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二区域地理针对性练习中国西北地区
高二区域地理针对性练习——中国西北地区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沙漠化”,口号是“莫使旱地变沙漠”,这个口号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2.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3一4题。3.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地区有①南疆②北疆③呼伦贝尔草原④辽河上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①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②锡林郭勒草原-过度采矿③南疆—过度利用水源④河西走廊—过度垦伐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读右图(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5-6题5.对该县1937—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6.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量的变化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D.气候的变化读我国西北部分山系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回答7~9题。7.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大的是A.阿尔泰山B.天山C.昆仑山D.祁连山8.与表中其他山脉相比,阿尔泰山现代冰川较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势、地形因素C.人为因素D.海陆因素9.我国西北山系现有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①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②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③温室气体大量排放④过度砍伐森林⑤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读右图,回答10~11题。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农业结构上应以畜牧业为主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图中数码所在位置所处温度带与其他三处不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我国某省的轮廓图,读图后回答12-14题。12.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甘肃西北的戈壁滩中,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据此分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可能位于图中A.①B.②C.③D.④13.A地因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形成了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而闻名,被称为“天下奇观”。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1970),水质甘冽,澄清如镜,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近30多年来,月牙泉的水位大幅度下降,2005年部分区域水位降至0.8米,水面缩小2/3。月牙泉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乃至面临枯竭的自然原因有可能是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②冰川萎缩,融水、来水减少③灌溉打井,严重超采地下水④灌溉渠网全部改为砖石衬砌,农田下渗水减少⑤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④⑤14.假设A地的建筑业修建南北方向的两幢楼屋时,如果只考虑采光原因,依据该省省会的建筑标准(建筑标准是指某地根据当地纬度以保证采光、完全等因素而规定的标准楼间距)进行建设,那么北楼底层在一年中正午无法照射到阳光的时间大约是A.0天B.30天C.60天D.90天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5~17题15.若此山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A.aB.bC.cD.d16.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A.蒸发小,湿度大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C.位于冬季风背风坡,生长期长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17.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18.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年均气温升高2.7℃,年均降水量增加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87.8192229南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66.47395材料二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21世纪60~80年代21世纪90年代阿克苏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71.7~73.384.42材料三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上升了4米多(越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由88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0多平方公里(1)根据上述资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44°42°450600520480(mm)450(mm)海拔3002504321abcd(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19.读我国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锡林郭勒草原的相关数据资料二:自1998年开始,草原兴发集团实施“公司+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观念,发展效益养畜,实施订单生产,产业规模迅速扩张。(1)从图中可见,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锡林郭勒盟的传统牧业按投入和产出分类属于____________农业。实行新的产业化模式后,牧业生产按产品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___农业。(3)资料二中反映出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A.始终将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B.农业地域类型已由传统游牧业转型为大牧场放牧业C.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率不断提高D.畜牧业的机械化和社会化程度提高(4)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w.w.w.k.s.5.u.c.o.m20.右图是“乌鲁木齐——呼和浩特之间年降水量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说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变化的总趋势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由此产生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该图所示的自然区可分为东、西二部分,大致以为界。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大风日数占全年比例(%)年平均7-8级大风日数(天)-20~-2416~20200~3502000~270040~5080参考答案1.B2.B3.C4.C5.A6.A7.D8.B9.C10.C11.D12:C13.A14.B15.B16.A17.A18.⑴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⑵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⑶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在山区多建水库,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19.(1)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水分(2)粗放商品(3)C(4)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大风日数多。w.w.w.k.s.5.u.c.o.m人为原因: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放牧;过度樵采。20.(1)呼和浩特向吐鲁番盆地逐减,吐鲁番盆地向乌鲁木齐渐增。东部距太平洋较近,降水较多;新疆西部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降水较多;吐鲁番处内陆低地,海洋水汽难至,降水少。w.w.w.k.s.5.u.c.o.m(2)由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3)贺兰山(2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
本文标题:高二区域地理针对性练习中国西北地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6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