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高一历史课件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作者:刘秀艳指导老师:温信奎工作单位:德州市实验中学联系人:刘军电话:0534-2389301历史的巨变现代铁路的通车场景早期铁路的通车场景对比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并思考下列问题。中国近代的铁路1.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1)19世纪中期以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历程,修建铁路成为运输建设的重点。(2)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发展情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据此填写下表:时期铁路的发展情况原因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19世纪末-1911年1911年-1949年开始出现铁路洋务运动引入,但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中国逐步自主修筑铁路。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救亡图存。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政局混乱,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引进中国以后遭反对1.请同学们看书回答有哪些反对的史实?2.他们反对的原因是什么?3.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此铁路是何人设计?是何人施工的?其建成有何意义?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材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铁路占40%,但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意中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穷民之中,“失车船踮脚之力,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材料五:俄国外交大臣维持揭示列强争夺路权的奥秘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利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近代铁路兴建方面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铁路兴建与营运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中国近代的水运近代水运的发展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了解一下近代水运的发展脉络。(2)旧式水运的命运说明了什么?(3)近代水运的特点是什么?(1)诞生的标志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的成立。(2)清末的发展清末,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3)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中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23.1%。近代水运的发展脉络轮船招商局①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的控制权始终在列强手中,中国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②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近代水运发展也不平衡。中国旧式水运由一度繁荣到衰落,充分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破坏。说明特点中国近代的航空业思考:(1)近代航空业发展的历程。(2)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特点:近代航空业起步较晚,并且发展十分缓慢。原因:因为旧中国经济落后,发展航空业十分困难。中国的航空之父——冯如孙中山夫妇在冯如一号前的合影陈纳德的事迹反映了什么现象?陈纳德和他的航空队中国近代的邮政1.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⑴近代中国邮政业是怎样发展的?⑵近代邮政业发展有什么特点?特点:①受外国的影响。②反映了近代邮政发展很不平衡,大城市用汽车、摩托车、飞机运送邮件,而在广大农村用马车甚至步行运送邮件。中国由传统的驿传到邮政的转变中国丧权辱国的见证——刺激了中国邮政业的发展中国近代的电讯业中国近代电报电讯事业开始于何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南京政府何时收回部分电信权?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随着西学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政为之一变。请思考:从晚清到民国,近代化交通在艰难坎坷中发展,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课小结新式交通、通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对于铁路,孙中山先生就曾经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对于电话、电报等电讯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人们更是写诗赞叹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作业1.课后作业(1)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交通与通讯近代化的意义有哪些?
本文标题: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高一历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8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