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文本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河源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有序的推动城市化进程,指导城市建设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特编制本规划。第二条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凡规划区内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3、国务院国发〔2002〕年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7、《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8、《河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河源市综合交通网规划》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01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五条本规划所称市域,指河源市辖一区五县,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275.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部分即中心城区范围,面积59.97平方公里(含城市建设用地46.09平方公里,水域和其它用地13.88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部分,由新丰江水库、水源四周生态涵养林、桂山风景区、新港自然保护区和城市建设宜用地构成,面积2215.83平方公里。第六条河源市城市建设规划局,是河源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各区县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县城市规划工作。凡与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相关联的周边县、镇的规划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各自建设、市规划局协调管理等原则。第七条本规划条文中标注的“※”号,为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为规划中指导性内容。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八条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一)发展优势和机遇1、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条件好河源地处珠三角东北门户,现有京九、漳龙铁路和105、205国道贯穿全境,2020年内区内国家将规划新建龙汕、柳梅铁路和粤赣、梅河、河惠、怀大、悟汕、汕梅等高速公路,均穿越河源市,届时河源将成为新的交通枢纽城市。2、河源是粤赣、广梅产业带和城镇轴的轴心和接力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121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文本据全省城镇和经济发展战略布署,河源位于“广州—河源—梅州城镇发展轴”广州—河源—龙川—和平—江西城镇发展轴和广州—河源—梅州产业发展带的中间地带,成为背靠珠三角向内地梯度推进的接力站和支撑点是产业发展的轴心和链环。3、丰富的资源给河源发展注入巨大潜力河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品位高,为河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给河源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商机。河源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好,在优化投资环境,为投资者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可大力吸引外来投资“借外发展”促进河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制约因素河源历史上属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问题是城镇交通建设落后,经济发展受限制,在一、二、三产业中农业占重要地位,由于二、三产业规模小就业岗位少,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除此,河源作为东江下游城市和港、深特区的供水水源地之一,在工业和旅游业发展上受到一定限制,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第九条区域功能定位河源是广东经济北上,向内地梯度推进的接力站、支撑点,是南连珠三角、北接闽、浙、赣的重要通道,是全省优质生态环境基地和生态屏障。第十条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指导思想:依据河源市“十五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实施“特色经济”、“借外发展”、“科教兴市”和持续发展等四大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经济实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河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十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策略1、经济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山区优势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壮大矿冶、食品、水电等优势产业;改造提高纺织服装、医药、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2、社会发展策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力度,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大众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市,创城市新风。3、环境发展策略: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强化中心城区更新建设,确保河源生态优质标准,把河源建成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第十二条经济发展目标。1、2005年底河源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年均增长率13%,2020年河源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0亿元,年均增长率11%;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河源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表2-1近期2005年远期2020年指标现状2000年目标值年均增长率目标值年均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90.65亿元167亿元13%800亿元11%其中:一产业33.54亿元43.4亿元5.3%128亿元7.5%二产业23.57亿元58.5亿元19.9%320亿元12%三产业33.54亿元65.1亿元14.2%352亿元11.9%财政收入2.55亿元4.49亿元12%21.48亿元11%产业结构比例37:26:2726:35:3916:40:4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122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文本第十三条城镇化水平预测1、总人口预测:规划2001~2020年人口增长率按1.5%计算,则2005年总人口为245万,2010年总人口为263万,2020年总人口为305万。户籍总人口按人口增长率按1.5%计算,2005年总人口为346.8万,2010年总人口为373.6万,2020年总人口为433.6万。2、城镇总人口:人口增长率,近期采用4.7%,中远期采用4.5%,则全市城镇人口2005年为109万,2010年为134万,2020年为203万。4、河源市城镇化水平:现状2000年为38.32%近期2005年为44.58%中期2010年为50.87%远期2020年为66.56%第十四条城镇规划布局城镇发展战略:1、大力发展县域首位城市,培育壮大县域重点城镇,建立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结点,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2、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向城市化的战略转移,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整体素质,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第十五条城镇规模、职能结构城镇规模等级及职能划分,见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及职能表,表2-2。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及职能表表2-2人口(万人)等级个数(个)名称现状规划主要职能占规划总人口比例(%)备注Ⅰ1河源市区19.4847.0电子信息生物等产业,食品机电工业,旅游商贸业23.2中心城市一级Ⅱ1龙川县城11.0020.0交通运输,机电工业,旅游服务9.9副中心城市1紫金县城9.718.0机电,建材,农付产品加工,商贸业等8.9县中心城市1和平县城4.018.5制药,矿山机械,林加工,商贸服务4.2县中心城市1连平县城4.508.5制药,林产品加工,商贸流通业4.2县中心城市二级1东源县城1.255.0制药,建材,食品,服务业2.4县中心城市Ⅰ4古竹、忠信、蓝塘、灯塔15.0农机,轻工业,食品7.3片区中心镇Ⅱ3龙窝、麻布岗、埔前6.0食品,建材,手工艺3.0片区中心镇三级Ⅲ5鹤市、蓝口、彭寨、下车、隆街6.0轻工,建材3.0片区中心镇Ⅰ2935.0商贸,农副土特产品交易17.3县域一般城镇Ⅱ3321.0农副产品交易10.3县域一般城镇四级Ⅲ3113.0农副产品交易6.3县域一般乡镇合计111203100第十六条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依据现状基础建设条件及发展态势,城镇地域结构宜为二核二轴一区的空间格局:1、二核:市城区和龙川县城。分别是全市域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2、二轴:随着高等级公路兴建,沿交通轴线的城镇将快速发展。规划拟建二条城镇轴,一是沿205国道和河龙高速公路组成的城镇轴,该轴是河源联接珠三角和梅州地区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123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文本纽带,经市区、灯塔、蓝口、龙川、登云等重点市镇;二是沿粤赣高速公路形成南北向城镇轴,沿线城镇为埔前、市城区、东源县城、灯塔、忠信至和平县城,该轴是河源联接粤赣的纽带,以上二轴、同时也是全省城镇发展轴。3、一区:上述两城镇轴与灯塔盆地组成的大片区域将是河源市域内重点发展地区。第十七条城镇地域结构城镇地域结构是城镇、人口和产业在地域上的组合分布,未来河源市将建立城镇与绿色空间组合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地域结构。1、建立城镇、资源和环境区域协调系统市区和城镇人均规划用地指标与现状人均用地指标之差不得超过10平方米,建制镇人均规划用地指标按100平方米控制。2、区域绿地规划区域绿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划定并施以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和空间。※①自然保护区:是指在省市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分布区划定的保护区域,根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规划划定2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42万公顷,其中省级5个,面积2.58万公顷,市级17个,面积3.84万公顷。※②水源保护区:为确保东江中、下游城市供水需要,规划划定了新丰江水源保护区、枫树坝水源保护区和东江、新丰江河道水源保护区,各保护区均含其水源周边和上游一定范围,总面积18.99万公顷,该区以建水源涵养林为主,以保水体不受污染。※③农田保护区:为保障河源基本农产品的稳定发展,根据《河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河源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11.9万公顷,分布于各山间盆地及东江上游沿岸。※④郊野公园:主要是万绿湖风景区、河源市园中园、客家围龙屋、桂山风景区。以上区域绿地规划内容,河源市应制定区域绿地管理办法,严加管理。第三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十八条市域交通网络规划※1、市域综合交通。京九铁路、漳龙铁路分别在龙川交汇,河源将升为三等站,龙川为二等区段站,龙川北站将扩建成二级四场。东江航道里程700公里,主要港口为河源港、老隆港、古竹港三个,24个码头,59个泊位。河源公路里程约47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028公里,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5.5公里,总货运量1400万吨,客运量2300万人。2、交通网络规划:※①铁路:近期龙川北至常平复线技改,远期建龙川—韶关—柳州铁路线和龙川—汕尾铁路线。②水运:组织河源水陆联营,整治枫树坝至古竹航道,水深1.2米,运航200吨五级航道。※③公路:主干网八条①河梅高速公路;②粤赣高速公路;③梅河高速公路;④河惠高速公路;⑤汕昆高速公路;⑥205国道;⑦陂头—和平—贝墩—回龙—梅州东西干线;⑧惠州—紫金—佗城—龙母—上坪南北干线。次干网东西方向4条:①连平—船塘—龙川—登云—梅州;②市区—紫金—中坝—梅州;③市区—义合—龙川;④好义—五溪—龙窝。南北向3条:①上陵—和平—灯塔—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124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文本区—惠州;②下车—林寨—灯塔;③新丰—锡场—新回龙—桂山—市区。第十九条给排水工程1、水量及水源:2020年111个市镇的203万城市人口,人均综合用水指标600升/人.日,总用水量为121.8万m3/日。河源市主要水源是新丰江;东源和龙川县城主要水源为东江;紫金县主要水源为散滩四级站水源,和平县城水源取之于和平河,连平县城为扩建的鹤湖尾供水工程。2、污水量及污水处理:年污水量计算取给水量85%,2020年河源市区、县城及建制镇污水量为103.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85%。第二十条防洪规划※1、防洪标准:按国家《防洪标准》(G
本文标题: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5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