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
201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九年级上册按章节)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1、(2013台州卷-3)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2、(2013宁波-9)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3、(2013衢州-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4、(2013义乌-1)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1、(2013台州-20)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B()2、(2013金丽卷-6)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2013丽水卷-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如图实验操作规范的是(C)4、(2013丽水卷-15)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21omA.无色固体B.易溶于水C.不能燃烧D.有吸附性5、(2013宁波卷-4)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体液尿液胃液血液pH4.7~8.40.9~1.57.35~7.45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21om((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2com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6、(2013绍兴-10)下列用途与物质的性质不对应的一项是()7、(2013宁波-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8、(2013舟嘉-10)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选项物质的性质用途A氮气较不活泼食品防腐B铜有导电性做导线C汽油易挥发作燃料D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除铁锈第12题图ABC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的是()A.MgB.MgOC.Mg(OH)2D.MgCl29、(2013杭州卷-10)为了探究硝酸钾溶液能否导电,实验步骤如下:(1)将硝酸钾晶体溶解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2)连接如图电路;(3)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能否发光。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正确的是2()1omA.实验步骤正确、完整B.应补做硝酸钾晶体能否导电的实验C.应将自来水改为蒸馏水D.应分别补做硝酸钾晶体、蒸馏水能否导电的实验10、(2013杭州卷-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含有铁锈的铁粉制取四氧化三铁,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合理的是()21A.b(稀硝酸、锌粒)、c、dB.a(稀硫酸、锌粒)、c(高锰酸钾)、d、eC.a(双氧水、二氧化锰)、dD.c(氯酸钾、二氧化锰)、d(一氧化碳)11、(2013舟山嘉兴卷-11)(舟山卷-11).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硫酸的质量分数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溶液的pHD.生成氢气的质量12、(2013温州-24)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3H2O4),具有抑制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功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1)乙酰水杨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乙酰水杨酸具有酸性,若在其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呈______色。13、(2013宁波卷-27)在实验课中,各小组做了如下实验:21*cnjy*com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取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则:固体C是,操作③的名称是,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21*cnjy*com4.铁(或Fe)过滤锌(或Zn)14、(2013杭州卷-26)犯罪分子常在黄金中混熔较多的铜,冒充纯金制品进行诈骗。小李要检验金制品中是否混有铜,他的检验步骤是:(1)在酒精灯上灼烧金制品;(2)将灼烧后的金制品在稀硫酸中浸一段时间。如果金制品中混有铜,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稀硫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15、(2013湖州卷-28)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21*m(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端下降的原因。(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16、(2013宁波卷-31)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21*cnjy*com(1)取2.5g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3高温CaO+CO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①写出C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②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性。(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2.(1)①CO2+2NaOH=Na2CO3+H2O②吸水③80%(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氢氧化钙反应(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沉淀被盐酸溶17、(2013温州卷-35)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21*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渐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右图。(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请结合右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3)在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的。(用化学式表示)21*(l)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答出两种即可)(2)解:据图可知,与20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克设与20克待测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Na0H十HCl=NaCl+H2O4036.58克×1%x40========36.58克×1%xX=0.073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073克---------------=0.37%20克答: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37%.(3)NaCl、HCl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1、(2013金华卷-15)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D)2com((((2、(2013绍兴卷-18)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A.省去装置是甲和丁21*cnjy*comB.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3、(2013台州卷-19)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21*cnjy*com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pH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4、(2013宁波-17)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02的情况下,产生的0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04,产生的H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人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5、(2013金丽卷-23)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色。(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1、(2013湖州卷-7)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nO2+2C高温Sn+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1*cnjy*comA.青铜属于纯净物B.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C.二氧化锡是氧化物D.CO在反应中是还原剂2、(2013台州卷-7)自来水中常含有次氯酸(HClO)。次氯酸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该反应类型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21*cnjy*com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3、(2013温州卷-9)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NH4NO3B.CO(NH2)2C.Ca(H2PO4)2D.K2CO34、(2013温州卷-16)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42Cl2↑+7O2↑+2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5、(2013舟嘉-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第23题图A.甲装置验证空气中有水分B.乙装置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C.丙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丁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6、(2013温州-20)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选项ABCD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浓硫酸氧气用途除铁锈用于灭火作干燥剂供给呼吸7、(2013舟山嘉兴卷-29)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某些物质。有3包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钙中的一种,现用实验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区分。(1)取少量3种粉末,分别装人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加水后都能溶解。其中甲试管壁明显变热,由此可知甲试管中加的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2)取甲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人另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3金丽卷-33)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
本文标题: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26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