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合作!竞争!》参考课件2
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诗人,也是同时代旗鼓相当的两位竞争对手。在争霸诗坛的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朋友。歌德在形容他们的友谊时说:“像席勒和我这样的两个朋友,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投,朝夕晤谈,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两人如同一人,所以关于某些个别思想,很难说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有许多两行诗是我们俩一起合作的,有时意思是我指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好相反,有时他做头一句,我做第二句……合作探究歌德与席勒的合作1、歌德与席勒的成功说明了什么?2、从歌德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明白什么道理?在某市的一条街上有三家同样的服装店。“同行是冤家”,开始他们一心想把对手置于死地,竞相压价、造谣诽谤等“小动作”都被他们用来排挤对方,恨不得让对手早日关门。可是后来,消费者见他们互相诋毁,商品价格也非常离谱,便对他们的信誉和商品质量产生怀疑。结果三家店铺日渐冷落,经营惨淡。一个偶然的机会,三个店主坐到了一起……互动交流写一写请续写一下故事的后半部分。小博士告诉你3、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的竞争是无力的。只是一潭死水。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1、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2、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在合作中竞争1、八年级5班同学在合作中竞争的成功经验,对你有什么启发?2、我们在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说一说阅读P96的事例,回答下列问题: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被试者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外,但瓶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瓶子接有水管,可放水入瓶。实验时,由若干个被试者各持一线,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圆锥体拉出来。如果时间过长,玻璃瓶中的水逐渐上升把圆锥体浸湿,便算失败。在这种情境下,如果大家互不相让,谁也达不到目的。做一做1、请你为在实验中取得成功出主意。2、这个实验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荒草丛中,数百头牛羚在悠闲地啃草,突然蹿出两头狮子,牛羚群顿时一哄而散,各自逃命,落在后面的牛羚就成了狮子捕食的对象。一头狮子抓住机会,避开锋利的犄角,一口咬住牛羚的喉咙,另一头狮子则紧咬牛羚的后腿,前后夹击,密切配合。牛羚在耗尽体力之后,轰然倒地,成了狮子的美味。牛羚与狮子的本能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牛羚与狮子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竞争中需要合作,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在竞争中合作合作!竞争!归纳整理1、在合作中竞争2、在竞争中合作1986年,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联名致信邓小平,建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的高科技术,很快得到国务院批准。因此事发生在1986年3月,故称“863计划”。“863计划”是我国科学家协同攻关的典范,它涉及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和海洋技术等八大高科技领域,协作研究的科学家数以万计。感悟体验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仅就该计划的管理而言,就包括决策指挥系统、协调管理系统、评估监督系统和信息交流服务系统四大块。截止2001年3月,15年来,“863计划”共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创造产值560多亿元,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人们概括“863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感悟体验1、“竞争与合作永远是一对共同生长的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合作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B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C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D竞争与合作是一回事评价反思精选习题D潭死水竞争是无力的2、美国NBA从各个球队中挑选最优秀的球员组成的“梦之队”,在巡回比赛中往往打不过技术比较差的球队。这主要是因为()A“梦之队”的队员球艺不精B“梦之队”的队员球艺高超,但缺乏合作精神C“梦之队”的队员没有对手,缺乏竞争的压力D“梦之队”的队员在一起的时间短,队员间D缺乏协作、配合3、1十1=?”这在数学常规计算中是非常简单的,但在生活中可要复杂得多,如1滴水+1滴水仍是1滴水,这种情况下1+12,但是还有一种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情况1十l2这种情况出现的条件是()A在做事情时发扬团队精神,上下一致,相互B每个人都加大任务量,最后就一定能完成任务C每个人平均分配任务,达到每个人心理平衡,就D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能做出超出两人能力的事A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会多出成果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在锤炼竞争本领的同时,更需要形成一种“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在与他人竞争中学会欣赏,学会合作,学会共享。结束语
本文标题:《合作!竞争!》参考课件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0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