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三年级语文科一模考试卷第1页共8页香港新徽国际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南沙校区)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选择题请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内,其他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作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作文纸上。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诧.异/叱咤.风云伺.机/恃.才放旷纯粹./出类拔萃.B.诀窍./翘.首以待荒谬./未雨绸缪.飘渺./袅.袅烟云C.瞭.望/眼花缭.乱竭.力/怒不可遏.晦.暗/讳.疾忌医D.馈.赠/功亏一篑.戏谑./一雪.前耻殷.红/奄.奄一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狡黠沉缅春华秋实曲指可数B.妇孺慰藉气宇轩昂忧柔寡断C.荣膺安祥吹毛求疵断章取意D.旁骛亵渎墨守成规矫揉造作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上,歌手孙楠突然宣布退赛,荧屏内外一片哗然,幸好主持人汪涵力挽狂澜....,成功化解了危机。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革新或会将人类的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初三年级语文科一模考试卷第2页共8页生活提升至另一高度。C.在各界瞩目下,公车改革更显“时间紧、任务重”,然而从本刊记者调研的几个地区来看,各地公车改革进展良莠不齐....。D.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语文学科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发挥自己的能量,在全社会不遗余力....推广语文教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广州地铁六号线的建成对于解决金沙洲地区的交通压力,加快萝岗地区的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向东、西方向的延伸有重要意义。B.《穹顶之下》这部时长103分钟的雾霾纪录片,不仅引发了亿万民众对当下生活环境的强烈忧虑,而且成为近段时间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C.近日,多家动漫网站因涉嫌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危害社会公德内容,被文化部列入查处名单。D.习近平在中纪委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充分显示了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压反腐的决心。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城市化乃是政府强力推进的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们生活的世界不仅仅是一堆空房子,它是一个由传统与经验创造的、活泼的生活世界。,。①搬进焕然一新、周围全是陌生人的小区②这种搬家就像犹太人出埃及,从有水井的家园搬到一片沙漠之上③社会并没有完成城市化所必需的心理准备和文化呼应④如今,一切都被连根铲除了,世界散发着油漆和甲醛的味道⑤人们措手不及,一夜之间已经离开故乡,失去了左邻右舍,失去了风景、祠堂、方言、乘凉的大树、喜好的口味、游玩的场所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③②④C.③⑤①②④D.⑤①③④②6.班上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丰富精神家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杜甫、刘禹锡、苏轼、陶渊明”中挑选一人作为对象,仿照示例,写一段话。(5分)示例:李白潇洒而飘逸,在长风、秋雁、飞瀑、明月之间寄情山水,他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初三年级语文科一模考试卷第3页共8页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B.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服,神弗福也。”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E.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F.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入胡天。(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题只选4题作答)(4分)①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②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③,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④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⑤,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⑥见贤思齐焉,。(《论语》)(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说明:本小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总分不超过10分。〕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之志,可总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像苏轼就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①“,,。”表明了自己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之志;文天祥甚至在《过零丁洋》里发出了②“,。”的呐喊,要以死明志,表现自己的耿耿忠心。8.根据课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二章》)(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5)屠自后断其股.(《狼》)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分)初三年级语文科一模考试卷第4页共8页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甲】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三峡郦道元(北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非亭午夜分陛下亦宜自.谋B.任意.东西醉翁之意.不在酒C.天下独绝.绝.巘多生怪柏D.故.渔者歌曰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10.把“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写泉水激石声、鸟儿鸣叫应和声、蝉叫和猿啼,交织成嘈杂的山林交响乐。B.乙文语言凝练,“清荣峻茂”四字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特点。C.甲文写江底细石,历历在目;游动的鱼儿,清清楚楚,两者映衬展现出富春江的水清澈明净。D.乙文描绘三峡的景物时,既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2题。(5分)【甲】饮酒陶渊明(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初三年级语文科一模考试卷第5页共8页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2.(1)请分别解释“结庐”和“荒秽”的意思。(2分)(2)请结合诗句简述甲诗中的“真意”和乙诗中的“愿”的异同。(3分)四、(10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着意苦争春①置身“飞雪迎春到”的氛围,重读毛主席和陆放翁的《卜算子·咏梅》,感受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我竟有了“反其意而用之”的逆向思维。②陆游诗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一种境界。毛泽东诗云:“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又是一种境界。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看应与时俱进地叫响“着意苦争春,俏也应争春”的时代强音。③雪莱曾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地鼓舞人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自然界的春天随着二十四个节气之首的“立春”的到来,不用你拽你拉就过来了,任你是八抬大轿的高官、任你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天大本领,也不能把人留在春的那边,与阳光和空气一样,谁都无法垄断独占。所谓“寒凝大地发春华”,“满园春色关不住”,自然规律也。④不过,春天的脚步是在与冰雪斗争后踏响的,盎然的春意是挣脱了严寒的威逼才得以释放的。更何况,节令上的春天会按时而至,且春天面前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人人平等,而人们心理上、工作上的春天,却不是自然而然、守株待兔就可以等来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春天需要抗争才能赢得,有时则必须披荆斩棘付出血的代价。⑤着意苦争春。对于这“苦”字,古今中外事业有成者,凭其“多磨难”的经历颇有感悟。巴尔扎克深知“苦难对于懦夫是万丈深渊”,松下幸之助阔论“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赫尔岑声称“饱经忧患从苦中得到的才属于自己”;东方有“良药苦口”和“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比喻,西方有“痛苦,收获”的名言。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抗争就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没有苦和争,人生的旋律就少了波澜。种子在苦争后萌芽,婴儿在苦争后娩出,雏鹰在苦争中展翅。自然发展的历史就是物竞天择的适者生存史,人类成长的历史就是大浪淘沙的百舸争流史。春天应当以寸草心去着意苦争春,应当去争最早、最俏的春色。如同“吃鱼没有取鱼之乐”,自己争来的春光才倍感清新、和煦、明媚、秀丽,才尤觉得热闹、奔放、圣洁、醉人,辛勤争来的春天才享用得坦然舒畅、心旷神怡。俏也争春才能精益求精、好了更好,锦上添花。勇于进取是一种了不起的魄力,是人类前进、世界发展的关键。⑦莎士比亚说过:“聪明的人善于抓住机遇,更聪明的人善于创造机遇。”古代有“借树开花”一法,今人用大棚、温室培育无季节差异的青葱蔬菜、鲜艳花朵,都表明春天是可以也应当创造并延长的。犹如审势的前提下可以借势,造势,善于创造就能“四季如春”。诸葛亮的“借东风”和俗话说的“心静自然凉”,堪称借势变春的旷世佳作。而鲁迅先生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和毛泽东的初三年级语文科一模考试卷第6页共8页“青山着意化为桥”,可以说是创势造春的最高境界。⑧“春眠不觉晓”“无意苦争春”,只能“寂寞开无主”,只能“零落成泥”;“陶醉春光无所思,闲观胜景不虑事”者,只能在回首往事时,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愧!⑨新年新岁新春应该有新思路新业绩新贡献。我想,“无意苦争春”的避让逃遁似乎不应再提倡;“俏也不争春”从虚心谦逊角度看诚然可爱,但即使“只把春来报”,也似乎欠缺积极主动出击的进取意识和直接参与创造的奋斗精神。路在脚下,命运和希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着意苦争春,俏也应争春”,才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⑩愿经过我们永不松懈地着意争取,春天常驻人间!(节选《人民日报》有删改)13.下面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永不松懈地着意争取,春天才能常驻人间。B.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应着意苦争春,俏也争春。C.春天需要抗争甚至付出血的代价才能赢得。D.没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和奋斗精神,就不能开创人生的春天。14.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一种坐等机会的做法,只有冲破自然规律,才能留住春。B.“苦”强调的是“多磨难”,“生于忧患”诠释的就是“苦争春”的意义。C.不断苦争,精益求精,好了更好是人类前进,世界发展的关键。D.自然生产中已有借势变春的先例,人类社会活动中更是不乏创势造春的佳作。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大量引用诗词,富有文采,论说有力。B.第④段通过对比,提出了“着意苦争春”的观点。C.第⑤段中作者列举了多位名人例子,论证了“着意苦争春”的观点。D.第⑧段引用诗句,从反面论证了“无意苦争春”的消极影响。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5分)(1)“着意苦争春”的“春”字在文中有哪几层含义?(2分)(2)如
本文标题:九下语文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5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