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华图_言语理解与表达_上课提纲
言语理解与表达华图教研中心Yu564515550@126.com江苏省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言语理解在近年考试中的比重及所需速度江苏省考A类总题量言语题量总时间言语时间每题速度07年10515100分钟15分钟60秒08年10515100分钟15分钟60秒09年10515100分钟15分钟60秒10年10515100分钟15分钟60秒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江苏省考A类篇章阅读片段阅读长句理解总量06年1篇5题5题5题15题07年1篇5题10题15题08年1篇5题10题15题09年1篇5题10题15题10年1篇5题10题15题三、片段阅读分析:04年:A类长句理解10。B类病句判断10.05年:A类长句理解5,06年:总5,主旨概括2,意图推断1,态度观点1,细节判断107年:总10,主旨概括3,意图推断1,态度观点2,细节判断408年:总10,语句排序1009年:总10,主旨概括6,态度观点1,细节判断310年:主旨6意图1态度观点1细节2行测备考策略•一个中心:快速有效选出最佳答案•两个基本点:基本题型、基本方法•三步走:听课、演练、巩固•答题顺序:言语言语类模块题型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态度观点题、细节判断题、词语理解题、词语指代题、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标题填入题词语删减题。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关联词辨析、成语辨析。病句:言语部分主要内容•片段阅读1主旨概括题:关联词+行文脉络•2意图推断题•3态度观点题•4细节判断题•5词语理解题•6代词指代题•7语句衔接题•8语句排序题•9标题填入题••语句表达•篇章阅读•实词辨析: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语体风格•选词填空搭配范围,提取语素,词性功能•成语辨析:感情色彩,搭配范围,句法功能第一章片段阅读做题顺序•原文①•题干××××××××?②•选项ABCD③•顺序:审题干→读原文→选答案,即②①③•两项原则:•原则一:同义替换,是正确答案的标志•原则二:对比选项,找到差异,确定强调的重点第一节主旨概括题什么是主旨概括题:一、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二、做题原则:1.寻找主题句2.寻找对主题句进行同义替换的选项3.必须基于原文的概括怎么找主题句?解题思路一:从关联词语切入•你去,我去•他去,我不去•我能干,他能干•你去,我也去•先是你去,再是我去()•要么你去,要么我去()•只有你去,我才去()•因为你去,所以我去()•与其他去,不如我去()•他去,但是我不去()•即使他去,我也不去()•如果他去,那么我就不去()•不但我能干,他更能干()•不是我能干,而是他能干()关联词语脉络•1.递进复句•2.因果复句•3.转折复句6.多重复句•4.条件复句•5.并列复句1.递进复句•①典型格式:•不但A,而且B,(甚至C)•前后两个分句的感情色彩或者倾向性是一致的•②其他关联词:•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还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甚至”“更”、“重要的是”、“关键的是”等举例: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③解题要领•递进之后是重点;•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主题句往往是递进之后的内容言语技法一:反证推断法•反面论证常常是为了强调前面所提的观点正确,主题句往往在反证之前;•反证本身可以快速浏览或者不看;•围绕例证来阐述的选项不选。标志:“否则……”、“如果不……,那么/则/就会……”、“不然的话……”•负负得正2.因果复句•①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②解题要领:结论之后是重点,•③其他格式:“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因而……”、“可见”、“看来”(表结论)、“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等。(10年第一题)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难以配合,对新制度的实施产生阻碍。因此,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事实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下列对文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种制度之间具有战略互补性•B.实施新制度往往有阻碍•C.制度变革应整体上推进,可分步实施•D.实施新制度运行成本巨大3.转折复句•①典型格式•强:虽然A,但是B•弱: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②解题要领•a.转折之后是重点•b.弱转折更要敏感•③其他关联词•强转: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10年第4题.禾苗干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充得太足就会爆炸。生命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教育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温存,也应当来点严父般的“狠心”;温室中的幼苗鲜嫩可爱,烈日下的万物更加茁壮。•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A.幼苗和万物B.生命•C.哲理D.教育4.(必要)条件复句①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必须”②其他关联词:“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等③解题要领:•条件部分是重点•只有=必须=应该=需要=应当•省略关联词“只有”时,就看“才”前;•全部省略关联词时,就找文中的对策。假设条件复句如果倘若……就那么便“只要……就……”、“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如果……那么……”、“一旦……就……”、“假若……则……”周遍条件复句“无论/不管……,也/都……”前面的条件不起作用,所以重点只能落到后面5.并列复句1.(回忆前面,递进,转折,因果,条件)2.类型:(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关联词】单用的“又、同样、同时”等。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关联词】“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3.表现形式:标点符号言语技法二:标点符号法•除了关联词以外,有的时候标点符号也能表示句与句的关系。•:——解释说明•、;引导并列关系•“”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补充说明•!•?设问引出话题反问表达态度的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观点补充(一):承接复句【典型格式】“(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你先到后勤组去领工作服和防护用品,然后我带你到阿华师傅哪儿去。”“老头子使了一个眼色,阿Q便也被抓到栅栏门里去了。”补充(二):让步复句【典型格式】“即使……也……”等()【关联词】跟“即使”作用相同的还有“就是”、“就算”、“纵然”、“哪怕”等。“即使遇到百日大旱,这套供水系统也能保证供应生产生活用水。”“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后退半步。”“哪怕‘黑客’们个个神通广大,也无法进入这样的网站。”补充(三):取舍复句【典型格式】“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后面是重点)“你与其找他谈话,还不如先到群众中间去了解一下情况。”“一个伙计说:‘我宁可饿死,也不给周扒皮干了!’”微观:从关联词语切入•1.并列复句•2.递进复句•3.因果复句•4.转折复句•5.条件复句解题思路二:从行文脉络切入1.总——分——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观点(前后兼顾)2.总——分提出观点——举例说明提出观点——解释说明趋势:3.分——总列举现象——提出观点列举现象——解决问题4.没有分论点和总括句,结构并列①总-分-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譬如:提出应试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提出观点-解释观点-重申观点。首尾句都很重要,前后兼顾②总-分(首句)•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先提出观点,后面或是做解释说明或是举例论证)•首句的观点才是文段的主题所在,后面的解释和例子只起辅助作用,快速浏览即可,选择答案时不应受其干扰。言语技法三:举例推断法•举例论证:“比如”、“例如”、“XX就是一个例子”、“以XX为例”•举例本身并不重要,阅读时可以快速浏览。•与例子有关的选项属于干扰项第二节意图推断题什么是意图推断题,就是对作者写作意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的判断,•提问方式:意在说明、意在强调、作者想表达的是,这段文字想说明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推出,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是一种未然性的)主旨概括题VS意图推断题主旨概括题:•核心语句,•同义替换,•基于原文,•通过这段文字作者主要表达了,主要说明了(典型主旨题)(已然)意图推断题:•重点在推断•通过这段话作者最想表达(未然性)做题方法:•基于原文的引申•①意图推断题并非找到原文的话,原文的表述绝对不能选,要选择作者的目的,意图,初衷。•②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③把握关联性•④分清类型28字方针•列举现象谈本质•提出问题找对策•摆出论据得结论•故事寓言写寓意•蔡金龙老师提出言语技法四:相对绝对法•通常,过于绝对化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如“都”、“所有”、“一切”、“任何”、“完全”、“绝对”、“总是”、“一定”等词汇往往出现在错误选项中。•一般,相对、部分、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如“可能”、“也许”、“大概”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言语技法五:排同求异法•排同:意思相同的都不选•求异:找矛盾,其中之一是答案。•(A命题为真,-A命题为假)(01年3).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特许出版物经营活动统一管理,按产品向世博会特许办申领防伪标识。特许办负责特许出版物的世博标识授权审批,新闻出版局负责出版物内容审批。特许办为经新闻出版局审批的产品提供授权审批的绿色通道。双方分别通过各自的零售渠道(含外省市零售通道),推进特许出版物的销售工作,并给予对方零售网点集中报批、免许可费等支持。•这段文字的议题是()。•A.特许出版物B.世博会特许办•C.新闻出版局D.绿色通道第三节态度观点题•态度观点影响作者表达,是否能准确抓住出题心里,作者说话倾向性。•1、提问方式: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作者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作者态度不符的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2、做题方法:•分清类型•抓住关联词•引导词•了解倾向性3、类型:•a.有观点•明确观点:“我认为”,“笔者认为”•隐含观点:倾向性——积极或消极(遗憾的是可喜的是……幸好……)•b.没有观点•客观陈述,没有任何评价。•适合的文体风格:说明文和新闻•c.•“我认为A,至于B就见仁见智了。”“无论A…,B都…”(10年第七题)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依患者个人情况选择药品种类、严格要求第一次用药的剂量与浓度并在随后的药物使用频率、药物配伍方面都遵行严格的规定的话,尽管不能完全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也应该能控制耐药状况的泛滥和恶化。•作者对使用抗菌药物后是否出现耐药状况的看法是:•A可以避免B未知可否•C可以控制D无法确定言语技法六:援引观点法•援引即引用,通常,援引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说话人的观点,援引的目的分为两类:•正向援引:作者观点与援引的观点基本吻合(加强我的观点的正确性)•援引之前——“正如”;“就像”•援引之后——“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反向援引:作者的观点与援引的观点背道而驰•“有人认为”、“通常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人认为”,然后再用表示转折性的引导词引导出
本文标题:华图_言语理解与表达_上课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4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