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1/10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1总则1.1为配合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员工绩效和员工素质,有计划地充实员工知识、管理技能,发挥员工潜在能力,特制定《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作为公司员工培训管理与实施的依据。1.2本公司所有员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办法办理。2员工培训宗旨2.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将培训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探索、创新培训形式。2.2将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拓展培训的深度和内涵。2.3实行全员培训,建立培训效果与激励挂钩机制,搭建起学习型、知识型企业的平台。3员工培训目的3.1达成员工对公司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的认知和认同。3.2树立效率原则、效益原则,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3.3掌握公司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要领,使新进员工尽快适应和能胜任本职工作。3.4提升员工履行职责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5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4培训计划与组织实施4.1人力资源部是公司员工培训的主要承办机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牵头组织制定,由各一级部门负责人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复核汇总,经人事行政部总监审核,总裁审批;作为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由人事行政部正式发布并组织执行。4.2计划程序4.2.1每年11月15日前,启动本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与总结4.2.2每年12月1日前,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需求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并汇总调查结果,并制定下一年度培训计划。4.2.3每年12月25日前,报批下一年度培训计划;4.3上述各项工作完成时间及流程参见附件《员工培训工作流程》。4.4费用预算、分配与管理4.4.1年度培训预算一般不低于公司全年净利润的1.5%。4.4.2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由人力资源部分别确定各项培训所需的具体费用,并汇总为年度的培训预算。4.4.3预算经过与财务部门沟通协商后,与员工培训计划一并报人事行政部总监审核后报总裁审批,并将审批后的员工培训计划和预算报公司财务部门备案。4.4.4计划内的培训费用,按审批权限由总裁/人事行政总监批准开支,财务部门担负审核责任。4.4.5内部有能力培训的课程,由内部培训师培训,以减少费用支出。4.5费用分配把握以下原则:知识、技能培训是重点;销售、生产业务部门、研发部门的培训优先于服务部门、事务性部门;干部、专业骨干培训重于一般员工培训;上年度关键绩效领域发生重大不良事件且有不足因素的,应当首先满足该项目的培训。4.6培训实施与监控4.6.1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的进度,组织实施公司级的培训活动。4.6.2人力资源部负责跟踪年度计划的落实,保障各部门或个人按计划进度实施。4.6.3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培训费用的使用方向,防止挪作他用。2/104.6.4人力资源部为公司的每位员工建立个人培训档案,保存个人参加培训记录,包括:4.6.4.1参加培训的登记/签到表;4.6.4.2获得的各类证书复印件;4.6.4.3获得的各类培训资料目录;4.6.4.4参加内部考试试卷;4.7培训结束,培训教材应当收归人力资源部,充实公司培训资源,并供相关员工查阅。4.8计划外培训管理:由于特别情况发生的培训需求,未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按以下程序处理。4.8.1涉及个人的培训需求和费用,由个人提出申请,人事行政总监审核,经总裁批准后实施。4.8.2属于部门业务急需的,经部门负责人申请批准后列入培训计划的,费用由公司支付。4.8.3属于个人发展,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经个人申请批准后,可列入培训计划,费用先由个人支付,完成学业后凭相关证书或证明报销。4.8.4与公司业务无关,纯属个人爱好或兴趣,费用由个人支付,公司不予报销,且不得占用工作时间。4.8.5涉及公司整体范围的培训需求和费用,由人事行政部直接提出申请,报总裁批准后组织实施。5员工培训类别5.1内部培训5.1.1新进员工入职综合培训;5.1.1.1公司的历史、概况、业务、发展规划、产品及技术概况等;5.1.1.2公司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5.1.1.3基本人事制度;5.1.1.4安全、生产与质量制度;5.1.1.5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5.1.1.6职业生涯规划;5.1.2新进员工入职前部门技能培训;5.1.2.1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能和责任、规章和制度;5.1.2.2岗位职责介绍、业务操作流程和作业指导;5.1.2.3岗位应知应会;5.1.3在职员工岗位任职能力提升培训;指公司为更新扩展员工知识面、提升任职能力和晋升职务准备、增进工作效率所组织的各项培训(含研讨会)。主要包括:5.1.3.1中高层管理人员(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管理技能、领导力提升、决策思维能力等5.1.3.2后备干部培训:角色转变、职业技能提升、管理技能培养等5.1.3.3市场营销人员:营销管理、销售管理、销售技巧培训等5.1.3.4售后服务培训:优质客户服务培训等5.1.3.5其他行政部门: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培训等5.1.3.6客户培训(公司的战略性合作伙伴):**文化、营销策略、新产品发布会等5.1.3.7工作现场技术培训:部门、生产线主管对所辖员工不定时进行现场工作指导培训,帮助其正确进行操作,提升工作效率及效果。5.1.4员工技能比武:类同岗位员工定期进行工作技能比武,以此树立工作流程操作典范,使工作流程逐步高效标准化。3/105.1.5文化制度培训:指公司为了推行新的或经改良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而进行的培训,旨在实行新的管理方法、行为规范。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5.2外部培训5.2.1员工岗位技能资格证考核培训5.2.2员工外派委培指因工作需要且没有安排或不能提供内部培训的,可参加社会上专业培训机构或院校所组织的培训。或因公司发展需要及企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由公司直接选派或由个人申请、经总裁批准,送去院校定向脱产学习。5.2.3外派调研考察学习培训指公司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部分员工外出考察,接受中、短期训练,以开阔员工视野,增长见识。5.3其他形式的学习。6培训费用分担培训费用按照不同的类别,由企业和个人分担,以体现“谁受益,谁投资”的思想。注:K-知识A-态度S-技能H-习惯公司培训重点为K、S、H类,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7内部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培训资源包括内部培训师、培训教材、培训设施设备等。7.1内部培训师制度7.1.1培训师的来源:各级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皆担负有培养员工的责任,是内部兼职培训师的主要承担者;业务骨干或技术尖子: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部门的技术尖子将是员工业务培训师的主要来源。7.1.2内部培训师的分类:内部培训师分为公司级培训师和部门级培训师。7.1.3公司级培训师:凡担任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培训、各级干部培训等)的培训师。公司培训师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培训师分为初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资深培训师。7.1.3.1初级培训师:主讲专业领域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做临时培训师期间讲课课时达10个班次;7.1.3.2高级培训师:主讲专业领域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授课场次30班次以上,60%以上培训场次参训员工评价在A等以上;7.1.3.3资深培训师:主讲专业领域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业绩表现,授课场次50班次以上,80%以上培训场次参训员工评价在A等以上。培训类别企业承担百分比个人承担百分比1KA新员工培训100%--2KSH任职能力/素质培训70-100%0-30%3K专项技能/资格培训--100%4SK外派考察和培训100%--5KS委托培养30-60%40-70%6SAH文化制度培训100%--7其他形式的学习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4/107.1.4部门级培训师:担任各部门组织的基层员工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和在职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的培训师。部门级培训师由各部门内部选聘,统一定级为初级培训师级别。公司培训师可同时兼任部门内培训师,但只享受其中一份培训师补助。7.1.5内部培训师负责所讲授课程内容的优化、资料收集、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水平提高等。培训师以自主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主。企业在外派培训、工作时间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人力资源部每年将为内部培训师不定期的举行“培训师技能训练”,并提供课件开发、教材编写、课程讲授方面的资源与支持。7.1.6兼职培训师的补贴:单位:课时/60分钟培训师并可以获得一定金额书籍费,其中初级培训师为200元/年,高级培训师为300元/年,资深培训师为500元/年,补贴费用每月工资中支付,书籍费用凭发票据核销。同时可以优先参加讲授领域的外部培训。7.2内部培训师职责7.2.1内部培训工作是企业员工内部兼职的行为,不能因为培训或受培训而影响本职工作。7.2.2内部培训师主要履行以下职责:7.2.2.1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7.2.2.2负责内容的优化、资料的收集,总结本专业领域的管理、操作经验,编写教材和提高讲授水平;7.2.2.3学习、消化外部培训课程,引入企业;7.2.2.4本专业领域或本部门的文化制度培训;7.2.2.5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学习,经常开展专题模拟培训;7.2.2.6根据培训部门设计的培训方案和计划进行培训,如有改动应事先征得受培训部门的同意。7.3培训师选聘制度7.3.1培训师的申报:凡申报培训师必须填写《兼职培训师申报表》,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同相关业务部门联合评审,资历、课件、讲授水平达到要求者聘为培训师。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评定。7.3.2任职培训师主要采用自荐与竞聘相结合的方式。7.3.3所有自荐的候选人必须自己组织好教材和授课提纲,参加试讲。7.3.4试讲评审团由以下人员组成:与所选课程有关的一线人员2名;人力资源部人员1名;主管领导1名,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2名。7.3.5评定范围:语言是否通俗易懂,能否为普通员工所接受;授课风格是否大方得体,语速、板书能否较易为人理解和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否有知识性、常识性漏洞等。7.3.6评定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7.4内部培训师管理7.4.1初级培训师通过内部试讲确认其资格,高级以上培训师通过试讲和考核确认其资格。7.4.2培训结束,参训员工和培训组织者要对培训师进行考评。7.4.3人力资源部每年对内部培训师认证一次,不合格的解聘,认为一般的要协助、督促其提高。高级以培训师若半年不上课的,降一级,初级培训师若半年不上课的,自动取消培训师资格。级别分类初级高级资深工作时间5元/课时10元/课时15元/课时非工作时间10元/课时15元/课时20元/课时5/107.4.4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培训师的集体学习、提升活动。根据人力资源部确定的课程框架,对不同的主题成立开发小组,各专题组不定期召开讨论会,对课件进行研讨7.4.5各级领导皆负有培训人才的职责,其组织与参与的情况作为任职资格的达标认证之一,其授课表现纳入其个人的业绩考核。7.4.6培训师的课酬规定见第7.1.6条。7.5外聘讲师为广泛的引进与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经验,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培训机构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公司将根据不同的需要,从国内外聘请优秀的讲师、专家来公司进行讲学与授课。7.5.1外聘讲师的来源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顾问公司、优秀企业高级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7.5.2外聘讲师的审查部门和聘请程序7.5.2.1资格审查7.5.2.1.1技术/业务类讲师:由技术/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进行资格审查;7.5.2.1.2管理类讲师:由受训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专业背景、从事职位、教学内容、教学水平。7.5.2.2聘请程序凡聘请外部讲师必须由聘请部门填写《外聘讲师申请表》,经资格审查,报培训部门备案。7.5.2.3课酬依据实际情况确定7.5.
本文标题: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