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第一章绪论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基本要求•熟知核酸的基本生物化学特性;•熟知生物信息的储存与表达过程;•掌握DNA、RNA和蛋白质的基本代谢过程,特别是基因的一般结构与生物功能,基因活性的修饰与调节;•掌握分子克隆与DNA重组的基本技术与原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基因治疗与基因组学的新成果,新进展。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细胞水平整体水平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理解生命活动遗传学:从遗传角度理解生命活动生物化学:从化学组成角度来理解生物大分子和生物代谢。普通生物学(动物&植物)&微生物学:不同生物类型的特点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理解生命活动4通过研究“基因敲除”的小鼠将帮助研究人类的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与遗传的关系。转基因羊具有生长快、毛质、肉质好、疾病少及耐粗饲料等优点。在猴子的未受精卵中加入附加基因,并利用它成功培育出健康活泼的小猴“安迪”。通过对“安迪”的研究我们可以简单地引进如老年性痴呆病的基因、帕金森病基因等,加快针对这类疾病疫苗的开发研究。教材:朱玉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References:SambrookJ,etal.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3rded.2001,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TechnologyPress此书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的“圣经”7主要参考书1.GenesVIII(IX).BenjaminLewin2.MolecularBiologyoftheGeneJamesD.Watson,etal.2004第五版3.《现代遗传学原理》徐晋麟等,科学出版社,20014.LehningerPrinciplesofBiochemistry,2005第五版第一章绪论多少年来,人们反复提出的几个与一切生命现象有关的问题:1.生命是怎样起源的?2.为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3.动、植物个体是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1.1引言1.1.1创世说与进化论达尔文1859年《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分子进化论1.1.2细胞学说(1847)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早期生物学家的另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细胞理论。动植物的基本单元是细胞,这是细胞学说的核心。1.1.3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19世纪中叶,蛋白质(发现动植物细胞提取液中主要是一些能受热或酸变性形成纤维状沉淀的物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被相继发现(1935年,苏氨酸)●著名生物化学家Fisher还论证了连接相邻氨基酸的“肽键”的形成。GregorMendel(1822-1884).TheFatherofGenetics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在孟德尔遗传学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Morgan又提出了基因学说。连锁遗传规律15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孟德尔(奥地利)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性状遗传产生了理性认识;•Morgan(美)的基因学说则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耦联,成为分子遗传学的奠基石。•1910年,德国科学家Kossel第一个分离了腺嘌呤,胸腺嘧啶和组氨酸,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59年,美国科学家Uchoa第一次合成了核糖核酸,实现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1959年,Kornberg实现了试管内细菌细胞中DNA的复制。1.1.4DNA的发现与基因学说的创立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Griffith(1928)及Avery(1944)等人关于致病力强的光滑型(S型)肺炎链球菌DNA导致致病力弱的粗糙型(R型)细菌发生遗传转化的实验;•Hershey和Chase(1952)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细菌。他们推测,死细菌中的某一成分——转化源(transformingprinciple)将无致病力的细菌转化成病原细菌。•10年后的实验表明,DNA就是转化源。死细菌DNA指导了这一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了小鼠死亡。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Avery等人的工作树立了遗传学理论上全新的观点——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美国冷泉港卡内基遗传学实验室科学家Hershey和他的学生Chase在1952年从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其头、尾外部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头内主要是DNA。DNA也是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是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当DNA加入到某种在培养基中培养的真核单细胞生物群落中,核酸就会进入到细胞中去,其中有一部分就会合成出一些新的蛋白质。导入DNA的表达将使细胞产生一些新的特性。图.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合成DNA到底是什么样的呢?Avery在1944年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当溶液中酒精的体积达到9/10时,有纤维状物质析出;如稍加搅动,这种物质便会像棉线绕在线轴上一样绕在硬棒上,溶液中的其他成分则以颗粒状沉淀留在下面。溶解纤维状物质并重复沉淀数次,可提高其纯度。这一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初步实验证实它很可能就是DNA。Watson和Crick所提出的脱氧核糖酸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RosalindE.Franklin1920-19581953,Watson&Crick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Wilkins通过对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了该模型。1.2分子生物学简史一、1944~1966年,人类对DNA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认识阶段二、1967~1978年,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阶段三、1979年至今,重组DNA技术的应用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阶段一、认识阶段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0年,Chargaff提出Chargaff定则1953年,Watson&Crick成功解析了DNA分子二级结构1958年,DNA半保留复制1961年,Jacob&Monod提出了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很清楚冥思苦想………30二、建立和发展阶段1970年,Smith&Wilcox分离到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972~1973年,Boyer&Berg发展了重组DNA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基因工程的新纪元1975年,Southern发明了DNA片段的印迹法1977年,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中心法则Crick于1954年所提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1954年首次提出的“中心法则”1970-1980年的“中心法则”21世纪后修正的“中心法则”三、快速发展阶段1981年,Cech发现了ribozyme1982年,Prusiner发现了朊病毒prion1985年,KarryMullis发明了PCR反应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同年GenBank公布了最新的人类基因图谱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公布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吴宪20世纪20年代与汪猷、张昌颖等人一道完成了蛋白质变性理论、血液生化检测和免疫化学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20世纪中下叶,我国科学家相继实现了人工全合成有生物学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解出了三方二锌猪胰岛素的晶体结构,采用有机合成与酶促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1.3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切生物体中的各类有机大分子都是由完全相同的单体,如蛋白质分子中的20种氨基酸、DNA及RNA中的8种碱基所组合而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定理:1.构成生物体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2.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构成都遵循共同的规则;3.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生物体内各种大分子、亚细胞结构的大小•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表达调控•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包括:重组DNA操作过程示意图彩棉图片西湖绽放第一朵基因变异荷花曲院风荷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蛋白质分子控制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而决定蛋白质结构和合成时序的信息都由核酸分子编码。基因表达实质上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主要内容•信号转导研究•转录因子研究•RNA剪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方向:(1)结构的测定;(2)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3)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建立。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对人类等基因组全序列测序的完成,为确定基因对人类生长发育和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蛋白组计划(功能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将快速、高效、大规模鉴定基因的产物和功能;•依靠计算机快速高效运算并进行统计分类和结构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将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运用基因组学所产生的庞大数据。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温度控制系统冰箱:40C、-200C、-700C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电热式鼓风干燥箱恒温水浴微量加热器恒温空气摇床PCR仪制冰机高压蒸汽灭菌锅47基因工程实验室一览48常规仪器149常规仪器250常规仪器351摇床凝胶成像系统52电泳设备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垂直板凝胶电泳系统转移电泳系统紫外分析仪凝胶成像系统53离心设备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大容量离心机超速离心机54分光光度计722S、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5其它PH计电子天平旋涡振荡器磁力搅拌器超声波破碎仪超净工作台纯水器56
本文标题: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第一章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5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