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新
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一.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进程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数目超过同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当今世界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所谓科学中心转移。国别时间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转移。1.16至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中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大舞台是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地方。以意大利为先导的欧洲各国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产生了但丁、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科学家。2.17至18世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其标志是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在皇家学会周围云集了牛顿、哈雷、虎克、达尔文等;重大科学理论也层出不穷。在1660-1730年间,英国共有60余名杰出的科学家,约占当时全世界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他们的科学成果占总数的40%。3.18至19世纪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法国的全盛时期在百科全书时代和拿破仑一世时期,1792年,法国创办了欧洲最早的一批技术专科学校,建立了国家的综合教育体制,伺候便有了专职的科学家,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和重大科研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与力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等,还贡献一大批出色的工程师。4.19至20世纪的德国。德国的社会变革与科学。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终使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德国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5.20至21世纪的美国。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美国。美国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外来科学家也为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二.主要学者观点自1954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做出整体概括,最早指出从古至今18个历史时期的世界技术和科学活动中心。对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最体系的归纳是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于1962年得出的。他给出了科学中心的定义,并指出科学兴隆期在世界范围内曾按下列顺序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他总结得出上述各国的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这种现象在科学史上被称为“汤浅现象”。其后,1974年,我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再次分析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并总结了各国成为科学中心的原因。自从“汤浅现象”被提出后,国内外众多学者、科学史家不断的从各角度着手对“汤浅现象”进行研究,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三.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意义随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必将带来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经济中心和科学中心的相互促进。如随着美国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进展。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成果为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四.国内外关于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主要争议第一个争议是,“汤浅现象”指出,世界科学活动是规律的,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科学中心转移,即平均每80年就有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之前主要学者在假设这个规律存在的前提下,在预测美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时,贝尔纳和汤浅比较看好前苏联,而赵红州则看好中国。此外,当今世界并没有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因此这是人们目前议论最多的问题。其次,人们对于“汤浅现象”也存有一些疑问,譬如人们曾注意到,汤浅光朝的计量分析仅考虑了科学成果的数目,而没有考虑不同科学成果之间的质的差别。五.有关科学中心转移的思索如前文所述,美国自1920年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到今年已90余年,可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因为,本人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美国科学的未来怎样?汤浅认为美国的科学同样遵守欧洲科学的发展规律,即科学兴隆期也是80年左右。也就是说,从1920年开始成为科学活动中心,到2000年前后退出科学活动中心的舞台。汤浅的工作与普赖斯不谋而合。普赖斯在描述美国科学的“饱和增长”的现象时说:“我们应当期望,美国科学从1950年开始,已经度过自己的鼎盛年代。大约再经过30-45年时间,就可能导致完全的衰落。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衰落时期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阶段。”赵红洲千禧年的结论:“尽管目前美国科学还十分发达,并且还要在二三十年内控制着科学中心的地位,但是,美国科学衰落的历史命运似乎是注定了,争论的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2.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是谁?根据欧洲、俄罗斯及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形势和过去的基础来看,在21世纪,美国不再可能成为世界科技的唯一中心,中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等国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技术资金的储备,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发展势头也都很好,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21世纪各个国家在不同学科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世界科技已呈现出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一.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进程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数目超过同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当今世界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所谓科学中心转移。国别时间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五次大转移。16至17世纪的意大利。1.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中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大舞台是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地方。2.以意大利为先导的欧洲各国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产生了但丁、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科学家。17至18世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1.其标志是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在皇家学会周围云集了牛顿、哈雷、虎克、达尔文等;2.重大科学理论也层出不穷。3.在1660-1730年间,英国共有60余名杰出的科学家,约占当时全世界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他们的科学成果占总数的40%。18至19世纪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1.法国的全盛时期在百科全书时代和拿破仑一世时期。2.1792年,法国创办了欧洲最早的一批技术专科学校,建立了国家的综合教育体制。3.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和重大科研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与力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等,还贡献一大批出色的工程师。19至20世纪的德国。1.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终使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2.德国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20至21世纪的美国。1.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美国。2.美国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外来科学家也为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3.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二.主要学者观点自1954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做出整体概括,最早指出从古至今18个历史时期的世界技术和科学活动中心。对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最体系的归纳是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于1962年得出的。他给出了科学中心的定义,并指出科学兴隆期在世界范围内曾按下列顺序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他总结得出上述各国的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这种现象在科学史上被称为“汤浅现象”。其后,1974年,我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再次分析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并总结了各国成为科学中心的原因。自从“汤浅现象”被提出后,国内外众多学者、科学史家不断的从各角度着手对“汤浅现象”进行研究,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三.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意义1.随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必将带来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2.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经济中心和科学中心的相互促进。1.如随着美国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进展。2.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成果为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四.国内外关于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主要争议第一个争议是:1.“汤浅现象”指出,世界科学活动是规律的,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科学中心转移,即平均每80年就有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2.之前主要学者在假设这个规律存在的前提下,在预测美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时,贝尔纳和汤浅比较看好前苏联,而赵红州则看好中国。3.此外,当今世界并没有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因此这是人们目前议论最多的问题。其次,人们对于“汤浅现象”也存有一些疑问。譬如人们曾注意到,汤浅光朝的计量分析仅考虑了科学成果的数目,而没有考虑不同科学成果之间的质的差别。五.有关科学中心转移的思索如前文所述,美国自1920年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到今年已90余年,可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因为,本人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美国科学的未来怎样?汤浅认为美国的科学同样遵守欧洲科学的发展规律,即科学兴隆期也是80年左右。也就是说,从1920年开始成为科学活动中心,到2000年前后退出科学活动中心的舞台。汤浅的工作与普赖斯不谋而合。普赖斯在描述美国科学的“饱和增长”的现象时说:“我们应当期望,美国科学从1950年开始,已经度过自己的鼎盛年代。大约再经过30-45年时间,就可能导致完全的衰落。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衰落时期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阶段。”赵红洲千禧年的结论:“尽管目前美国科学还十分发达,并且还要在二三十年内控制着科学中心的地位,但是,美国科学衰落的历史命运似乎是注定了,争论的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2.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是谁?根据欧洲、俄罗斯及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形势和过去的基础来看,在21世纪,美国不再可能成为世界科技的唯一中心,中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等国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技术资金的储备,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发展势头也都很好。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21世纪各个国家在不同学科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世界科技已呈现出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本文标题: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1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