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魅力广州广州简介一、广州历史与名人•广州历史文化悠久,既充满现代活力,又保留着悠远古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南海尉任嚣在此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之始,距今已有2218年。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南汉、南明两个封建王朝也在此建都。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国划交州东部另设广州,即交广分治。广州之名取自原交州州治广信的“广”字,州治迁到番禺,广州得名由此而来。•广州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主要的历史名人有,任嚣、赵佗、陈霸先、冼夫人、屈大均、关天培、林则徐、洪秀全、邓世昌、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廖仲恺、朱执信、容庚、叶挺、叶剑英、冼星海、朱光琛、向秀丽等等。他们为广州名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近代中国的禁烟领袖、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27岁中进士,以才识兼具、为人持重颇得朝廷信任。1838年12月被委以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东禁烟。次年6月,在虎门销烟2万余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道光三十年(1850年),病逝于潮州普宁县行馆,谥号“文忠”。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国际天文学会也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表达了对这位世界禁毒先驱的由衷景仰。•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天平天国创始人和领袖。广州花县(今广州花都)人。出身农家,几次科举不中,遂开始研读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并于1843年6月与冯云山、洪仁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率会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2年,清政府与英法联军镇压太平天国。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领袖、思想家、文学家。后为保皇会首领,广东南海人。1879年游香港,开始接触西学。1882年赴北京应试不第,归途经上海,购大批西书译本和报刊,致力向西方寻求真理。1891年,在广州创设“万木草堂”,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研究维新变化理论。先后7词上书,请求变法图强,其中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的“公车上书”最为有名。与梁启超等人一起创办《万国公报》,建立强学会,发行《强学报》,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1898年6月依靠光绪皇帝发动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逃亡海外。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南海先生诗集》等。•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著名于世。1905年8月,在日本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回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纲,11月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就职宣言》、《告全国同胞书》,宣布中华民国成立。领导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军事独裁统治的护法运动。1917年、1921年、1923年,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1925年病逝于北京。遗8000余篇,500余万字。•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广东新会人。曾入广州学海堂读书。在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时,协助康撰书,走上维新变法道路。1895年与康有为一起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废除《马关条约》。从此康梁同成为变法维新的领袖人物。1898年进京参加百日维新。力主改革,坚持保皇。“五四”时期倡导“小说革命和诗界革命”。著作甚多,撰写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里程碑。其遗著辑成《饮冰室合集》40册。•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广州番禺人。出生于渔民家庭,自幼酷爱音乐。一生创作了500多首歌曲,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热血》等。著有《论中国的民族音乐形成》、《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1940年5月赴苏联工作,后因战争爆发而滞留苏联继续从事音乐创作,并在莫斯科病逝。二、广州美食•“食在广州”一说早已闻名中外,是广州人引以为荣的地方。广州人的习性,把“吃”排在生活百事的第一位,食不厌其精,一天到晚吃得头头是道,有谓“三茶两饭一夜宵”,从清晨的“叹一盅两件”(靓茶点心)到夜深的“食宵夜”(粥品杂食)无不在显尽食的艺术与花式。•广州食肆林立,规模或大或小,酒楼餐馆遍布全市大街小巷。既有广州酒家、莲香楼、泮溪酒家、大三元、陶陶居、北园、南园、西园等特色老字号,也有新荔枝湾、唐苑酒家等众多新兴酒家。而那些物美价廉又风味地道的大排档、小食店更是多不胜数,主要分布于市区的西濠二马路、广大路、清平路、龟岗、洪德路、沿江路等。•小食品种丰富多样,可分七大类:•油器类(油炸食品),有油条、咸煎饼、笑口枣等;•粥品类,有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瑶柱白果粥等;•粉面类,有云吞面(“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米粉、濑粉等;•糕点类,有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等;甜品类,各种红豆沙、绿豆沙,以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尤其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有名;•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杂食类,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瓜菜等。•北京路上有著名的牛杂店、果汁铺,还有供应粥、粉、面、奶茶等小吃的茶餐厅。上下九路、西关食街一带更有老广州风格的小吃和点心,南信的双皮奶,街边小车的牛杂,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等等,可谓是数不胜数,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粤菜•“满汉全筵”:广州酒家于1987年隆重推出。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型酒宴演变而来,共有108款菜点,分作三天四餐供客人享用。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令人尽可从中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陶姜葱鸡”:是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陶陶居的招牌名菜,深受食家推崇。陶陶姜葱鸡在白切鸡的基础上,把姜茸、葱丝铺上鸡面,溅以滚油,使姜葱的香辣气味渗透鸡的表层,再用上好生抽、白糖、加适量上汤于锅中和匀煮沸,淋上鸡面,使之热气腾腾,姜葱油香溢散,它既具有保持鲜活肥鸡的原味,又有浓郁馨香的美味,冷菜热食,味道更胜一筹。•“红烧大群翅”:广州大三元酒家的招牌名菜。它选用老虎鲨、鲟头鲨等上等群翅,经过几个制作阶段,讲究火候和烹制时间。烹制出来的鱼翅,用筷子挑起,两端能自然垂下并合拢成椭圆形,韧中带脆,味道极佳,口感甚好。•“烧乳猪”:烧乳猪是粤菜的传统菜式,在广州有很长的历史。广州烧乳猪坚持用明炉烧烤,有两种不同的烧法。一是烧成光皮,用火较慢,烧时涂油少,有的可在光皮乳猪上烧出花纹图案,观感较好。一是烧成麻皮,用旺火,烧制时不断涂油,利用油爆出的气泡疏乳猪表皮,麻皮乳猪,皮色金黄,皮层酥脆,人口则消。•“沙河粉”:广州米制粉食一绝。其制作方法颇为讲究,原料采用精选龙眉白米,用水质特优的白云山泉水浸米或磨浆,保持了用石磨浆、窝篮拉粉等传统精细制作工艺,拉出的粉薄而透明,韧而爽滑。沙河粉可汤煮,又可炒吃。配制方面,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炒、捞、汤、蒸各式俱全,以沙河饭店最为著名。三、广州饮食老店•广州饮食业在全国首屈一指,拥有一大批经历百年而不衰的老字号和新兴名店,传统和创新的名菜、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近年来,广州饮食业发展更为迅速。日前全市有饮食点48000多个,2007年广州餐饮业营业总额为300多亿元。•广州酒家•广州酒家创建初期因店址面向西南,而称“西南酒家”。1939年曾毁于战火,后来得有广州“第二代茶楼王”谭晴波等人相助于同年重建,取“食在广州”之意,改名为“广州酒家”。是一间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融合西方气息的著名酒家,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誉。广州酒家的优质精美菜点众多,如“广州文昌鸡”、“红棉嘉积鸭”、“百花煎酿鸭掌”、“蟹肉灌汤饺”、“沙湾原奶挞”、“三色龙虾”、“红梅大生翅”、“天香一品窝”、“白玉藏罗汉”等都被纳入广东省传统名菜美点之列。此外,近几年推出的象征中华饮食文化的“满汉大全筵”更是得到了海内外食家的高度赞扬。•泮溪酒家•泮溪酒家坐落五羊城西,相连风光旖旎的荔湾湖公园。这里是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长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荔枝湾”。经营新鲜、地道的郊菜鲜虾肠、泮塘马蹄糕、八珍茭笋皇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深得市民喜爱。泮溪酒家于195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由著名园林建筑专家莫伯治设计,经过两年营建,成为驰誉中外的“江南第一家”。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北园酒家•北园酒家开创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1947年因北园酒家原址在广州沦陷时被毁,故在原址附近的小北花圈口重建开业。并保持菜式的风味,就地取材,新鲜蔬菜,即点即摘、即点即烹,如当时菜式大鸡三味(即以鸡为主料,用炒、炆、煀、炸、煎、白切、汤等烹调方法,任客选择其中三款故名),均感骨软肉甘、香滑可口,与众不同。1964年7月日本著名佛教大师、书法家天门海翁即席挥写“和平友好”条幅相赠。同年7月14日,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出国赴越南访问在酒家饮早茶,赠诗一首“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到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艺术大师刘海粟87岁高龄时,曾到此宴饮,即席挥毫“其味无穷”大字相赠。近年来,更有一大批菜点在国际国内烹饪中屡获殊荣。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广州市趣香饼家•十世纪30年代,趣香饼家设在第十甫闹市区。原是一间名为“佛有缘”的商店,以经营斋料为主,并兼营凉果杂货。1938年敬信义饼家的掌柜拟自立门户从事饼饵业,看中了第十甫这一从商黄金地带,租下了“佛有缘”。为取意又香又脆,便易名为“趣香饼家”,经营中西饼食。。1994年中秋创制的“趣香中华月饼王”,被载入了世界吉尼斯大全,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中国名星企业”;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广式月饼产销量最大、获政府奖项最多的企业”。•莲香楼•广州莲香楼享誉国内外,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前身为专营糕点美食的糕酥馆。光绪年间,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并扩大经营,在香港九龙开设了三家分店。目前莲香楼的月饼已发展到40多个品种,以莲蓉为主料的月饼品种便达20多个。首创的蛋黄莲蓉迷你月饼、椰汁年糕等新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三、广州地理交通•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它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航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于2004年8月5日正式使用,设有通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城市的各次航班。新机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以北、花都区新华镇以东交界处,距离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28公里。市区至机场之间有专门的机场高速公路。如果选择打车到市中心一般在100元左右,上高速15分钟抵达。•目前广州有8条机场至市区的快线,其中5号线每15分钟1班,1、6号线每20分钟1班,2、3、7、8号线每30分钟1班,4号线每1小时1班。•铁路•经过广州的铁路干线发达,交通十分便利。京广铁路是中国南北铁路交通主干线,连接京沈、京承、京包、京泸、京原(平)、石太、石德(州)、陇海(连云港-兰
本文标题:广州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4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