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高一历史课件
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一华北事变:1、含义:2、背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让日本有机可乘。3、内容:A、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B、何梅协定C、“华北五省自治运动”4、实质: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5、影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华北五省:冀、鲁、晋、察、绥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1、《八一宣言》1935.8.1内容、意义: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有了明显转变,从反蒋抗日变为联蒋抗日。2、瓦窑堡会议1935.12内容、作用:把土地革命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12内容、意义中国共产党制定策略一般遵循这样的步骤:分析判断形势(即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制定任务、纲领怎样完成任务三、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一二•九运动1、背景:①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华北事变后,蒋介石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2、过程:3、性质:反帝爱国(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4、意义:打击了、揭露了、宣传了、促进了5、发展:南下宣传团四、西安事变1、背景:①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③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运动新高潮,对张杨有刺激作用④蒋介石的威逼2、经过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意义:西安事变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后各派的态度:①国民党:A、亲日派:讨伐,以便取而代之B、亲英美派:和平解决,营救蒋②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原因:西安事变可能造成两种结果:一、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战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二、结束内战,推动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站在人民的角度,选择了第二种。
本文标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高一历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09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