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撰稿教师:王磊审稿老师:李明赞责编:陈敏课程内容标准及核心知识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宗法制(1)内容: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政治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评价:①以血缘为纽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③因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在分封制逐渐崩溃后,宗法制不可避免的也随之崩溃,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宗法观念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2、分封制分封内容:周武王把王畿——都城镐京和洛阳附近周王直接统治的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对象: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两次分封:周武王和周公。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①镇守疆土、②随从作战、③交纳贡赋和④朝觐述职的义务。分封的继续: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义务,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皇帝制度:①定尊号为皇帝,至高无上,总揽政治经济军事和中央、地方官吏的任免权②为了稳固统治,还给皇帝蒙上了神性色彩,确定一系列帝王专用名词:朕、制、诏、玺等。(2)三公九卿制:内容:①设立三公诸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三公中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③太尉管理军务。作用:①三者相互配合并互相牵制,一定程度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②又保证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3)郡县制:①建立背景:总结了松散的分封制带来的春秋战国动荡的教训,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划全国为36郡(长官郡守),郡下设县(长官县令),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命,且不许终身和世袭。③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4)军制: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和发给。(5)评价:此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基本格局,历代不断加强和完善;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4)宋太祖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收兵权、财政权,又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加强了中央集权。(5)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2、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宋:中书门下,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4)元:设中书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察举制,举孝廉(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朝: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加强了君主专制。2、内阁的创立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朱棣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3、清朝君主制度达到顶峰——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1)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3)雍正设立的军机处,负责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学法指导本单元内容跨度大,内容多,在把握的时候要紧扣课标要求,化繁为简。可以按政治制度专题线和时序线两条线索掌握:一、政治制度专题线:二、时序线我们的课本是按照专题编写的,而2010年北京的高考说明则是按照时序编写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同样的一段历史知识必须能够从两条不同的角度认知。重难点解析1、中国早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共性从氏族发展为国家,高度重视血缘关系,都有维护贵族特权的作用。王位世袭制保证“家天下”;分封制保证天子通过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控制地方重要地区;宗法制则以简单明了的标准——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该制度追求权力的集中,使政府拥有了强大的力量,促使了中国政治文明很早成熟,是中国长期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同时,此制度严重的缺乏对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的监控,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弊病,伴随着时间发展和后世集权的不断加强,这一缺点愈加明显,是中国近代落后的政治上最核心的因素。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区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即皇帝控制着政经军大权(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军机处等以维护皇权独尊为目的的制度都属于这条线);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即中央控制地方(郡县制、禁军等缩小地方权力,保证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属于这条线)。联系: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就是中央的核心,这两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又是经常同时出现的。两对基本矛盾:a、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分散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b、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分散或收回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共性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分封制在西周中前期,由于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起到了控制地方的作用,到了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才遭到破坏。分析历史要结合时代背景,我们不能因为东周诸侯争霸而说西周不应实行分封制。5、汉初的政治抉择汉初错误的以为秦没有实行分封制是其灭亡的原因(“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同时,残破的经济也使中央无力完全控制地方。这两点是实行郡国并行的原因。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实力的强大使中央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解决郡国问题,因此颁布了推恩令。6、君权与臣权君主即需要以宰相为首的大臣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又害怕臣子有了足够的实力而反叛,所以君主长时间处于不得不用大臣,又时刻控制大臣的状态。中国古代历史君主对臣子的控制大概有三个路数,最直接、野蛮的就是直接杀掉,例如刘邦、朱元璋诛杀功臣;第二招是分权,既将一份权力分给很多臣子,使其互相牵制,例如三公和三省;第三招是“小臣大权”,既使“大臣”官高而无实权,“小臣”有实权而官小,以方便控制,例如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7.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雍正帝时设立,1910年裁撤。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职务。军机处的特点是简、速、密。简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皇帝直接交由大臣、章京办理事务,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并要求当日事当日毕,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并实行“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采取“马上飞递”的方式送达各地。密是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西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也不得在侧。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所以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练习1.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②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2.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皇帝任命C.地方推荐D.考试选拔3.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的职责越来越繁重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4.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④是导致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1.D解析: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③的描述不符这个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同是政治制度,不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所以④的说法也不对。2.B解析:三公九卿是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A解析: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要想办法削弱相权,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由此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D解析:这是考查君主专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要注意两方面的描述。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