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借鉴
低碳城市发展的国内外实践发布时间:2010-08-04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文章作者:陈柳钦【内容提要】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目前,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有:丹麦模式——低碳社区;英国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瑞典模式——可持续行动计划;日本模式——低碳社会行动计划;美国模式——低碳城市行动计划。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在行动,主要有: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中英“崇明东滩生态城”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气候组织的“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其他一些城市也在低碳行动。通过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要科学研究低碳城市规划,创意城市形态;要以低碳示范区建设为城市低碳发展探索方向;要培养城市居民低碳理念,形成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关键词】城市;低碳;低碳城市一、低碳城市的内涵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LowCarbonEconomy),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内涵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国际科学界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前气候变暖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到全球总量的75%左右,制造出全球80%的污染。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威胁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国城市也难以幸免。聚焦城市,因其是许多重大环境问题的受害者,更因其具有强大的资源调动力和影响力,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上最重要的实施平台就是城市。因此,城市是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单元和研究主体,是实现全球减碳和低碳城市化的关健所在。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TheWorldWideFundforNature,简称WWF)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气候组织(TheClimateGroup)给低碳城市下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我们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低碳城市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低碳城市要求城市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保持碳源小于碳汇(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是指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第二,低碳城市要求城市居民形成一种低碳生活理念,保持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第三,低碳城市要求企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降低碳的排放量。第四,低碳城市要求政府以低碳社会为目标,将低碳城市政策化、制度化,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一场重大社会革命。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经济性指在城市中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性意味着发展消耗低、污染低的产业,对人类和环境具有安全性;系统性指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消费者等各部门的参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能很好地运转;低碳城市建设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个部门分工合作,互相影响,不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进程;低碳城市建设受到城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固有属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二、国外低碳城市的实践模式1、丹麦模式——低碳社区。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低碳社区主要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减少碳排放的国家能源政策目标出发,努力发挥地方政府在节能应用中的先锋作用,大多采取以低碳化节能示范性项目为先导进行社区节能实践。低碳社区一般遵守10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以及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国政府正在倾力应对油源不足与地球暖化的危机时,一股兴建“生态城”潮流已经兴起,丹麦的低碳社区就是最早建设的生态社区之一。丹麦Beder的太阳风社区(Sun&WindCommunity)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CohousingCommunity),竣工于1980年,共有30户。由于社区建设的构想来自于居民而非开发商,因此,居民能自发讨论商议,自始至终地参与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在设计方案的审批和筹款等过程中也贯穿着他们的努力,在具体的建造及日常管理维护等方面也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与有关专业人员、政府部门及施工队一起共同讨论。居民主宰内的装修及社区内的绿化由居民自己动手完成,居民的长期共同参与使社区充满人情味。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公共住宅是指为了节约空间、能源、资源而建立的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的私人住宅或公寓。社区的名称“太阳风”就映衬了社区以太阳、风作为主要能源形式的特点,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体系。社区内约有600平方米的太阳板,这些太阳板主要设置在公共用屋和住宅上。公共用屋的地下有两个容量为75立方米的聚热箱,公共用屋的屋顶呈45度,是该地区收集太阳能的最佳角度。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取热箱,然后热量再以热水和辐射热的形式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居民住宅。太阳能满足了该社区30%的能量需求。居民还在离社区2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设置了22米高的风塔以获取风能,风能占该社区能量总消耗的10%左右。在公共用屋的地下室还设置了一个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木料)焚化炉,在室外温度低于华氏23度时集中为居民供热。社区内一块菜园加强了区内的物质循环,增加自然景观的生产性,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减少运输能耗。这种模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还强调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持社区的优美环境。用全球的气候领跑者或者绿色能源的领先者来形容丹麦,一点都不为过。丹麦政府非常重视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在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制定能源政策引导能源利用方式改变,建立并严格执行明确的节能利用激励机制,并注重能源利用的过程管理和能源战略的实施。在这个国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到其总发电量的30%,在过去的25年中,丹麦经济增长了75%,但能源消耗总量却基本维持不变,创造了独特的“丹麦模式”。在丹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绝大多数来自风能,目前,在丹麦的陆上和海上共安装了5000多台风机,总装机容量达3200MW,这些风机为整个国家提供了大约20%的电力供应。在丹麦哥本哈根,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随处可见通体白色的现代风车,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2008年,哥本哈根被英国生活杂志Monocle选为世界20个最佳城市,以生活质量高和重视环保等因素位列榜首。2009年,丹麦的哥本哈根宣布到2025年,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其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将全市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将排放量降为零。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量降低到零。哥本哈根市长丽特·比耶勒高称:“我们努力向世界展示这个城市在齐头并进地推行发展措施和气候友好措施。”哥本哈根对提出的应对气候计划有如此大的信心,是源于这个市区独特的低碳发展模式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计划在能源、交通等6个领域推出特别措施旨在提升哥本哈根气候变化的新高度,被称为“灯塔计划”(lighthouseprojects)。同时,为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市政府还将通过碳核算(CarbonAccounting)以及2012年中期评估等方式加以跟进。具体来说,哥本哈根市政府计划在以下6个领域来实施这50项政策措施建设低碳城市,涉及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实行热电联产,推广节能建筑,发展城市绿色交通,鼓励市民垃圾回收利用,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等方面(见表1)。表1哥本哈根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措施领域政策措施能源结构目前,哥本哈根最大的碳排放源来自于电力和供热系统,而电力中有73%来源于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为此,政府颁布了7条政策来转变现有能源结构,包括将燃煤发电转化为生物燃料或木屑发电,建立新能源发电和供热站,增加风力发电站,增加地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烟道气压缩冷凝机,改进垃圾焚烧场的热能效率,完善区域供热体系等。绿色交通尽管交通并不是温室气体的最大制造者,但是市政府出台了15项政策来建设一个更加有利于市民健康的交通体系。这些政策包括改善交通指示灯系统及停车位预报系统以减少交通拥堵;使用LED节能路灯。其中,重点计划将风能作为电动汽车和氢气动力汽车的充电来源,并为这类车提供免费停车优惠。目标是在2011年1月1日前,所有政府用车全部换为电动或氢动力汽车。到2015年,全市有85%的机动车为电动或氢气动力汽车。另外,作为国际自行车联盟(InternationalCyclingUnion)命名的世界首个“自行车之城”,哥本哈根极力推行“自行车代步”。市内所有交通灯变化的频率都是按照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反映出对自行车的重视程度。节能建筑通过通风、温度控制、照明、噪音控制4个维度进行节能管理。有10项政策用于这一管理:规定市内所有新建筑都必须符合节能标准,政府建立能源基金用于资助现有建筑进行升级或改造,对房屋出租者、建筑工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减排知识的培训,政府网站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路线图,发展太阳能建筑等等。公众意识市政府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来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其中,培养新一代的“气候公民”被列为灯塔计划的重要内容。儿童和青年是家庭中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他们影响着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对气候的认识,也是未来气候问题的解决者,对新一代“气候公民”的培养因而被视为整个气候政策中最具决定性的环节。城市规划政府为建设碳中和城市,要求所有市政工程的建设都必须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并计划对隔热、建材、外墙、电力、通风等各个环节设立明确标准。建筑规划要
本文标题: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38280 .html