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历史西方政治发展史高三历史课件
西方政治制度史•一、本专题涉及到的书中基本史实•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上册、2章)•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78上•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政治状况105上•4、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状况29下•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68下•6、殖民地半殖民的人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二、阶段特征:了解•1、14—17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⑴政治特征:封建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受到冲击,资本主义曙光显现。•⑵主体内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阅读部分)•2、17—19世纪初,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上的重大转折和变化时期•⑴政治特征:资产阶级势力壮大,加快向资本主义的过渡。•⑵主体内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封建国家改革、殖民扩张、启蒙运动。•3、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⑴政治特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⑵主体内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不同社会思潮出现、资产阶级镇压革命和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⑴政治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开始成熟,政治生活显著变化,政治局势稳定。•⑵主体内容:国家职能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两党政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侵略扩张。•5、一战至二战结束(1914—1945),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危机时期。•⑴政治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在大危机中不断调整完善,进一步成熟。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法西斯的嚣张与反法西斯斗争•⑵主体内容: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革命与战争(一战、二战)连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反苏和纵容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联盟形成•6、1945—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趋向平衡。•⑴政治特征:资本主义世界重新组合,对极端垄断政治进行民主改造;注意缓和阶级矛盾,建立福利社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完全成熟;美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走向,西欧和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⑵主体内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和社会福利改革等。•7、20世纪70年代至今,资本主义政治格局多极化和世界格局新变化。•⑴政治特征:日本、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改革和完善。•⑵主体内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三、主干知识•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法国大革命时间领导对象思想武器导火线爆发标志1640—16881775—17831789—1794资阶、新贵族资阶、种植园主“三派”斯图亚特王朝英殖民宗主国波旁王朝清教运动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清教为旗帜抛弃宗教的外衣苏格兰人民起义波士顿倾茶事件三级会议的召开新议会的召开莱克星顿枪声攻占巴士底狱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法国大革命战役文献政变性质主要作用国王马斯顿荒原纳西比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瓦尔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1791\法典光荣革命热月政变雾月政变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开端推翻了殖民枷锁扫荡国内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处死查理一世处死路易十六•比较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领导:都有资产阶级•2、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美有所不同);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革命。•3、理论准备:都有。但英国不同于美法•4、时期:都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5、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劳动人民与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上的利益是一致的;在当时(工业革命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尚未完全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6、方式:暴力方式夺取政权。利用政权运用法律形式奠定治国原则。•7、从革命任务上: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历史使命是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制度),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完成使命,目标达到)•理解:能完成的只是使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并通过政权运用法律武器摧毁旧的封建制度,奠定资本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所以不能说彻底完成了这个过渡(即未彻底完成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或说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8、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的一般是符合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成果。革命在真正成熟的社会基点上稳定下来。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了以种植园主为主体的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法国则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㈡19世纪六七十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⒈19世纪中期,相关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⑴俄国:•①问题: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面临危机•②途径:通过沙皇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⑵美国:•①问题: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奴隶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焦点;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②途径:以内战的形式,北方战胜南方,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⑶德意志:•①问题:分裂状况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途径:推行“铁血政策”,发动王朝战争,结束分裂状态,完成统一。•⑷意大利:•①问题:国家四分五裂,且有许多地区受外国控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途径:撒丁王国,发动王朝战争,并借助外力促成统一。人民起义对统一起了巨大推动作用•⑸日本•①问题:幕府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受阻;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②途径: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改革落后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各国革命或改革存在的问题:•⑴俄国:农奴制得到份地时受到掠夺;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⑵美国:种族歧视依然存在•⑶德意志:继承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展愿望强烈•⑷意大利: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⑸日本:存在着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3、总结:•⑴多数国家(除日本外)革命或改革,都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⑵这一时期的革命或改革,促使一些大国崛起,对世界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⑶其主要任务是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㈢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和新问题的出现•政治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发展不平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1、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呈现出来两种不同的趋势,英法美为一类,发展典型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另一类以俄日德为代表,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同时,保留了较多的封建专制和军国主义残余。•出现不同类型的原因:•⑴历史原因:英法美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长,对封建制度的改造比较彻底。俄德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相对较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⑵经济原因:英法美经济实力较强,有能力发展和完善其民主政治。而后者由于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的时间短后经济较弱,影响了其民主进程•⑶思想原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都有思想基础,尤其是法美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民主意识较强,而后者较弱。•2、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危机影响下有走上了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以美国、英国、法国等为代表,实行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原因是•⑴历史原因:英法美有民主传统,德意日有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更容易认同和建立法西斯专制。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⑵现实原因:英法美由于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并拥有相对广阔的市场,因而摆脱危机相对容易。德意日受到经济危机打击沉重,摆脱危机困难,急于用极权方式,恢复其经济秩序,因而采取了法西斯极权形式改善。•3、二战后,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政治上加紧了对西欧的控制,而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创伤,实力严重削弱,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经济迅速发展,有些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开始为其独立的政治地位而积极努力。欧洲和日本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并积极朝着政治大国的方向努力。•4、冷战后的新问题•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极右势力、恐怖主义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政治秩序的安全和稳定,威胁着人类和平的历史进程。•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美洲独立革命•主要事件有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其特点是反对殖民统治,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2、亚洲觉醒•主要事件有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㈤主要问题回顾•1、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比较(见一轮笔记)•2、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一轮笔记)•3、德日法西斯专政的比较(一轮笔记)•练习:•1、1792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1649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是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②都进行干过反侵略战争③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④都曾处死过封建国王•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2、“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3、恩格斯说克伦威尔是“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的人物”。请结合这三位历史人物的一些活动,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⑴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都在革命过程中,为打击反动势力,取得革命胜利或维护革命胜利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马斯顿荒原、纳西比等战役中打败了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取得了英国革命第一阶段的胜利。•罗伯斯庇尔是雅各宾派的首领,推动法国革命进入高潮,在当政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废除封建制度,镇压反革命势力,驱逐外国干涉军,挽救了法兰西共和国,拯救了法国革命。•⑵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都是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军事独裁者,对内强化个人权力,对外发动战争。•克伦威尔在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后,掌握了大权。对外,他派兵征服爱尔兰和英格兰;对内他就任“护国主”,他多次解散议会。•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取得政权后,1804年他加冕称皇帝,以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对外,先是挫败反法同盟干涉法国的企图,后是大规模侵略扩张,与英、俄争夺霸权。•4、19世纪中期,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林肯、加富尔、俾斯麦等著名政治家,他们为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活动主要适应了•A反对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需要•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对外侵略扩大市场的需要•D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需要•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B德意志帝国的诞生•C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D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6、“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时间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②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平等社会。④建立联邦共和国政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④•提问:简述明治维新政治、军事方面的内容。88•世界政治史㈡•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1、英国:君主立宪制•⑴初步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22•⑵发展: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被称为总统共和制。53•通过1787年宪法率先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3、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⑴法国政治体制的演变:•①1789年从君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西方政治发展史高三历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0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