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活动二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word教案
活动二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二《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春天的畅想》单元共分三个教学活动,《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为活动二,在二单元教材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课节,是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延续与拓展,同时也是活动三《春天的畅想》的开始与铺垫。本课主要通过对色彩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春天的色彩,为活动三的春天畅想创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欣赏引发学生对春天色彩的主观感受,并结合自身感受和色彩知识完成对春天主题的色彩创作。既承接了上一活动对春天的整体感受又为下面的活动课创作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色彩审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二、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性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已经形成初步的两级分化,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占主体地位,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知识面已有所拓展,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技能技巧表现能力,因此通过欣赏色彩构成和老师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将色彩基础知识和对春天色彩的领会,独特的结合并表现运用。三、任务分析本课要求学生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运用色彩以抽象或具象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主观感受。目的是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感受表现需要考虑,在因此在教学中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通过实践探究获得直观感受,通过师生互动活动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欣赏和构图练习,认识造型与色彩在艺术品中的地位。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色彩知识运用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以抽象色彩练习的形式体会色彩,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完成对春天主题的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表现,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原色、间色、相邻色、对比色等色彩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完成春天的主题创作。课时1课时教学资源教师课件色板彩纸多媒体设备学生学具颜料笔调色盘等五、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散文导入课程,师生共鸣——情趣激助,旧知巩固——温习原色,探究体验——调试间色,图片比较感受相邻色和对比色带来的不同感受——互助探究,快速抢答——补助测学,创作练习——自助反馈,几个环节的设置,以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为重点,把握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借助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采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设计以师生双边活动和实践体会、发现为主,通过实践、探究感受和表现色彩知识。色彩三要素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的补充、但不过的涉及,主要讲解原色、间色、相邻色、对比色,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直接导入原色,由学生调和得出间色,进而了解相邻色、对比色,并举例说明。通过讨论法、探究法,快速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建立互动环节,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参加探索发现,从而体验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六、教学过程: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学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散文导入“盼望着,盼望着……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课件评价你们描述的春色充满诗情画意2.画面里哪种色彩让你印象最深刻?你们想用画笔表现最美的春日景象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用色彩表现春日景象课题导入(板书)【设计意图】情助激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启思联想,导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引导,进入主题。(二)探究助学1.运用课件讲解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图1图2)出示课件(板书)【设计意图】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2.同学们在小学时曾经学习过三原色,你能在色相环中找到它们吗?(图3)3.出示色相环课件三原色(图3)【设计意图】温习旧知,导入新知,循序渐进。4.尝试一下两个原色可以调和出哪些颜色?间色教学重点(图4)学生体验调色回答(课件出示间色定义)。【设计意图】实践操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直观生动有说服力。5.作品分析比较,学生观察比较两幅作品的用色特点。课件师:它们的直观感受一样吗?生:有强弱对比【设计意图】探究发现通过对比观察,重新归类,得出知识点——相邻色和对比色。突出重点,层层深入。6.讲解对比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图5)相邻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图6)分析举例,直观图片展示。【设计意图】详细分析,讲解,目地是突出重点,感受相邻色、对比色的特点,分析直观感受。以探讨、分析、结论的方式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7.补助测学游戏抢答考考你,分析下面作品运用的是相邻色还是对比色?快速抢答。分析综合运用色彩知识作品。【设计意图】知识巩固,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兴趣,跟进训练,学生互动。图1图3图4图28.表现形式网格填色法、装饰画法、抽象形填色法、具象画法---生活情景表现的方法,教师出示不同表现的作品,课件演示每种形式的作品(图7、图8),领会作品的艺术美感和表现方法。【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几种简单的创作方法,使学生直观感受,了解不同形式表现特点。学会将色彩与表现形式相结合。为下一步的创作提供素材和借鉴。体会不同形式作品的美感。9.学生作品欣赏(图9)【设计意图】结合作品赏析师生共同总结出这些作品的色彩美原则:既要有明确的主色调,让画面谐调统一;又要适当对比,富有变化。为学生设立近期目标,学生作品相对差距较小,可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创作。(三)实践设计(教学难点突破)以春天为主题1.用抽象的形式表现春天的主题。2.运用具象或装饰的表现形式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学生实践设计,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难点突破,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两种作业,体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确定创作构思,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完成。从中体验色彩创作的乐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启发、引导、创造,课件演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是对本节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四)评价总结学生作品展示分析点评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评价优点与不足,色彩知识的运用是否很好的表达创作主题等图7图8图6图5图5图9色彩知识方面评价。【设计意图】重申教学知识重点,归纳,在板书中体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感受作品和评价作品的美术鉴赏能力。总结概括老师提示。七、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补充板书,并概括总结。(图10)2、拓展延伸春天的畅想搜集素材,为下节课做铺垫。【设计意图】提炼升华,渗透情感教育。板书将花按照相邻色对比色、原色、间色组成花束,植入色彩这个大知识体系中,把本节知识点穿在一起,新颖独特,更吸引学生。知识交代脉络也会更加清晰。为下节课做铺垫,知识延伸。八、预期效果人教版《春天的畅想》内容亲切、自然,与大自然联系紧密,学生们普遍比较喜爱,也容易接受,而且在教学上非常注重学科整和,增添了美术学科的“文学性”。注重文学、绘画的结合,使本节有着独特的审美意境。本课教学通过借助学生内在的生活体验,采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运用大量表现春天的图片创设情景,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感受,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焕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领悟到表现春天的多种手法,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多数学生学会并掌握色彩基础知识,能够根据掌握的色彩知识,较准确运用原色、间色、对比色、相邻色以抽象的或具象的形式,创作完成春天主题的绘画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学生间的交流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师引题,学生共鸣,教师设疑,学生参与互动,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师生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九、教学链接://mp3.baidu.com/图10
本文标题: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活动二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word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3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