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德国近30年国际收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等方面研究和分析了德国从1978~2008年的国际收支情况。同时发表了对此的分析和看法。并对德国应对国际收支的政策给予了一些简短介绍。同时在最后给出了一些对我国政策原则上的一些建议。关键字:;德国国际收支资本金融经常项目一:德国国际收支的总体情况(一):1978~2008年,德国国际收支有18年呈总体逆差,12年呈总体顺差。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前,总体逆差最大为1988年的156亿美元,最大顺差为1987年的214亿美元;1990年两德统一后,总体顺差最大为1992年的372亿美元,创德国历史上总体顺差之最,当年金融项目顺差呈近492亿美元,为历年金融项目顺差之最。最大的总体逆差为1993年的142亿美元。(二):在过去的30年里,德国的经常项目有17年呈现顺差。2007年经常项目顺差最大,为2631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最大为323亿美元。两德统一之前得12年间,经常项目有9年呈现顺差,只是在1979~1981(第二次石油危机)年中出现逆差。两德统一之后,由于东德重建和英镑贬值,德国出口增速明显回落(1992~1993年出现负增长),经常项目1991~2000年连续10年呈逆差。随后在2001年开始,由于欧元走软,德国出口开始回升,进口保持平稳,贸易顺差上升,经常项目由逆差转为顺差。(三):1978~2008年,德国的资本项目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既无过大的顺差,也无过大的逆差。(四):1778~2008年,德国的金融项目有17年呈现逆差,13年呈现顺差。其中,最大逆差为2007年的3253亿美元,顺差最大为1992年的492亿美元。二:德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点(一):货物贸易长期呈现顺差货物贸易一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78~08年德国货物名义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4.95%.而同期名义GDP年均增长率为13.67%,其货物贸易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增速。而且整体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二):服务贸易保持一定的逆差德国的经济一直以第二产业为主,尤其是德国的机械,电器,汽车和化工等行业,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涉外服务业发展则相对滞后.德国的服务贸易在78~08年间一直处于逆差。而且总体有扩大趋势。(三):对外转移持续逆差(包括资本转移和经常转移)1978~2008年,德国的经常和资本转移持续出现逆差,经常逆差从1978年的不足百亿,逐渐扩大到2008年的487亿。年均增长率高达13.8%,资本转移相对稳定,绝大部分时期为为对外净转移,只是个别年份,如2000年,可能由于欧元大幅贬值,非居民购买本国国内商品,出现一定的顺差,资本转移项目基本已成为德国主要对外支付项目之一。三:德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一):本国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一直是德国政府调整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1949~1950年受国内就业改善计划和朝鲜战争的影响,德国货物进口大幅上升,德国对外支付出现困难,本币面临贬值压力。1950年10月,德国中央银行将贴现率从4%调整到6%的战后最高水平。1951年2月,德国央行再次出台货币紧缩政策,直接控制企业进口需求的快速增长,随后1951年德国的贸易有逆差转为顺差,本币贬值的压力消退。”可见通过调节本国货币政策,对本国的国际收支有着一定的影响①(二):汇率的变动德国在面对国际收支失衡时,对德国马克先后进行了6次较大的汇率调整,“第一次为1949年,通过马克贬值,德国很跨扭转了德国货物贸易逆差的历程。第二次为1961年3月3日,面对连续十年的货物贸易顺差和持续买入的压力,德国马克从4.1705升值到3.99的水平,升值后的15个月内,月度顺差回落19.3%。此外,德国利用升值的策略,是马克的国际地位有所上升。第三次为1969年9月3日,但此次调整汇率的方式有所不同,马克先是一次性升值3.4%。随后采用渐进式升值方式但此次调整货物的顺差效果并不明显,第四次为1970年4月20日,但是升值后的贸易顺差反而有所上升。第五次为1971年2月25日~1973年3月19日。第六次为1985年9月23日,根据“广场协议”,马克一次性大幅升值5.9%,其后马克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虽然马克升值,德国的贸易依然呈现顺差。“②(三):资本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1978~1984年期间,德国对流入国内的资本进行了必要的控制和管理、主要措施有:1:1980年3月,放松官方债务票据向非居民转让的限制;允许非居民购买剩余期限2年以上的国内债券。2:1981年3月,正常情况下,一般都允许非居民购买任何国内债券和货币市场票据3:1981年8月,完全取消对非居民购买国内债券和货币市场票据的核准限制。4:1984年12月,取消非居民购买国内债券所得利息的息票税。通过上诉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逐步实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各时期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和马克的升值压力,对防范马克危机起着关键作用。四:德国调节国际收支的策略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德国与日本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和马克与日元的缓慢升值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解决自己巨额的贸易逆差问题,在1985年9月22日,美日德法英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定,协定要求日元与马克应当大幅升值,接下来日本遵循了广场协定,主动让日元升值,这个决定让日本的通胀严重,房地产泡沫增大,到了90年代初,这个泡沫破碎了,日本的经济进入了衰退的10年。而德国并未乖乖的实施广场协定,而是不干预汇率的同时反通胀,直至今日,德国的经济不退反进。”而今日的中国面对的情形与当日日本和德国所面对的相差无几,同样有一个叫美国的国家,他们政治界上对我们施加升值压力,同时学术界在鼓吹人民币的价值被低估了升值对你们有利。通过德日的策略比较,对我国的政策导向,给出以下建议1:一切应以本国自身的经济情况作决策的依据2:物价的稳定是在升值过程中最应重视的重点,物价稳定是经济增长稳定的前提,泡沫会导致过度的投资,而过度投资是经济危机的根源。3:在外交手段上一定要灵活,我们自身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注:本文图表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①摘自德国货币政策②摘自德国汇率制度改革经验参考文献:【1】WB.German.datebase.2011【2】廖康博德国汇率制度改革经验【A】,CNKI2011。【3】景体华徐志忠德国货币政策CNKI2007【4】罗兰.贝格德国模式CNKI\2008【5】张广义梁树和德国的资本市场及资本市场输出CNKI2007【6】宋坚2001德国国际收支研究[A]CNKI2002
本文标题:德国国际收支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3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