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某大学“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大学《“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征求意见稿2016年3月22日《“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学院整体发展的龙头和主线,是关系全面发展的核心工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及学院“十二五”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学科专业品牌,全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特制定《**大学“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建设成就和经验总结“十二五”期间是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院面临众多国家教育改革举措出台,尤其是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等政策的推进和落实,选择更好更快的发展路径摆在了学院面前。“十二五”期间紧密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实现“十二五”办学目标,为进一步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学科专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新进展学院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构建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系部二级管理进一步深化,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造了制度保障。实行两级管理后,院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侧重于宏观管理和目标管理,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把握政策、组织协调和检查监督,加强决策咨询和审议评估等职能。系部侧重于学科专业管理调查研究,微观管理和过程管理,拥有一定教学管理、科研评审、经费使用、实训安排等方面的自主权。2.学位授予权取得突破,优势特色学科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学院共有41个本科专业(2015年),覆盖工、文、理、教、经、法、管、艺等八个学科门类。分布在矿冶系(9个)、机电系(8个)、建工系(2个)、经管系(8个)、人文系(6个)、信息系(7个)、理学系(1个)。其中,工学专业23个,占总数的56.1%;管理学专业8个、艺术类专业4个,经济学2个,其余类各为1个。“十二五”期间学院共取得34个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新增本科专业6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调整专业方向20个。3.专业集群发展结构初步形成201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4〕30号)等文件,积极响应江西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赣教规划字[2014]49号)文件指示。学院精心组织、全面论证、审慎评估,向省教育厅申报了矿冶类、机电电气类、建筑类、信息类、电商营销类、艺术设计类等6个专业集群发展项目。基本形成专业集群发展结构,明确了发展方向,为“十三五”专业集群发展吹响了号角。4.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学院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院中心工作,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果。“十二五”期间,学院共有688名学生考上985、211等高校研究生,17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19人考取公务员。学科竞赛投入250余万元。学生获得各类大赛4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5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60项,省级各类大赛特等奖15项,一等奖65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156项。毕业生的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仅就2015年,我院常规就业率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初次就业率达92.61%,毕业生专业对口率90.19%,就业稳定性89%。5.办学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学院加大对教学硬件投入力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院完成各类教学经费投入1200余万元,完成43个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由2010年的3833.59万元增至2015年的4876.49万元;教学用计算机由2010年的463台增至2015年的528台;学院还建有多媒体教室77个;语音室7个;实验中心2个,图书馆馆藏图书80余万册。办学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学院投入实习经费450余万元,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余个,现存实习实训基地98个(2015年),累计开设中软国际等合作班11次,共计培养学生257人次。6.质量工程项目与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以质量工程为抓手。2011-2015年依托质量工程建设,先后投入114.6万元立项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项目。投入30万元立项学术团队建设。参加工程实训教师共计87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教育奖项169人次。在纵横向课题立项上取得新突破。横向课题经费接近1000万元,单项课题突破150万元;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9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厅自然项目7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8项,江西省社科基金19项,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7项,江西省教改课题24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71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76篇,北大核心论文295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2部,其中专著6部;申报发明专利9件,授权4件,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5件,授权12件。7.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例会等几十次讨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和修订。2012年对原有教学计划单本分别就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单独制定,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教学大纲(2012年版)的制定;2013年和2014年对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加大实践课学分比例,实践课学分占25-30%左右。同时对基础课进行了大力改革,对数学类课程、外语类课程、大学物理、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等方面做了尝试和改革。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学科发展不平衡。工科布局虽然较全面,但学科之间紧密性不强,培养特色不聚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薄弱。2)学科队伍整体实力不强。有较高学术的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或空白,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不强。3)学科平台建设滞后。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大学类学科实验室建设缺乏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4)学科定位不明确。较多专业还没有形成明显特色和优势,对区域服务定位模糊,多数专业尚未形成清晰稳定的培养方向。2.教学改革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质量工程建设中部分重点建设专业重形式,轻内涵,建设目标不明确,建设内容不突出,特色效果不明显;2)部分核心课程建设力度不够,结题资料仅是普通教案和课件组合,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包装、走过场等情况。3)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专业定位与人才规格不相符,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安排中没有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方案,学分加减随机性大,为了改革而“改动”,课程体系与产业链需求脱节,沿用普通二本教学方法。4)公共基础课改革中,部分教师推动主动性不够。改革内容仅停留在理论口号层面,推广应用价值不高,没有提出实际操作层面的有效示范。3.实习实训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为:1)在资金投入方面,资金数量少,制约基地建设与维护。我院没有财政拨款,近年来实习实训经费虽有一定幅度增长,但仍然有限。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学科间、专业间发展和使用不平衡,影响基地建设与维护。2)在基地结构方面,建设层次不合理,我院建成的98个实习实训基地中,第一产业类专业建成实训基地比重过低,基地数偏少;第二产业类专业建成实训基地比重偏小,基地数不足;第三产业类专业建成实训基地投资比重过大。这与我院工科为主的学科体系不匹配。3)基地条件方面,基地设备陈旧,数量不足,部分基地使用仪器设备性能、规格和数量明显落后于生产实际水平。4.科学研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科学研究存在主要问题是:1)在**大学科科研方面没有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对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科学问题研究思考深度不够,原始性创新研究少。学术团队力量薄弱且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够,科研平台缺乏,实验室条件落后。在文科科研方面没有重视开展区域社会重大问题咨询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手段重视程度不够,对区域社会存在问题转化为研究科学问题能力不够,在国家社科方面一直没有突破。2)在评价考核机制方面,缺乏院级层面明晰评价机制,没有形成宽松的科研环境。制度约束、职称所迫都是现实原因。另外还存在学科带头人不多,科研凝聚力向心力不够;部分教师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无团队依靠,大量存在“单打独斗”现象;青年教学任务重,科研精力不足;科研项目渠道少且竞争激烈,科研信心不足等问题。第二部分“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一)面临的机遇1.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落地,为我院专业发展提供契机随着全面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等国家层面的文件加强落实。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独立学院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为我院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必将对我院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院将面临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契机,应以地方、企业为基础,搭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平台;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以产教融合为纽带,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坚持以区域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坚持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大行其道,为我院专业发展带来机遇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学院生存发展、特色办学的内在诉求。学院因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本科办学经验不足而出现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是遵循技术型教育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比较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选择。应用技术大学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教育,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3.学院自身发展要求学科专业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根据产业和岗位需求,探索建立一体化、相衔接、覆盖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行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相对完整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行业产业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新特点。为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带来新机遇、创造新条件。迫使学院发展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教育变革环境下使得学院凝练学科专业建设的外围环境和内部动力更加强烈,以专业集群建设为核心,为学院内涵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其它专业的发展,提升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强化特色、树立品牌,这是未来学院专业建设乃至内涵提升的重大责任。(二)“十三五”建设面临的新挑战1.招生指标减少与高考制度改革给学院办学带来严峻考验独立学院与地方转型本科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在拓宽招生路径和生源渠道、争取招生指标以及提高生均学费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困难。高考制度改革给学院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考生选择机会大,校际间争夺生源将越来越激烈。2.学院办学资金制约矛盾逐步凸显我院财政来源没有生均拨款,主要来自学生学费。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新一轮院校间的竞争将会加剧,招生指标数和生均学费无法提高,办学成本居
本文标题:某大学“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8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