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
事实1: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葡萄糖,但细胞却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木糖。事实2: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以上事实说明了细胞膜有哪些功能?●●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时间:20世纪初实验: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还会被蛋白酶分解。红细胞的细胞膜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时间:1917年•实验:朗姆瓦发现,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单层排列时,结果如下:磷脂分子头尾磷酸亲水头部脂肪酸链疏水尾部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是不是也是单层的呢?时间:1925年实验:荷兰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小组活动:构建两层磷脂分子可能存在的排布方式时间:1959年实验:罗伯特森用电镜观察细胞膜,看到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生物膜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的静态统一结构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镶贯穿嵌蛋白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蛋白质细胞融合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表面蛋白质37℃40min时间:1970年实验:结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时间:1972年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提出了新的生物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课堂反馈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透过性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全透性D.信息交流3.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关系最密切的物质是A.磷脂B.糖类C.蛋白质D.胆固醇诺贝尔奖得主1.1994年A.G.吉尔曼、M.罗德贝尔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2.1999年GunterBlobel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3.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松、保罗·格林加德、埃里克·坎德尔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6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