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1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考试姓名单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C)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A.可模仿B.可复制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2、(A)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风险分级3、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B),并按规定及时更新。A.风险点清单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C.隐患排查清单4、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C)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A.风险评价B.风险等级划分C.采取不同控制措施5、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C),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A.形式B.场所进行分析C.原因进行分析6、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C)的组合。A.严重性B.所有可能C.以上两者7、企业应建立由(B)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A.法定代表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28、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应按照“(C)”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A.全年、全行业、全方位B.全员、全行业、全方位C.全员、全过程、全方位9、以下评价方法中不是风险评价方法的是(B)。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10、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B)。A.审核B.培训C.存档11、企业应在安全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B),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A.安全岗位人员职责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企业安全管理制度12、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C)。A.职业卫生防护设施B.消防及应急设施C.安全生产投入13、企业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评审每(B)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应保存评审记录。A.三年B.一年C.二年14、以下(C)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生产现场类隐患。A.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C.设备设施15、(A)应覆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工作地点或设施。3A.职业病危害风险点B.作业活动清单C.设备设施清单16、隐患治理是消除或(B)隐患的活动或过程。A.自查自纠B.控制C.消减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三十八条规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B),并向从业人员通报。A.立即公告B.如实记录C.分析原因18、《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开展事故隐患(A)。A.自查自纠B.治理C.排查19、生产经营单位的(A),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主要负责人C.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职业病危害风险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其中可能性,是指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频繁程度和(C)。A.严重程度B.职业健康损害C.防护水平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应当高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3、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4、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依法应当承4担责任的协议。(√)5、购买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应当记录在案。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或者未经法定认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6、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和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与员工宿舍、周边居民区及其他社会公共设施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7、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向所在地县(市、区)或者按隶属关系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9、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人汇报,不得下达停产撤人命令。(×)10、风险点可以是一个区域,在进行区域的危险源辨识时应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简述风险分级管控遵循的原则?⑴、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⑵、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⑶、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52、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每类不少于四项)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⑴、基础管理类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及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等;⑵、生产现场类隐患: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
本文标题: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3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