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基于信息权利的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信息权利的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姓名:洪伟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情报学指导教师:马海群20090508基于信息权利的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作者:洪伟达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吴志强.朱少强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权利-档案管理2005,(4)数字时代,信息资源突显了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信息权利的保障和行使愈来愈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方面,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性的拉大为不法信息供应商利用,出现超出公众信息需求的垃圾信息服务,侵犯了公众的信息权利.另一方面,公众缺乏信息权利保护意识,造成基本生存信息和重要的公共信息获取和利用的缺失,出现信息迷茫,给个人带来损失.信息权利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学习型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数字化环境下信息权利问题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就信息权利不同层面的讨论:2.期刊论文蒋永福.JiangYongfu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图书与情报2008,(2)政府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开-保密性特点.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循共享、平等和效率原则.政府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唯一责任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实施主体.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实施主体.采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风险性.3.学位论文李昊青基于信息权利的信息公平研究2009本研究在界定信息权利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平、正义与平等基本价值理念的理解,阐释了信息公平本体架构,指出信息权利与信息公平的内在联系——信息权利的宣示与践行是实现信息公平的程序化保障,并从权利维度,提出构建信息公平的四项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人权优先原则、权利平衡原则以及权利限制原则,继而以培育主体能力、建构服务网络、加强制度建设为进路,探寻实现信息公平的可行性路径,以期在构建信息公平社会进程中,使得信息公平关系模式化、具体化,让实质与程序意义上的信息公平找到现实的制度依托。4.期刊论文陈艳红.张浩.ChenYanhong.ZhangHao试论公共档案馆在促进信息公平中的作用及对策-情报杂志2008,27(2)公共档案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于其促进信息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文章从信息权利平等和信息能力平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公共档案馆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教育等方面具有促进信息公平的作用,但仍需要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降低信息服务成本、延长开放时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众信息素养等方面不断努力,进而真正实现信息公平.5.期刊论文洪伟达.马海群.HONGWei-da.MAHai-qun面向信息权利的著作权制度效率改进——以创作共用为视角-图书馆论坛2008,28(6)现行的著作权制度在公民进行知识获取、传播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而创作共用所具有的低制度成本、高制度收益与制度普适性和耦合性等优点能够一定程度地弥补现存著作权制度的缺陷.作为一种新型的著作权授权方式,创作共用对信息权利的影响体现在对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与使用者权利保障的促进作用上,并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信息权利的保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6.学位论文兰小媛信息公平研究2007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将人类社会推进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了一种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在信息社会中越来越突出。但是,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的建立,导致了全球经济差距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因此,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目前我国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实现了信息公平,才能彻底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信息公平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实现信息公平的主体能力途径——信息能力平等观。本文也详细论述了保障信息公平的制度设计框架,介绍了国外有关信息公平的政策,并切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实现信息公平的对策主张,特别突出了图书馆在保障信息公平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信息公平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了国外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信息分化”到“数字鸿沟”到“公平获取”的研究发展阶段,引入了有关数字鸿沟研究中的“标准化观点”和“扩散观点”;介绍了有关信息获取的“垂直观点”和“水平观点”等;探讨了国内对信息公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深入探讨了有关信息公平的基本理论,把适用于公平利用的信息范围界定在公共信息领域,并对公共领域的信息范围作了清晰的界定。本章对“公平、平等、正义、公正”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指出了这些概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公平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本章对与信息公平密切相关的概念(信息权利、信息自由)也作了细致的探讨,并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章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论述了实现信息公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实现信息公平的主体途径——信息能力平等观,并且对信息能力平等观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指出实现主体信息能力平等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政策目标和方向。本章也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国内外数字鸿沟现状,指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紧迫性。第三章:介绍了实现信息公平的四个环节,详细设计了保障信息公平的制度框架:信息公开制度、电信普遍服务制度、大众传媒制度、公共教育制度、公共图书馆制度等。本章特别突出了公共图书馆制度在信息公平保障制度中的重要性,论述了图书馆为什么是信息公平保障制度;通过将图书馆信息资源和广播电视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比较,探讨了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保障制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结合国外图书馆实践,指出了图书馆在保障信息公平上所起的作用,指出了图书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巨大意义。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国外政府、国际社会和国际图书馆界制定的有关信息公平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了“普遍服务、信息公开、公平获取与自由获取、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服务、图书馆应该享有知识产权豁免权”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实践,介绍了国外政府、国际社会和国际图书馆界为践行这些政策所采取的举措和未来发展计划。第五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信息公平的对策主张,指出促进信息公平的总体框架是:政府应该承担起维护信息公平的责任,通过制定政策,促使政府信息成为社会资源,制约出版机构对于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促使有公共服务任务的企业承担维护公平的社会责任,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并提供公共信息免费获取点,继续完善公共教育制度和公共图书馆制度,致力于提高民众的信息能力等等。本章最后还特别指出了对策主张应该特别强调实现信息能力平等,关注点应该从获取渠道转向获取内容。7.期刊论文蒋永福.黄丽霞信息自由、信息权利与公共图书馆制度-图书情报知识2005,(1)信息自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目标.信息权利是信息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公共图书馆制度是民主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8.学位论文朱琨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200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有效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事实上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所谓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指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有效应用而加剧的一种人类社会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拥有差距及其不断扩大的社会分化现象。在当今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已显得非常突出,并己开始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很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全面、具体、准确地描述了全球范围内、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接着从知识、经济、社会问题等方面深刻揭示信息分布不均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随后科学地分析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原因,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信息资源均衡分布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信息和信息资源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第三部分揭示了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信息资源均衡分布的对策。9.期刊论文吕鸿论档案利用中的几种关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传统的档案利用工作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档案信息资源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档案利用观念,利用高科技手段,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同时完善我国现有的档案利用政策、法规,实现利用信息法制化,让公民充分享受信息权利.档案界自身的社会意识提高、服务功能的加强,必将带动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使档案信息资源财富真正实现全民共享.10.期刊论文张新兴.ZHANGXin-xing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利益冲突的法理分析-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2)在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谋求各自利益的实现经常性地发生利益冲突.文章首先从法理学的角度对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利益的法律层面即权利角度分析了信息权利冲突的原因是信息权利边界具有模糊性和交叉性、信息权利的滥用、信息权利具有相互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及解决原则.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2c39bc1-0319-4e7c-ad1b-9dea005ab352下载时间:2010年9月7日
本文标题:基于信息权利的著作权保护制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