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2.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A.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B.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C.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科科学发展的轨道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A.中国革命的对象B.中国革命的动力C.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D.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5国无产阶级独特的优点主要包括:A.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B.分布集中C.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D.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6在统一战线中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有理B.有制C.有利D.有节7.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A.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B.明确当前中国所处的阶段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8.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因此这场革命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A.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B.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C.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D.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方式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制度特征主要是: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C.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10.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A.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毛泽东思想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四、论述题(每题20,共40分。)1.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2.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BCDD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DDCBBAC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答案ABCDABCDABCDABCDABC题号678910答案ACDADABCDACDBCD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毛泽东思想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参考答案:此观点正确。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这些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参考答案:此观点正确。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参考答案:此观点正确。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历史角度来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起点。搞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逻辑角度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和根本。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它制约规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道路,使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同时,它又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三个基本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各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离开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参考答案:此观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2)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参考答案:(1)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2)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第一,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
本文标题:毛概套题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3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