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四年级第三、六单元朝读经典
11、人能群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意思。教学重点:理解人心齐,泰山移,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道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解文章大意。(3)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3、预设评价。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教师巡视辅导。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1、做课中操。2、检查自学情况。(1)指句读课文。(2)理解重点词句。(3)同桌间说说课文大意。人的力气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却能让牛和马听从使唤,为什么呢?回答是:人能组成社会群体,可是牛马却不能这样。(4)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名全班交流。(5)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1、学习“你知道吗”里面的《阿豺折箭》。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3、背诵课文。4、终极评价。5、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12、敬业乐群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意思。知道乐群是一种交际能力,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无论小成、大成,都要做到敬业乐群,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乐群是一种交际能力,有利于与人和谐相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激情导入。3、简介《礼记学记》。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3)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体会。3、预设评价。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辅导。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1、做课中操。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课文情况。(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3)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入学第一年,考查学生读经断句、理解文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业、乐于与别人交流;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广泛学习、亲近师长;第七年,考查学生论说学问、选择朋友的能力。能做到这些的叫作小成。第九年,考查学生能否触类旁通,遇事不惑,不违师教。能做到这些才可算得上大成。(4)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乐群,不仅仅是一种交际能力,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无论小成、大成,都要做到敬业乐群,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5)结合实际谈体会。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1、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领袖》。2、背诵课文。3、终极评价。4、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13、君子之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论语》中有关君子与小人的几句话,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2、解读重点词句的读音,含义,结合时代特点理解这些话的现实意义。3、诵读,默背经典名句。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2.培养学生对论语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3.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2.汲取论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学准备:1、收集论语中有关“君子与小人”的经典名句。2、了解历史上有名的君子或小人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激情导入。“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有关君子的话。3、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论语中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君子和小人到底有什么不同?A.这两句话中没有什么生字,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话,请读流利,并把古文的韵味读出来。B.读得很好。请同学们分成4人学习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自己能理解哪句话,或者哪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把不懂的或不好理解的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C.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三、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讨论,分析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我们是否做到凡事遵循古人倡导的礼仪规范。1、同学们刚才讨论的很激烈,现在把你们组的讨论成果给我们展示一下吧,请各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2、生活中我们有没有遵照君子的标准去做呢?生自由回答,我们生活中有时会因为图一时方便,图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一些不合君子行为规范的事。比如:在食堂排队打饭时,会有加塞的现象;有抄袭同学作业的现象;过马路时,有闯红灯的现象……3、师小结: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图一时方便,会为了自己或自己班上的利益做出一些有损别人利益,也有时做出一些违反了校纪班规的事情,做君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1、论语中给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还有什么特征?君子:仁(人)知(者)勇(士)2、背诵课文。3、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14、诗可以群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2、了解课文大意,感悟其现实意义。3、知道《诗经》具有交流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读之能使人常怀友善之心,广结良朋。4、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感悟其现实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论语阳货》。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谈谈你的体会。3、预设评价。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1、做课中操。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课文情况。(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3)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孔子说:“你们怎么不学习研究《诗经》呢?阅读《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习讽谏的方法。近的方面,可以用来孝敬父母;远的方面,可以用来服事君王;而且可以多认识大自然中鸟兽草本的名称。”(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5)谈谈你的体会。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1、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古代文人结社》。2、背诵课文。3、终极评价。4、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25、黄鹤楼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语言特色。教学重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课前准备:1、学生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2、查阅资料了解江南三大名楼及其成名的原因。3、熟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大意。4、把不能弄懂的字词和预习中的问题批注到课文旁边,课堂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朗读崔颢《黄鹤楼》诗导入新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关于黄鹤楼的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则来学习一篇关于黄鹤楼的古文。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其成名原因。3、预设评价。4、学生自学。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1、做课中操。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2)指名翻译课文。昔日的仙人已经骑着黄鹤飞去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白云。阳光照耀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如茵。天色已晚,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着满面,使人平添无限的乡愁。(3)说说你对黄鹤楼的总体印象或感受。3、思考:文章中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4、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你觉得文章在写作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学生讨论交流)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1、拓展《江南三大名楼》。2、积累文中的字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3、终极评价。4、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2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诗句意思。3、感悟诗歌的魅力。4、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的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1、呼乐学口号。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李白》。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3)体会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预设评价。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辅导。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1、做课中操。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诗情况。(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3)指名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西望长安,再出看不见自己的家。黄鹤楼上传来了凄凉的《梅花落》的笛声,让人心中顿生寒意,五月的江城仿佛落满了梅花。(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1、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中国古乐器》。2、背诵诗歌。3、终极评价。4、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27、黄鹤楼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翻译全文。感受黄鹤楼的“美”。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感受黄鹤楼的“美”。某些词语、句子的含义;发挥想象,感受黄鹤楼的“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历史上人们将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我们学的《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二、自由阅读,读准字音。隅费祎憩巃蓯闼窥隅:角落。登仙,成仙。驾:乘、骑。憩:休息。以名楼: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名,动词,命名。《神仙》之传:即《神仙传》。《述异》之志:即《述异志》。“耸构”“高标”“巍峨”“巃蓯”意思相同,都指高大雄伟的样子。倚:靠着。重檐:两层屋檐。翼:古代建筑的飞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形胜:山川胜迹。最:最好的事物。三、请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找出翻译上仍有困难的地方。四、理清课文层次。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五、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和译文。第二课时一、检查课文朗读。二、看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黄鹤楼在你心里的形象吗?自由发言。可能有这几点:1、黄鹤楼很浪漫,很神秘。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了望楼:黄鹤楼虽然是—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的记载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2、黄鹤楼很高。“观其耸
本文标题:四年级第三、六单元朝读经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1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