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朱熹简介对外汉语2010级李登超人物简介•姓名: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籍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朝代:宋朝•头衔: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南宋宁宗)•爵位:信国公(南宋理宗)家族背景•朱涔(cén),字山陵,号师古。后人尊称为师古公。朱涔即是朱熹的十世祖。•朱瓌(guī),又名古僚,号环,字良玉。尊称古僚公。即是婺源茶院朱氏的始祖家族背景•朱熹的高祖朱振的长兄朱迪,他的一个儿子朱贵纳,因率兵抗金有功,被封显赫官职,得以与皇室联姻。朱贵纳的长女嫁给了宋钦宗赵桓,为仁怀皇后。另一个女儿也嫁给皇室为郓王妃。这是婺源朱氏唯一与皇室联姻的事例,也表明朱氏这时已成为令人羡慕的皇亲国戚,进入了婺源茶院朱氏家族的鼎盛时期。家族背景•朱熹的祖父朱森,字良材,号退翁。朱松入闽做官,朱森随儿子举家从婺源迁居到福建建州政和县。有人将朱森列为入闽始祖。2020/6/122020/6/122020/6/12家庭背景朱熹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朱熹的父亲:朱松•朱松,字乔年,号韦斋。生于绍圣四年(1097)建阳朱氏的入闽始祖。家庭背景•朱熹的母亲:祝五娘•祝家也是徽州的望族大户时代背景•南宋刚建立不久,社会动荡不安。•北方强敌的不断骚扰,政局不稳。•国家积贫积弱。生平履历•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自幼好学深思,聪颖过人。受学于理学家李侗,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绍兴十三年(1143)其父朱松病逝建瓯。•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同年,朱熹成家。•绍兴二十一年(1151)授任泉州同安主簿。任满请辞。潜心理学研究并四处讲学。成为程朱学派的创始人。生平履历•绍兴二十八年(1158),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踏求师之路。•乾道三年(1167),访湖湘学派代表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先河•乾道五年(1169)独创“中和新说”。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同年九月,其母逝世2020/6/12生平履历•淳熙五年(1178)出任南康知军。期间,重修白鹿洞书院。著《白鹿洞书院教规》•淳熙九年(1182),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第一次出现。•庆元二年(1196)“党禁”正式发生。•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农历三月初九。历代封谥•嘉定元年(1208)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嘉定三年(1210)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1230)改徽国公•淳祐元年(1241),理宗下诏学宫将朱熹从祀孔庙,朱熹取得与周敦颐、张载、二程并列的五大道统圣人的地位。2020/6/12理学的发展历史简介•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迫切需要一套对剥削和统治进行辩护的理论以及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第二,是社会矛盾激化和当时“三教合一”潮流出现以及对隋唐佛、道批判的结果。理学的发展历史简介•第三,是当时统治者为改变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加强中央集权和重整伦常的需要。•第四、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发达,重视教育,兴办书院和学校。这些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第五、义理之学的盛行。2020/6/12理学的发展历史简介•宋明理学有多种流派,主要有濂、关、洛、闽四派。•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因其居道州营濂溪,故称濂学。关学以张载为代表,因张载讲学关中而命名。洛学以二程为代表,因其为洛阳人,故名此。闽学以朱熹为代表,因其曾侨居讲学于福建,故称闽学。2020/6/1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代表人物:“二程”、朱熹主要思想①“理”是世界的本原(三纲五常)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③“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发展历史简介程朱理学心学的开创者;核心命题:“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反省内心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修养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心学的集大成者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内容实质影响理;仁、礼;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实现“理”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积极:1)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2)重视主观意志力量;3)注重气节、道德;4)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5)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6)凸显人性的庄严。影响四大书院•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古代书院为名流或当地开明士绅、百姓捐资而建,一般有学田养护,当然也有得到官府资助的。书院办学的规模、层次不尽一致。层次较低的书院授受蒙童,承担启蒙教育的任务;层次中等的书院可出秀才之类的文人。岳麓书院•潭州太守朱洞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面的山脚。现属湖南大学•有“千年学府”的美称。•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潇湘洙泗”“忠、孝、廉、节”•四箴亭祀二程,濂溪祠祀周敦颐,崇道祠祀朱熹张拭,六君子堂祀朱洞、周式、李允则、刘珙、陈钢、杨茂元,船山祠祀王夫之,文庙祀孔子。•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2020/6/12白鹿洞书院•南唐升元年间“庐山国学”,宋初正式定名“白鹿洞书院”•地址:江西庐山五老峰南山谷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开创升堂讲学的教学形式。•最早提倡学术争鸣的学风,与德育为先的爱国思想嵩阳书院•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后周时称太乙书院。儒家讲学议政参政的殿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模式。讲会制度。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思维能力。应天(府)书院•前身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què)所开办,又称睢阳书院•地址: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诗词《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本文标题:朱熹及宋明理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5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