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五章-体育教学过程教案
一、讲授章节名称:第五章体育教学过程四、本章节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1、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2、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3、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育教学过程含义及性质;体育教学五大规律难点: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2、讨论:体育教学过程有哪些层次?其主导者分别是谁、特点分别是什么?(时间约5分钟。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七、布置的作业及复习思考题:1、说一说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过程的主要区别。2、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认知过程?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以及各自的主要特点。4、简述体育教学五大规律,是否还有补充?八、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体育教学论》毛振明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2017年7月第3版。主要参考书:《学校体育教学论》,张学忠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毛振明主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九、教学主要内容设计及教学进度安排(教学主要内容设计写出各章节的小标题即可,并作简要说明):-1-第一节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为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体育教学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体育课程的总教学过程)2.学段体育教学过程3.学年或学期教体育教学过程(某一学年的体育教学过程)4.单元体育教学过程5.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从上体育课开始到体育课结束的体育教学过程)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一)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体育学科则是使学生在不断的身体练习中去掌握运动技能,并通过运动技能的掌握进行其他方面的养成教育,所以我们首先要把体育教学过程理解成一个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二)体育教学过程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掌握运动技能需要运动素质的提高,同时大肌肉群的体育活动也能有效地提高运动素质,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素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并以此增强学生体能的过程。(三)体育教学过程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体育是涉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涉及许多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获得,这些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获得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素质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也必然是一个掌握体育知识和进行运动认知的过程。(四)体育教学过程是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2-体育的习得需要在集体性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中进行,这个过程是加强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和沟通,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因此我们也要把体育教学理解成为一个学生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五)体育教学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是一个在生理上伴随着苦和乐的过程,也是一个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体验运动固乐趣的过程。因此要把体育教学过程理解成为一个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一、超学段(12~16年)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所谓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是指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主要特点:(一)国家规定性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国家控制的,体现的是国家教育课程设计思想和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期待,其过程的目的和目标充分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是一个宏观的、系统性的学科教育过程。(二)多模式性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多模式性。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是由若干个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组成的,而每个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在目标表达、教学内容、学时规定以及教学特点上又各不相同,使得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多模式性。(三)非全体性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包含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由于教育普及程度不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上述完整的三个阶段体育教学过程。所以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全体性的特点。二、学段(3~6年)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学段体育教学过程,按当前我国教育的学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体育教学过程。-3-主要特点:(一)发展阶段性学段体育教学过程的划分主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初中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就是根据初中生生长发育的特点而制定的,即发展的阶段性。(二)相互衔接性学段体育教学过程是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将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合理地分配于几个相互连续和相互衔接的学段中,并使之有机地结合,学段体育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国家来规定,由各级学校具体设计。三、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学年体育教学过程是指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把学段体育教学标准和方案具体地分配到学年中,使之相互衔接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主要特点:(一)系统性学年体育教学过程要完成学段体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这个过程不仅要注意学段中各学年体育教学过程的关系,还要注意学年内两个学期间体育教学过程的关系,因此其系统性比较强。(二)周期性学年体育教学过程的计划和安排要考虑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周期性,另外,在全年32~36周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安排什么教材、安排在哪个学期、出现几次、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是学年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三)承启性学年体育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性,它是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学段体育教学过程和学期体育教学过程的连接点,也是超学段、学段体育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它实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四、学期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学期体育教学过程是学校根据教师、场地、教材的特点、气候等条件,把学年体育教学过程的内容、要求和任务分配到两个学期的各个教学周。-4-主要特点:(一)季节性学期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根据季节变化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把学年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材合理安排到学期中去,使体育教学符合季节的条件。(二)集散性学年的体育教学内容确定后,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把体育教学内容分配到学期中的各周,这样就涉及教学内容的排列(集中与分散)。五、单元(1~36周)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就是指教师按照学期体育教学过程的方案,按教学内容的学理性,安排一些单元,进行课时分配并实施教学的过程。主要特点:(一)规模变化性单元体育教学过程有大有小,有长有短,而单元教学过程的长短和大小实质上决定了教学的容量和质量。单元的大小因教学目标、教材难度、学生水平、场地设施、教师水平的差异而不同。(二)学理性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安排和设计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原理,突出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六、学时(45~90分钟)体育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学时(45~90分钟)体育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对每节课的要求,进行组织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它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体育教学过程。主要特点:(一)结构性学时体育教学过程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实践环节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这个结构遵循着课堂教学的规律,遵循着学生身体机能活动的规律,遵循着学生认知的规律。(二)行为性学时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为性。-5-它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实践,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的角度,都是实实在在的行为过程,而不是表现为一种计划,它是在教学时间里发生的教学行为。(三)方法性学时体育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教学行为存在,它非常注重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应用。方法主要指教法、学法和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方法等。这些方法是完成学时体育教学过程目标和任务的关键因素,也是完成学时体育教学内容的轴心。七、技术学习点(10~30分钟)教学过程及其特点技术学习点(10~30分钟)教学过程是指在学时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关键和核心部分,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时间长短不等,在10~30分钟。主要特点有:(一)技能形成的基本单位技术学习点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在技术学习点时间内要突出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技术,注意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使教学的其它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建立在学生技能形成的过程之中。(二)身体负荷性在技术学习点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一个特点,即要利用学习的重点来增加学生练习的负荷,使学生在学习的高峰时期、注意力集中时期增加他们的练习负荷,提高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第三节体育教学规律一、体育教学规律的含义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二、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一)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一个-6-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需经历:(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2)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二)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教学使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体育习得的过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规律也与此相适应,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匹配,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同时,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要根据现实情况酌情考虑,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是:(1)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2)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3)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三)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运动文化和身体锻炼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所培养的认知也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运动认知,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运动认知体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也要遵循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认知过程有:(1)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2)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知的阶段;(3)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四)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体育教学中集体教育过程是:(1)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2)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3)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性行为的阶段;(4)集体分解,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五)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的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7-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把握的客观规律。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验过程是:(1)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的运动从而体验运动乐趣的阶段;(2)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3)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十、教学小结及特色(包括讲授内容小结或讲授经验小结等)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中心因素。通过本次课程,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及性质,以及目前教学过程的七个层次及其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做出总结梳理,使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学习内容。
本文标题:第五章-体育教学过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8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