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程序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程序编制人:张勇、周国民、侯生荣、梁惠英王林涛、马文生、何建军审核人:莫沅、胡文齐批准人:李汝新修订日期:2008.12.10发布日期:2008.12.10实施日期:2008.12.25第1页共27页目录1.范围和应用领域.........................................................22.参考文件...............................................................23.术语和定义.............................................................24.职责...................................................................35.管理要求...............................................................45.1.应用类型...............................................................45.2.PHA实施步骤...........................................................65.3.计划和准备.............................................................65.4.危害辨识...............................................................75.5.后果分析...............................................................75.6.危害分析...............................................................85.7.风险评估..............................................................115.8.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115.9.PHA报告..............................................................126.管理系统..............................................................14附录APHA再确认方法.......................................................15附录BPHA实施时机示意图...................................................18附录CPHA流程图...........................................................19附录D定性风险评估规则.....................................................20附录E:PHA报告编制指南.....................................................25第2页共27页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程序1.范围和应用领域1.1.目的为规范、统一公司工艺危害分析(以下简称PHA)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危害,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宁夏石化公司所属生产、施工作业及具有生产性质的服务单位。1.3.应用领域本规范应用于工艺安全管理活动。2.参考文件2.1.宁夏石化公司HSE管理手册;2.2.宁夏石化公司HSE程序文件;2.3.集团公司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危害/危险源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物质的性质和状态。3.2.工艺危害分析通过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中的危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审。3.3.工艺危害评审对工艺设施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检查,并使用特定的方法识别危害,评估风险,产生结论和建议的过程。3.4.本质安全采取从根本上消除而不仅是通过控制措施的原则,来处理与工艺有关的工艺物料的基本化学特性(如毒性、易燃性和反应性)、物料处理的物理条件(如温度和压力)、工艺设备的特性、或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带来的危害,从而达到工艺安全的目的。第3页共27页3.5.高危害工艺(HHP)任何制造、处理、贮存或使用某些危害性物质的活动,这些危害性物质在释放或点燃时,由于急性中毒、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热不稳定性或压缩,可能造成死亡、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的财产损失、环境损害或厂外影响。4.职责4.1.各级生产部门管理层有责任贯彻实施本程序。4.2.公司HSE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PHA管理工作提供总体策划和指导。4.3.公司工艺安全管理(PSM)分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审批、维护公司《工艺危害分析管理程序》,监督本程序的执行过程,评估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资源。4.4.科技处、生产运行处负责辨识、评估本质安全技术的应用。科技处负责组织和执行新改扩建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PHA。4.5.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和执行新改扩建项目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建设阶段的PHA,包括对在此阶段发生变更进行的PHA。4.6.生产单位制定本单位PHA实施计划;下达工作组工作任务书;选择工作组成员;监督工作组工作进展;向工作组提供足够的资源;响应工作组的建议;追踪已接受的建议以确保按时完成;及时与受影响的人员沟通PHA结果;定期审核PHA计划以确保其有效性。4.7.公司PHA技术支持专业组公司应根据工艺安全管理要求组建PHA技术支持专业组,PHA技术支持专业组应履行下列职责:4.7.1.制定公司工艺危害管理相关标准;4.7.2.提供PHA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南;4.7.3.组织PHA培训;4.7.4.对重大项目的PHA结果进行审核。4.8.PHA工作组按PHA工作任务书规定的时限完成PHA活动。4.8.1.PHA工作组长1)按PHA工作计划组织实施PHA,并使用与所研究对象的危害严重性相第4页共27页一致的方法或使用PHA工作任务书所建议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2)指导工作组的活动和方向。3)确保与工作任务书和适用标准的符合性以及分析的彻底性。4)指导分析过程直至其结束,保证分析能按时完成。5)将分析进展通报部门管理层,包括危害辨识的重大新发现或影响分析按时完成的障碍。6)按计划完成工作组最终报告。7)保证分析工作和成果的文件化及其移交。4.8.2.全程参加的工作组成员1)积极参加会议、现场察看和分析。2)优先完成工作组计划日程中分配的任务。3)定期查看所分析的装置现场,加强对设备、管道、控制、程序、任务、流程异常和故障事件的后果,以及易受外界影响的薄弱环节等的了解。4)清楚地辨识主要危害,并尽可能提出具体的预防、控制建议。5)对所分析的工艺是否可安全操作给出结论。4.8.3.非全程参加的工作组成员1)参加与专业知识有关部分的PHA会议。2)按工作组组长的要求为PHA提供意见。5.管理要求5.1.应用类型5.1.1.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PHA:1)研究和技术开发;2)新改扩建项目;3)在用装置;4)停用装置;5)装置拆除。PHA也可有效地应用于以下情况:1)变更管理活动;2)事故调查;3)所贮存的物质性质、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仓库、槽区和其它贮存设施;4)贮存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实验装置。第5页共27页5.1.2.研究和技术开发对于存在危害性物质的工艺,科技处应组织进行PHA。重点应当考虑和评估本质安全工艺并文件化。5.1.3.新改扩建项目在新装置开车前应对所有工艺进行PHA,包括:1)筛选性工艺危害评审在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进行危害辨识,提出对项目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建议,减少危害(包括考虑使用本质安全的技术)。2)项目批准前PHAa.在项目批准前(可行性研究阶段),对“筛选性工艺危害评审”后,项目范围或设计的变更进行评审、确认所有工艺危害均已辨识并得到有效控制;b.按照国家法规要求进行了设立安全评价的项目,可以不再进行项目批准前PHA。3)开车前的PHAa.在设计单位给出设计图后(初设阶段),评审前期的评审报告(包括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并进行系统地和深入地分析,辨识所有工艺危害和事件/事故,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工艺危害的建议。b.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变更应进行工艺危害评审。c.在开车前必须完成开车前的工艺危害分析。4)最终工艺安全报告a.最终工艺安全报告是筛选性工艺危害评审、项目批准前工艺危害分析、开车前的工艺危害分析,以及所有在项目工程阶段涉及工艺安全方面的文件的汇编,该报告应交给设施拥有单位作为设施永久PHA档案的一部分。b.该报告应在装置“启动前安全检查”前完成,并作为启动前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确认内容。5.1.4.在役装置在工艺装置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进行的PHA(在役装置PHA),包括:1)PHA基准a.PHA基准是工艺危害的初始评审,可作为周期性PHA或再评估的基础。PHA基准可能是初始评审报告;也可能是上一次评审报告或上一次再确认报告;再确认的方法见附件A。b.对于在开车期间未出现影响工艺安全变更的新装置,其最终工艺安全报告经过再确认可作为PHA基准。对于开车期间有可能影响工艺安全的变更的新装置,在开车后一年内将重新进行PHA。第6页共27页2)PHA周期a.PHA基准应确定下一次PHA时间。b.周期性的PHA至少5年进行一次,合成氨装置,尿素装置PHA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对于发生多次工艺安全事故、有重大的危害或经常进行重大变更的工艺,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c.周期性PHA可采用再确认(见附件A)的形式来更新,应作为下一周期性再确认的基准。5.1.5.PHA的实施时机见附录B。5.2.PHA实施步骤PHA过程通常分为计划和准备、危害辨识、后果分析、危害评估、风险评估、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PHA报告、建议的追踪9个步骤。具体流程见附件C5.3.计划和准备生产部门领导(单位PHA工作负责人)应制定PHA工作任务书,规定PHA工作组职责、任务和目标,选择工作组成员、提供工作组所需的资源和必需的培训。5.3.1.PHA工作组成员的选择工作组实际参加的人数可以根据需要和目的来确定。工作组内全程参加人数一般以5人~6人为宜。根据PHA研究对象所需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来选择工作组成员,工作组成员应具备以下技能:1)了解与工艺和设备操作有关的基础科学和技术,以及设备设计依据;2)工艺或系统的实际操作经验;3)工艺或系统的实际维修经验;4)组长应接受过在选择和使用危害评估方法的资格培训,或对所使用的专门方法有丰富的经验;5)为完成分析所需的其它相关知识或专业技术(如机械完整性、自动化等)。5.3.2.PHA工作组成员的培训1)工作组的组长或全程参加的人员在选择和应用PHA方法方面应经过培训,并有参加工艺危害分析的经验。2)其他成员应接受有关PHA步骤以及研究所要用到的PHA方法的培训。5.3.3.PHA工作组的准备1)工作组组长应组织工作组成员研讨PHA工作任务书,分析工作的目标、范围、要求完成的时间及所需资源等。2)工作组必须制定工艺危害分析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组成员任务、完成第7页共27页计划的总体时间表。3)工艺技术资料的准备。4)生产部门(单位PHA工作负责人)负责提供最新的工艺技术资料包,工艺技术资料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物料的危害;2)工艺设计依据;3)设备设计依据;4
本文标题:工艺危害分析管理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3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