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设计从构成开始1、构成属于现代设计范畴。现代设计产生因素。a、新的经济形式b、设计地位提升c、新的审美人群的产生d、现代制作手段的影响2、包豪斯确立了构成的设计基础的地位。a、1919,德国魏玛,格罗比乌斯b、艺术与技术的统一c、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体合作是核心。3、构成的分类。a、平面构成b、色彩构成c、立体构成4、设计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点、线、面,色、光、质等各种要素。5、设计需要具备几方面的能力:a、观察能力b、理解分析能力c、吸收判断能力d、表现能力一、设计从构成开始6、构成是设计的基础。是一个开始进入设计状态的准备过程。可以不考虑设计的的具体应用,而是注意形式的创新体验。7、构成的定义: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的科学。8、从构成到无构成。9、平面构成是构成和设计的基础。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1、平面构成一般只用黑白两色,目的是为了便于研究和表现形态自身的情感力量。2、基本元素的产生。a、几何形b、有机形c、偶发形d、点线面试举例。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一)点1、点的形态点只有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只是一个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现实中的点是各式各样的,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2、点的特征A、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B、点有跳跃感,生动感和节奏感。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C、点在比较的环境中体现位置特征。D、单点和多点视觉感不同。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E、点在画面的位置影响。F、特殊形式点的感受。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G、点的错视。盲点测试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是图形语言的一部分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二)线1、线的视觉特征和变化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讲,线既具有长度,也可以具有宽度和厚度,还有丰富的变化。A、线的分类直线和曲线是最基本的线形。直线分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虚线;曲线分弧线、抛物线、旋涡线、封闭曲线、随意曲线。线自身的形态——均匀线、不均匀线、粗线、细线、随意形线等。B、线的象征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有力度,稳定。水平线—水面、地平线,平和、寂静;垂直线—柱子、旗杆,崇高;斜线—起飞、起跑,速度、重心转变;粗线—厚重、粗笨;细线—细致、尖锐。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曲线具有女性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之感。几何曲线—对称、秩序、规整;自由曲线—自然、有弹性。2、线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态A、不同的工具和方法使线具有丰富的形态。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B、线是最情绪化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C、不同排列产生不同感觉。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3、线的错视灵活地运用线的错视,可以使画面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时则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免错视产生不良的效果。4、线的应用与表现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三)面面是线移动的轨迹。点的扩大和聚集,线的宽度增加和围合都形成面。面在视觉上给人充实感。1、面的形态面有规则面和不规则面之分。圆形和正方形是最典型的规则面,这两种面的相加和相减,可以构成无数多样的面。不规则面的外形较复杂,无规则可循。2、面的特点规则面有简洁、明了、安定和秩序的感觉;不规则面有柔软、轻松、生动的感觉。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3、面的错视4、面的应用与表现蒙德里安作品欣赏:蒙德里安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欣赏:吴冠中作品欣赏: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一)形态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应用中,点线面单独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研究不同形态的组合关系比较接近设计的本质。形态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二)重复重复的概念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叫重复。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大自然中如花瓣、树叶、鱼鳞都是重复的表现。试举生活中见到的重复的例子。重复通常可分为四种形式:基本形重复,骨骼重复,群化重复。1、在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元素,成为基本形重复。(单个基本形的重复)(多个形体成组的反复)2、骨骼重复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地排列。A、骨骼不变,单元形不变。B、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应用形式不变。C、骨骼不变,单元形不变,应用形式变。D、骨骼有规律地变化。E、骨骼无规律地变化。3、群化重复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它可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a.基本形的对称或旋转放射式排列;b.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c.多方向的自由排列。4、重复在设计中的应用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三)特异特异的概念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特异与重复、渐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试举生活中特异的例子。1、形态突变2、大小突变3、色彩突变4、方向突变5、特异在设计中的应用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四)渐变概念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渐变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例如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生命的历程,水中涟漪由大变小等等。1、基本形的渐变即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逐渐变化。A、形状渐变形状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个形象。有具象形渐变和抽象形渐变两种形式。B、大小渐变: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做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以空间感和运动感。C、位置渐变: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作有序的变化。会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D、色彩渐变:基本形的色彩由明到暗渐次变化。E、方向渐变:将基本形作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会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感。2、骨骼渐变即骨骼线的位置依照数列关系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往往产生令人眩目的效果。A、双元渐变:也叫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时变化。B、等级渐变:将骨骼做竖向或横向整齐错位移动,产生梯形变化。C、联合渐变:将骨骼渐变的几种形式相互合并使用,成为较复杂的骨骼单位。D、阴阳渐变:使骨骼宽度扩大成面的感觉,使骨骼与空间进行相反的宽度变化,即可形成阴阳、虚实的转换。3、渐变范例(五)发射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如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其二,发射有一种空间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发射的种类:1、离心式: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中心,有向外运动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2、向心式:基本形由四周向中心归拢,形成发射点在画面外的效果。3、同心式:基本形层层环绕一个中心,每层基本形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实际上是扩大的结构,扩散的形式。4、多心式: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这种构成效果具有明显的起伏状,空间感也很强。(六)近似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七)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纹理。“肌”——皮肤;“理”——纹理、质感、质地。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物理性,因而也就有其不同的肌理形态,例如,干和湿、平滑和粗糙、软和硬等等,这些肌理形态会使人产生多种感觉。器物表面纹理;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窑变形成的裂纹,书法中的飞白。1、肌理的表现手法画、喷、洒、摩、擦、浸、烤、染、淋、熏炙、拓印、贴压、剪刮材质:如木头、石头、玻璃、面料、油漆、海绵、纸张、颜料、化学试剂等。另外,电脑、摄影与印刷技术。1、肌理的表现手法画、喷、洒、摩、擦、浸、烤、染、淋、熏炙、拓印、贴压、剪刮材质:如木头、石头、玻璃、面料、油漆、海绵、纸张、颜料、化学试剂等。另外,电脑、摄影与印刷技术。A、绘写:用笔进行自由绘写或规律绘写,直接就可以造成肌理效果。在制作这种肌理时,肌理元素的形象越小越好,否则就会失去肌理的感觉。B、拓印: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地挤压,纹样印在纸上构成的肌理效果。C、熏炙法:用火焰熏炙,使纸的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纹理。D、自流: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以将颜料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的纹理。E、印刷或自印: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版等效果综合制作。F、拼贴:将各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通过分割,组合在一张画面上。2、不同的材质3、肌理的分类1、自然的肌理:自然肌理就是自然形成的现实纹理,如木、石等没有加工所形成的肌理。2、创造的肌理:创造肌理是由人工造就的现实纹理,即原有材料的表面经过加工改造,与原来触觉不一样的一种肌理形式。通过雕刻、压揉、烤烙等工艺,再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3、视觉肌理:视觉肌理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一般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的肌理。形和色非常重要,是视觉肌理构成的重要因素。4、触觉肌理:用手抚摸有凹凸感的肌理为触觉肌理。(八)矛盾空间1、空间的概念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平面构成中的空间,是就人的视觉感觉而言的,具有平面性、幻觉性、矛盾性。是一种假象,三维空间是二维空间的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矛盾空间是在实际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间形式,有独特视觉效果。2、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A、重叠: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B、大小变化:由于透视的原因,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这种变化。这样一来,平面形象的大小变化愈大,就愈合产生一种空间深度感。C、倾斜变化: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成排列的变化,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以一种深度感。D、弯曲变化: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平面形象的弯曲,就会产生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E、投影效果: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应,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F、透视效果:在真实空间中,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且是愈在前者愈大,愈在后者愈小,所以透视关系会造成空间感。G、面的连接:在平面设计中,面的连接可形成体,面的弯曲可形成体,面的旋转可形成体,而体是空间中的实体,因此,能够形成体的面都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3、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A、共用面: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共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有一种透视变化的灵活性。B、矛盾连接: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起来。4、矛盾空间范例(九)对比对比的概念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与调和是相辅相成存在的。一般有大对比小调和与小对比大调和之分。调和是求近似,对比则是求差异。自然界中的冷与暖、干与湿、白天与黑夜,都是对立的统一。对比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对比的参照。对比的分类:1、方向对比2、大小对比3、面积对比4、形态对比5、虚实对比6、疏密对比7、质感对比四、平面构成的应用形式(一)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都是达到画面平衡的方法,画面中的形态、面积不一定相等,甚至差异很多,但每个元素之间存在着互相牵制的关系,使整个画
本文标题:矛盾空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2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